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决策参考 首页 > 决策参考

决策参考 第34期

来源: 时间:2017-12-29
   
    决策参考
                                   34

 

邵阳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2017年12月26日

 

                        

                                                                       


                                 

高教时讯

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4

《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发布……………5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7

高教论坛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又在哪? …13

大学 让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经历………………………………………22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27

 

 

高教时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

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20日下午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十七项内容。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形成了一大批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这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改革方向,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同时,还要继续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改革的担子越挑越重。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抓紧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革任务和举措,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落实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要坚持一把手抓改革,重视搞好调查研究,善于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明年改革工作要抓紧谋划起来,用更高的标准抓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教育报》20171121日 有删减

 

 

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意见》明确,要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大力支持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建设;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

  《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支持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学校。

  《意见》要求,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招收有工作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

《意见》强调,要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要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

(新华社20171219日)

 

《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发布

含七大内容265项指标 2018年、2020年开展中期、总结督导评估监测

    为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推动改变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缩小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

    《办法》指出,督导评估监测工作由教育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委托有关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开展。按照横向联动、纵向推动、动态调控、督促指导等原则,通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推进机制、开展评估监测和专项督导,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推进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目标到2020年如期实现。

    《办法》规定,督导评估监测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一是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办好乡村高中,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等。四是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包括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对口支援,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等。五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包括扩充公办幼儿园资源,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等。六是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包括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增加民族地区学生上大学机会,实施高层次双千人计划等。七是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包括扩充特教资源总量,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拓展特教服务模式,提高特教经费保障水平等。

    《办法》强调,对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责任不到位、政策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工程项目进度缓慢的省份,将采取适当形式通报。未能如期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省份,将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提出问责建议。

    《办法》要求,各省(区、市)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对本省(区、市)中西部教育发展督导评估监测工作。

《办法》针对评估监测7个方面内容共设置265项指标,将根据指标体系在2017-2020年期间每年形成督导评估监测报告,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别组织开展中期、总结督导评估监测,形成中期、总结督导评估监测报告。

(《中国教育报》20171215 作者:刘博智 王家源)

 

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126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为什么要出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保障《实施纲要》在各地各高校落地生根?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目标:提升质量完善顶层设计

    为什么要出台《实施纲要》?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教师思政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等不充分问题,迫切需要从体制机制、育人理念、教育方式、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

    “《实施纲要》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全面施工到内部精装修’的施工蓝图,其总体思路是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说。

    他介绍,“一体化育人”就是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要通过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制定《实施纲要》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更是为了立足新时代,不忘教育强国之初心、牢记民族复兴之使命,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之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张东刚说。

    核心:构建十大质量提升体系

    如何聚焦高校思政工作短板,切实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

    张东刚介绍,《实施纲要》分为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4个部分。其中最核心内容是第三部分,详细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等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切实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质量提升体系。”张东刚说。

    在育人内容方面,《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科研育人方面,要求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在文化育人方面,重文化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育人载体方面,《实施纲要》要求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平台,丰富内容、建强队伍、净化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网络精神家园。丰富实践育人资源,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系统,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在创新路径和方法方面,《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强化管理育人,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深化服务育人,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优化组织育人,强化高校各类组织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四个基本原则,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成效,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张东刚说。

    保障: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专项

    文件只有落地生根,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此,《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强化改革驱动、搭建工作平台、建强工作队伍等措施,保障与督导并举,确保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各地各高校落实落细。

    “我们将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加强工作统筹、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并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专项,保证《实施纲要》各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还将强化督查落实,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巡视、‘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高校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按照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落实相关重点工作。”张东刚说。

    而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将针对所有教师,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在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加强高校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培训、访学研修等支持力度,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加大对思政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并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为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实施纲要》提出要强化改革驱动,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示范区和示范校。在省级层面,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学校层面,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在平台建设方面,还将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高级访问研修等工作,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应用。”张东刚说。

(《中国教育报》2017127 作者:董鲁皖龙 柯进)

 

 

 

 

 

 

 

 

 

高教论坛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向又在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战略判断非常符合我国教育实际。教育涉及每一个人,关乎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针对问题解决矛盾、心系目标完成使命。

成就铸起新时代  使命开启新征程

36年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如今,中国已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多元而旺盛,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既注重发展生产力,也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1981年,我国刚刚走向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尚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时期,统计资料显示当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9元,教育财政总支出1114.97亿元,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5.5%198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数127.9万,当时没有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但即使到1990年毛入学率也仅为3.4%

