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复制]康复科目前治疗手段

2018-12-30
  邵阳医专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急救的目的是让患者活下来,康复是解决患者如何活下去,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表明,经过系统康复治疗,70%的中风病人可以恢复或者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以上的人可以重回工作岗位。如何让这些患者尽快融入社会而不被边缘化,是康复医学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针灸
针灸是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尤其是胃肠系统疾病和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疗效更显著.
 
慢性小脑电刺激(脑循环综合治疗仪)
 
通过对小脑顶核的低频电刺激,从而影响脑内固有的神经传导路,继而影响脑循环和脑血管的调控,达到提高脑血流,保护脑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主要适应症:脑梗死、脑外伤及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昏迷促醒、各种偏头痛、失眠、抑郁状态以及颈椎病导致的头晕、头胀等。
 
手指点穴(手法推拿)
通过手法对局部组织器官的推、捏、挤、压、滚、揉等达到改善器官功能,缓解疼痛的作用。对慢性疲劳损伤的患者,常伴有局部神经、肌肉粘连、压迫,通过手法使神经松解、肌腱拉伸,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比拟的。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通过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更深入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进入人体,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中频理疗和离子导入两大功能。能扩张小动脉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神经生物反馈起易化作用,同时抑制痛觉传入冲动,提高痛域从而达到止痛目的。主要治疗对象:慢性颈肩腰腿痛、各种神经痛、慢性肌肉劳损、筋膜炎,中风偏瘫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压力循环治疗仪
通过多腔气囊有序充放气,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使血液及淋巴由远端到近端有序流动,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及下肢水肿,预防中风导致的肌肉萎缩。主要适应症:长期卧床病人预防静脉血栓及下肢水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肢体麻木、水肿、疼痛,能有效改善肢体末梢循环。
 
 
 
中药蜡疗
 
将中药配方加入石蜡中,利用石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的特性治疗各种肌肉和关节病。主要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挫伤、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疼痛。部分慢性胃炎、肠炎、慢性妇科疾病的辅助治疗。
偏瘫常见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情绪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偏瘫常见并发症:压疮、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骨折、吸入性肺炎等。
康复时机选择:脑梗死患者病后2-3天,脑出血一周左右,肢体功能康复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月都是有效期。
康复训练具体内容:
急性期:从发病开始到一周。急性期病情不稳定,以临床治疗为主,被动康复训练为辅,一般做一些床旁训练,包括良性肢体位置摆放,翻身训练,关节松动术
等,达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防治关节挛缩并发症、恢复肌力及肌张力等部分功能的效果。
恢复期:发病后一周至6个月。病情稳定,康复训练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一定要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由半辅助训练到患者主动训练过渡。训练一般
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松动训练、转移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站立训练、言语认知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可能留有各种不同程度后遗症,通过学习一些辅助器具(康复工程),尽可能克服瘫痪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最大限度达到独立生活的效果,以及职业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