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健康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2020-07-12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以骨强度受损,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骨强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骨量(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70岁以后)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内分泌病、药物(糖皮质激素)、慢性肾病等。

危险因素  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老龄、女性绝经等;②可控制因素:低体重、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临床表现  疼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加重,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脊柱变形,身材变矮骨折——发生一次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①临床表现②骨密度测定X线摄片法

骨质疏松防治原则  疾病控制的宗旨:预防;②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则:预防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骨折的防治  预防首次骨折:一级预防预防再次骨折:二级预防;治疗骨折:亡羊补牢

预防第一次骨折  妇女有过一次脊椎骨折后,再次发生脊椎骨折的危险增加11倍。妇女有过一次或多次脊椎骨折,第二年再次发生脊椎骨折的危险增加5.1倍。

基础预防措施  健康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阳光、运动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摄入乐观的情绪。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少饮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饮;体力活动营养适当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①钙剂: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毫克,但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毫克故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毫克。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②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降钙素类    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可明显缓解疼痛。鲑鱼降钙素降低骨折危险性;快速缓解骨痛,1周明显改善,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早日恢复活动能力、精力、提高患者情感、社交能力;治疗1周,减少止痛药用量。

双膦酸盐类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雌激素类

膳食补充剂:钙剂和维生素D:①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②只能作为基本辅助药物;③钙是提高骨峰值和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营养素

正确认识补钙治疗的疗效:①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可延缓骨丢失和骨折的发生(当每日摄入钙600毫克时,脊椎骨折率为800/千人年;而当摄入钙1000毫克时,骨折率降至400/千人年;高于 1000毫克/日时骨折率还会下降);②切勿认为单用钙剂足以治疗骨质疏松症。

钙剂的分类:合成钙和天然钙二种。合成钙有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钙及氨基酸钙等;天然钙有各种动物的骨粉或从动物贝壳提炼煅烧而成。还可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无机钙为碳酸钙,吸收率为40%;有机钙有葡萄糖钙8.2%,乳酸钙13%,乐力钙(为氨基酸螯合钙)。钙主要在肠道吸收。

钙的吸收:在人体中钙吸收率的平台期为800-1000毫克/日,摄入钙400毫克以上时钙吸收率为25%,摄入钙在300-400毫克时吸收率为35%,摄入钙在150毫克以下时其吸收率可高达50%。总之,每次摄入量越少吸收率越高。

儿童过量服钙,会抑制锌吸收,高剂量钙剂可使铁的吸收减少50%。补钙时要了解每片钙的元素钙的含量。

高盐高蛋白饮食可促使钙在尿中的丢失,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如可乐,会影响骨钙的形成。补钙1500毫克/日连续4年,结石发生率低于摄钙不足的人群。但过度补钙会导致异位钙化、肾损伤、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