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的!憋的!气的!
随之而来的是 乳腺癌
乳腺癌已为全球第一大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所 以!
▼
根据有关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95%以上。
如果说,我们发现乳腺癌是在局部的一个小地方,只包括在乳房的乳腺里面,那么基本上五年的生存率高达99%。
如果有一点扩散到附近的淋巴结,那么生存率是86%。
但如果这个癌细胞转移到其他器官(肝脏、脑部),生存率就会大大下降,只有30%。
1、有乳腺癌家族史;
2、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
3、未婚、未生育、未哺乳;
4、长期焦虑、抑郁、压力大;
5、肥胖、酗酒;
6、长期应用含雌激素产品。
一旦发现有以下图片显示的异常时,应提高警惕,它们有可能是乳腺癌发出的早期信号。
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5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辆、其他用2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单位职工执行公务用车;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5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32台(套)。
十三、关于2022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2年,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湖南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的鼎力支持下,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IP 医保支付改革、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四项工作为重点,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
1、强化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修订出台了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56项指标进行了任务分解,先后组织开展线上和线下培训,每月对关键指标数据及主要运营指标数据进行监测和通报,每季度对关键指标数据及部分运营指标进行了分析总结。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我院制定并不断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及预算管理员。制度涉及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环节,让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医院总体战略规划以及年度经营计划得以实现。财务部于每年的11月份对所有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预算编制专题培训会,指导各职能科室编制预算,使“因事花钱,花钱有规范”的预算理念深入人心,做到费用报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科学管理医院资源,为职工年度福利待遇的持续合理增加和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分配改革。制定《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引进惠宏医疗管理集团,对我院绩效分配方案进行设计,一是落实好“两个允许”政策,建立医院薪酬总量年度追加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薪酬总量,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待遇;二是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
4、规范物价收费。建立健全物价管理机制,成立价格委员会,落实落靠责任到人。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确保医疗物价准确到位,控制各项收费,确保不留死角。不定期抽查科室收费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定期对物价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对乱收费现象及时处置。
5、加强成本管控。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成本定额管理办法》,将“过紧日子”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严控一般支出,节约成本。制定了《医院成本控制专项整治方案》,设置与成本相关绩效指标,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岗位。对全体中层干部开展成本管控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成本管控意识。
6、规范采购管理。为规范医院内部采购活动,医院制定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购暂行管理办法》《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成立了采购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设置了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本单位采购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7、加强资产管理。为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我院制定并完善了《流动资产管理办法》《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和管理,严格固定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制定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对医用耗材的遴选、采购、储存、使用、追溯、监测、评 价、监督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
8、持续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肾内科通过了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验收,神经内科、血液肿瘤内科、普外科、口腔科、急诊科、康复科、临床护理共7个专科被确认为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全年审核开展40项新技术新项目。修订出台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定期召开重点学科建设推进会,借助重点专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医院整体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9、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年选派29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公开招聘护理人员30人。持续推进职称改革工作,积极向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递交申请调整优化医院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完成高级职称、初中级职称考试报名、资格和资料审查工作,完成初、中、高级职称聘任工作和内部等级晋升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管理,完成高层次人才稳定津贴的考核和发放。
10、强化医保管理。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和解读,对2021年度的DIP结算数据细化到科室和病人,指导临床科室开展亏损原因分析总结,对异常数据进行了申诉,定期利用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对不合理情况进行了监管,并开展了“打击欺诈骗保”的宣传月活动,实行了一站式异地就医备案政策。加强物价管理,对HIS系统所有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更新。
11、抓严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成功抗击了我市4.18和10.15两次重大疫情,在院内守好“三道门”,筑牢“三道防线”,抓严抓实抓细“院感防控这一条主线”,充分发挥“哨点”和“堡垒”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基本为刚性支出;三是应对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举措不够有力,DIP数据多维度盈亏分析要加强,未开展病种成本效益分析,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成效不明显。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纳入省(市/县)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其中,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以及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等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资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三、事业收入:是指单位开展医教研等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不包括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四、基本支出: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五、项目支出: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反映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