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发生以来,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纷纷挺身而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医者的初心与使命、无畏与担当,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三特”精神,合力谱写了一曲抗“疫”的英雄赞歌。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战时机制”。所有班子成员取消春节休假,与全体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疫情。为把严疫情防控的每一道关卡,党委书记伍石华忘我工作,指挥若定,和疫情防控小组成员一起精确把握每一个标准,科学设计每一个流程,精准安排每一个任务,仔细核定每一个操作,详细了解每一个结果,以“战”练兵,练兵备“战”,确保“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
疫情如火,责任如山。医务部阳文俊主任,定方案,做预案,千头万绪,重任在肩,每天只睡3-4小时,短短几天时间,就瘦了5斤,但他咬牙坚持下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医者的承诺和誓言。护理部莫子君主任,自接到抗击疫情的“战令”,便将女儿和儿子送至奶奶家照顾,从大年除夕夜至今都未再见过面,刚满三岁的儿子经常在电话里哭着找妈妈,她也只能艰难放下电话红着眼眶继续工作。有一段时间一人负责护理部与院感办两个部门的工作,工作强度十分巨大,经常废寝忘食,但她总是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发热门诊是筑牢疫情防控网的第一道关口,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在和时间赛跑,舍小家为大家。血液肿瘤科廖琳玲医生主动报名到发热门诊坐诊,导致孩子管不好,老公顾不上。1月31日晚,她老公凌晨5点多开始心绞痛,肚子也痛,腹泻得厉害,但她没有临阵退缩,冷静果断处理了老公的病痛。呼吸内科曾晶晶副主任、罗细红医生主动放弃在长沙进修,返回医院承担发热门诊工作。像他们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李君科、刘宗胜、杨荣文、彭晓辉、梁修梓、夏明杰、周茴、李云超、周昊玲、戴旭波、杨玲、曾琢、秦银花、石俊、杨恒欣,他们一个个都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畏无惧、可歌可泣的白衣战士。
刘梅,血透室护士,第一批主动请战到发热门诊支援的护理人员,为完成白衣天使的责任与使命,为防止家人感染,毅然放弃在家中过年,春节期间一直坚持在科室和发热门诊值班,以科室值班室为家。刘梅的两个孩子,最大的才三岁,他们实在很想念妈妈的时候,就和妈妈视频,问妈妈为什么不回家,年幼的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救死扶伤”,刘梅只能告诉孩子:“妈妈在和奥特曼一起消灭病毒,等把病毒消灭完了,妈妈就回来!”很多次,同事们都看见刘梅视频时,孩子们在那头哭,刘梅在这头哭。当视频挂断、眼泪擦干后,刘梅又是一名微笑着的白衣逆行者。
曹仲珍,心内科护士,母亲因做了右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行动极为不便,丈夫是一名急诊科医生,防疫任务十分繁重,但她克服母亲与孩子无人照料的困难,才出了科室夜班又赶到预检分诊支援。像她们这样的护士还有很多,任廷辉、刘梅梅、唐珍、张绿军、丁玉云、刘风平、张雪梅、刘小兰、罗丽叶、刘雪琴、李敏、阳君、蒋书华、罗丽红、尹丽芳、杨勤、谢治宇、欧阳艾彬、朱野林,她们一个个都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畏无惧、可歌可泣的“提灯女神”。
春节本是ICU病房最繁忙的时候,但今年,科室病员满床的同时,大年二十九夜,隔离病房还收治了一名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后经检测已排除),隔离病人需要一套单独的班次完成其护理工作。科内人员迎难而上,排除万难,坚持连轴值班。钟春花护士索性回家提了桶盆等日常生活用品,住在科里,随时听从召唤。“共克时艰,唯愿疫情早日得到控制,唯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样过春节我们也值了!”这是ICU将士们的共同心声。
像他们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在抗疫的最前沿阵地,即使有各种防护措施,我们的白衣战士们仍然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在大疫当前,他们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用医者的初心与使命、无畏与担当,合力谱写了一曲抗“疫”的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