而到了2016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教育投入和结构已然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全国教育投入3.89万亿元,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7%,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这些变化的取得,得益于我们的道路与政策。在党的改革开放正确路线指引下,教育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依法治教制度框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体制、多元办学、结构优化等重大改革领域取得突破,在两基攻坚、高校扩招、重点建设等关键发展点取得跨越,在保障质量、促进公平、服务社会等内涵提高方面取得进展。

特别是近5年来,教育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攻坚克难、锐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公平质量主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中国教育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保障条件显著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大。

从制度到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通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砌墙筑顶等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我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切实实现了优先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支撑了国家的发展。

教育的新时代是以成就而铸就,教育的新征程将以使命而启程。

教育发展面对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刚刚提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供给是如此短缺,而今已是非常丰富,但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事业前进中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不平衡不充分。

不平衡指向发展起来后的短板,虽然事业整体发展了,但仍然存在有高有低现象,这种现象大家容易看得到,但解决起来也难以一蹴而就;不充分则指向某类发展的欠缺,也就是发展得薄弱和不够的地方,这里有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阶段而逐步呈现出来的新问题,也有难以快速攻坚的长线老问题。

不平衡是整体中的局部,不充分是部分中的总体;不平衡一般与短板相连,不充分多数与热点相关。它们都是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使命要求。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梦想实现,越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困难和挑战。经梳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有六个方面。

不平衡主要有:第一,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是一个大国,地理条件迥异,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多种形态并存,区域间各级各类教育在办学理念、投入、条件、标准等方面都差异巨大,“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这是我们绕不开的问题。

第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巨大,许多时候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面对的问题完全不同,差异极其显著。

第三,本地区校际发展不平衡。在过去物质短缺时代,学校的重点建设使得基础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理念上出现了不小差距,时至今日也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县域内义务教育不均衡、城区内中小学条件水平不平衡现象,择校、大班额问题是百姓心中绕不开的结。

第四,教育结构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经济结构还不匹配,毕业生就业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平衡。智育一枝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身体健康成长、审美观、劳动意识和动手技能等培养训练环节不同程度地被知识学习的时间挤占了。

第六,家长对教育的心态不平衡。中华民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这是好的,但很多人对优质教育的理解、预期存在误区,由此造成了广大家长对择校的追崇和攀比现象,特别是当看到自己的同事、邻居等熟人子女择校时,就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心态。

不充分表现在:第一,先进教育思想培植实践不充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向未来,我们的很多教育理念还比较陈旧,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死记硬背式的知识点学习、应试现象还比较严重,素质教育思想还没有在实践层面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教育支撑国家战略发展能力不充分。现代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和能工巧匠仍是人才培养的短板,特别是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来临之际,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教育在中小学课程设置、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未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国际教育治理参与不充分。随着我国教育的由弱到大再到强,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中国主张、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因此需要创新方式,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多边合作等阵地,推广我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标准,树立我国在国际教育治理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目前还远远不够。

第四,教育公平推进不充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必须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相对于过去教育的快速发展,公平的缺口更大,机会公平对获得公平的心态影响过大,当然公平问题也是与不平衡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五,教育内涵发展不充分。过去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重视了教育的规模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但长期的惯性思维使得大家对于育人内在的东西关注不够,教育外延扩展冲动依然强劲,质量、内涵等常常流于形式和表面,多样化选择不够,不同学校的特色不够鲜明。

第六,依法治教实现不充分。依法治教需要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方面,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还有差距。

以问题为导向竭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

当前,中国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陈宝生部长提出,“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我们必须高质量开展教育大厦的“全面施工”工作,高标准绘制内部“装修设计”的美丽蓝图,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满足社会多元需求,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出现问题就必须给予解决。问题与成绩也常常相伴共存,因为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常常带有阶段性甚至长期性特点,既是过去攻坚的重点,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需要针对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点,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教育事业“精装修”。

为此,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的质量、公平中心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打好解决短板问题、突破关键环节的攻坚战。

坚持方向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将德智体美全面纳入育人过程;完善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分流选择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高等教育高水平多样发展、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发展,增强各级各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特色内涵优势;力补教育短板,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西部地区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脱贫攻坚、薄弱校改造、教育标准制定等工作,推进教育由大到强;注重关键能力,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强化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搭建起合理的智能结构。

解决问题需要精准用力——找准问题,针对问题的关键和症结,对症下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需要科学用力——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以青少年身体发育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进行,以专业水准要求按教育规律办事;需要持久用力——教育是内化于心的事业,需要驰而不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看到成效。

解决问题还需要有责任心、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以党的宗旨、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根本利益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行动指南,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克服困难,把个人事业融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中。

以目标为导向谋划2035年的教育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如果说,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打好决胜攻坚战;那么,面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需要更多以目标为导向谋划未来发展。其间的过程就是由目标导向不断推动教育问题解决的征程,即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工程。

