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谨防隐翅虫皮炎
邵阳医专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何湘
今年气候异常,夏季患隐翅虫皮炎的病人远高于往年,各类人群均可患病。现秋季患病人数急剧增加,所以要加强预防。
病因与发病机制:
隐翅虫属昆虫纲,夏秋季活跃,平时栖息于田野草木、石下,夜间向有光处飞行,有趋光性,尤其是曰光灯。叮咬人畜,当虫体在人体皮肤上被拍打碎或压碎后,其体内含有强酸性(PH1~2)毒液可致皮炎。
临床表现:
1.季节:夏秋季。
2.好发部位;面部、颈部、四肢与躯干等暴露部位。
3.典型皮疹:局部出现长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
4.自觉症状: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5.病程:约一周,愈后可留下暂时色素沉着。
预防: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住宅区周围的杂草、垃圾,消灭隐翅虫的孳生地。
2.夜间关好纱门纱窗、放好蚊帐,不开灯睡觉。
3.如发现有隐翅虫附着于皮肤时,不要手指揉搓或拍打,应将虫体拔落或吹掉后踩死。
治疗:
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