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与时间赛跑(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2019-10-20
 
?神经外科病例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术后半年颅骨修补

  2019年1月16日,男性,危某某,61岁,因车祸外伤致昏迷不醒,呕吐,小便失禁1.5小时,我院急诊CT检查结果,当时入病房体查:神志呈深昏迷,GCS评分E1V1M2=4分,双侧瞳孔扩大直径6mm,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呼吸浅慢,双侧巴氏征阳性。

入院诊断

特重型颅脑损伤

● 右侧硬膜下血肿

● 大脑镰下疝,小脑幕切迹疝

● 多发脑挫裂伤

● 颅低骨折(脑脊液耳漏)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吸入性肺炎

  双瞳孔扩大意味着病人生命随时可能终结,半个小时准备工作,急诊在全麻插管下行右侧去骨瓣减压+右侧硬膜下血肿清除+ICP植入术

1月18日复查头颅CT提示:

右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满意,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直径约4mm,光反射消失,GCS评分E1V1M4=6分,考虑病人短时间难以苏醒,并当天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亚低温治疗降低脑组织代谢,持续ICP颅内压监测。

 

 

1月31日复查头颅CT:

右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改变,中线结构居中,环池结构清楚!

脑室内压监护:

  通常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法。在冠状缝前或发际内2cm、正中矢状线旁2.5cm交点,用颅锥或颅钻钻孔,达硬脑膜。以穿刺针经颅骨孔刺入,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下方,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刺入5-6cm即可。见脑脊液流出,证明进入侧脑室前角。将硅胶管经导针置侧脑室内。将硅胶管另一端连接引流瓶,直接测出颅内压,或连接于传感器,利用脑脊液作为传感物质,输入压力监护仪,经示波器显示颅内压或经记录仪描记打印出颅内压。

硬脑膜下压监护:

  作颅骨钻孔并切开硬脑膜,将压力传感器置于硬脑下腔,经导线与压力监护仪装置相接连接即可记录颅内压。

硬脑膜外压监护:

  与硬脑膜下压监护不同的是压力传感器置于硬脑膜外腔。

遥测监护法:

  将传感器完全置于颅内,经遥测技术监护患者的颅内压。因头部无导管或外接线器,患者可自由活动。但临床很少采用,因为颅内压监护主要用于危重神经外科患者。

光纤颅内压监测法:

  将柔细的光纤颅内压探头(直径1.5mm,长3mm)直接放置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脑实质内,经光导纤维传至颅外压力监护仪,能准确动态监测患者的颅内压。由于该系统操作简单、损伤少、性能稳定,是目前国际上最理想的颅内压监护装置。

  目前国内外提倡精准治疗理念,该技术已在省内外广泛开展,对颅脑外伤患者:

  ● 进行量化颅内压监测。
  ● 了解颅内压容积代偿能力。
  ● 早期发现颅内病变,及时予以处理。
  ● 监测脑灌注压与脑血流量。
  ● 指导治疗。
  ● 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 判断预后。客观反应患者脑内情况,指导干预脱水、降颅压、手术和术后病情观察。
  通过此项技术提高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水准,精准治疗各类重型颅脑病人。

 

 

 

颅内压监测技术


  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量化颅内压监测,客观反应患者脑内情况,指导干预脱水、降颅压、手术和术后病情观察。通过此项技术提高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水准,精准治疗各类重型颅脑病人。

  我科具备索菲萨颅内压监护仪和脑室颅内压监测探头。

 

患者术后大半年复查头颅CT:

患者已神志清楚,再次来我院行颅骨修补术。

颅骨修补术前三维重建图

术后恢复视频

颅骨修补术后半个月随访,家属发来视频患者能自行持拐杖行走,言语清晰!

  

 

科室简介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成立以来,先后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八一脑科医院、天坛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湘雅附一、湘雅附二、湘雅附三、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开展业务合作交流学习,目前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科室拥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科内设有颅脑创伤、脑血管病、脊椎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四个专业,开展重症颅脑损伤救治、动脉瘤夹闭栓塞、脑卒中、脑肿瘤、脊椎肿瘤、高血压脑出血行小窗经侧裂--岛叶--血肿清除术、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微创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Charis畸形、VP、LP分流术等各种手术。

  科室拥有一大批高精英的神经外科专业诊断和手术设备,包括数字减影系统、128排螺旋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专业手术床、神经外科动力系统、超声吸引器、颅内压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脑功能治疗仪、小脑电刺激仪、术中神经功能监护仪、术中B超等设备。

袁华曦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外科主任。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协会首届认证医师,中华创伤学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神经外科医学会会员,邵阳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曾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军区八一脑科医院学习进修。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有较高娴熟扎实的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和神经外科技术操作功底,完成各部位颅内手术3000余台,临床经验丰富。

专业特长:重型颅脑外伤、重症脑血管病、高血压出血个体化治疗,脑肿瘤诊治。
邹骋宇

主治医生,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专业,曾在北京军区八一脑科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医院学习进修,从事神经外科10余年,有较高娴熟扎实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和神经外科显微技术操作功底,完成各部位颅内手术1000余台,对基底节脑出血显微镜小骨窗经侧裂—岛叶血肿清除有较高的造诣。

专业特长:重型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治疗,脑动脉瘤,脑肿瘤诊治。

咨询电话:0739-5357853

文:邹骋宇 

终审:申伟红

编辑: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