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傍晚,“新华社中国网事”发出这么一条微博:【“中国好大学”当冰冷数据有了人性之美】网友@周日的眼睛发博: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减肥,5月饭卡餐饮消费较少,收到校方一条关怀备至的短信。华东师范大学解释,信息来自困难生预警系统,学校及时通过饭卡消费了解学生经济状况。真正关心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大学,才是真正“中国好大学”。
微博后还附有手机短信截屏:“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如无困难,也请回复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复问询……”
微博甫一发布,网上立马风传。网友盛赞说,这个,超有爱,超人性化。并且说,华东师范大学能这样做,证明这是一所真正的好大学。不论学校现在如何,有没有名气。
网友众口一词地赞赏某件事,我们难得看到。这充分说明,华东师大干了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人性,理应是我们教育的第一价值。多年来,我们都说中国教育重考试重成绩,不重视养育人的个性、人的情商和人与集体与社会相处的技能。记得多年前,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用硫酸泼了北京动物园的黑熊,社会一片惊叹:现在的天之骄子是怎么了?但拥有高分却行为怪异的学生,似乎日渐增多。近年来,大学生因琐事谋杀同学、投毒杀人的事例屡见不鲜,前有马加爵,近有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华东师大的一个小小举措,才深深地感动了网友。在“新华社中国网事”点题说“当冰冷数据有了人性之美”,大学才算“中国好大学”之后,网友跟帖说“数据是客观资源,无善恶之分,利用资源的人或组织,一定有价值选择,会有善恶之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先后从人民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张磊,向耶鲁捐款888万美元的故事,坊间一直有争议。他的“自述”解释说,他捐款给耶鲁,是因为“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虽然,没有人民大学的培养,耶鲁完全看不见他,因为耶鲁“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的前提必须是人才。张磊更没有看透的是,也只有美国,既有战略眼光,又有世界第一的经济支撑,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予取予夺。富豪可以一掷千金,杨白劳只有二尺红头绳,但杨白劳们的孩子,不能都把自己的爹改成黄世仁。
但这绝不是说,耶鲁的人性化关怀,我们就不值得去学。耶鲁把穷光蛋的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他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培养,无论我们是否富裕,都应该学习。想想张磊的遭遇吧:要去美国探亲,必须辞职;找地方存档,回答是一堆“不行”、“不办”;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窗口冷冰冰地扔出来一张纸:“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杨白劳再穷,二尺红头绳也让喜儿感动不已不是?
爱心和人性化,从来不缺,就看你做不做,是只对亲人做还是对天下人做。
(《检查日报》2013年6月17日)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一办公楼601~603
招生咨询:0739-5432591 就业咨询:0739-5431791
版权所有©2021 邵阳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处
技术支持:嘉维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