问题导向主要指向公平质量和体制机制,目标导向需要预测社会、国际、科技发展前景而指向育人模式及其制度保障,二者有着极强的相通性,但判断的依据不同。

党的十九大对国家发展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阶段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命题,以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为此,我们需要:

——以民族复兴的梦想确立教育的理想。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未来就是教育的理想及其目标制定的依据。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

今后一个阶段的教育发展,必须遵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两个阶段”和“两步走”的总体要求进行规划安排。

——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清除发展征程中的障碍。未来是一个由目标看问题、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目标为导向必须在全球经济、科技革命大格局下思考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变革,比如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网络技术对治理变革的触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文明走向的推进等。

趋势判断尤为重要,很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阶段性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创新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未来不变的也许就是变化本身,我们教育出来的新一代必须有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以教育规律为遵循致力于人的健康成长。在未来发展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因此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就像一棵果树,浇水、施肥、嫁接、修枝、开花、授粉、防虫、结果、收获是有规可循的,欲速则不达,不能揠苗助长。

心理学、认知科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基础,智能结构、迁移理论学界已有共识,我们的教育教学安排需要参照他们的成果。人才培养应当关注思维、创新、技能等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不能仅在知识点记忆上耗时间,要注重搭建合理、科学的智能结构,以更好地实现人的能力迁移。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共同愿望,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期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只不过很多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逐步强化了应试教育。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规格标准和内涵特色的结合,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扩大优质和多样的教育供给;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宣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科学教育观念,让大家明白合适的教育才是最美好的教育。

——以教育优先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未来。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兴则科技兴、则经济兴、则国力旺;中国当代自身的发展表明,教育既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也是国力增强的强力推动者。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现代化必将先于国家现代化而实现。以上互为因果,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教育与社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者陈子季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马陆亭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研究员)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21期 作者陈子季 马陆亭)

 

高等教育活动绝不是利用标准化的模板和操作模式,去制造一个个没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机器”——

大学 让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经历

大学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圣地”“科学发展的源泉”“社会前进的灯塔”。从历史来看,大学的供给大致可分为三大方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学科需求为中心满足专业知识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三类供给相互交织,统一于“高深知识”,从三个维度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演进。从根源来看,大学首先因学生而存在,而让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经历是高等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和重点。

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质量

“大学为谁而设”的哲学问题上,曾有过不同的争论。西方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用“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了阐释。“认识论”认为高等教育为了满足学者们“闲逸好奇”的精神追求,它强调“学术理性”和“价值自由”,而“政治论”认为高等教育充当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智囊,它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学者们认为,这两种观点虽然透视了高等教育的部分独特职能,却都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教育学家张楚廷提出“人本论”的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源于人,基于人,为了人,“大学为学生而生”。

从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培养,而高等教育生来就是一种与学生共生共存、无法剥离的活动,正是因为学生,大学才不是学术超市,才不是高级职训场。因此,人的回归、对学生的关注是高等教育的本体诉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源流。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质量学习经历”是高等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体现

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产品的生产。由于学生基础难测以及学生自我生产过程复杂,导致了我们无法精确个体高等教育的增值量。传统的聚焦于高等教育供给结果的评估范式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逐渐从“学习本位”向“学生本位”模式转化,开始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发展过程。当前,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成为西方学习质量评价的新视角。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自己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和自我感知,最能反映大学的“内部质量”。

何为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它指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与文化环境、学术知识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体认知、情感、行为发展和主观满意度的过程。在高质量的学习经历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本体性的存在。学习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都被视为学生生命的外显。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为学生供给高深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一段高质量生命个体完善的历程。

“高质量学习经历”的标准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全面发展的经历。真正的高质量的教育经历应该倡导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自由的人、全面的人。全人教育要求大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打造人的“资格”,更要重视品德、情意、人文、通识的培育,塑造人的“人格”。更要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做人有品位、有教养,做事有学问、有专长的社会公民。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愉悦交往的经历。交往是学习的有效途径,而对话则是交往的方式。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理解知识的意义,探索创新的方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学生在与物质文化的“交往”中,感受校园景致的优美,体验生活环境的和谐,享受学习条件的舒适;学生在与制度文化的“交往”中,感受“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感受尊重学生需求、注重学生人格、强调学生参与的民主制度与规则;学生在与精神文化的“交往”中,理解大学的独特气质,能被大学追求的信念、精神、灵魂所感化,进而转化为伴随自己一生的价值追求。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主观满意的经历。主观满意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也是判断高等教育是否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核心指标。学生学习经历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四个层面:一是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满意度,即学校环境是否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与发展活动中去。二是与外部人群交往的满意度,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是否获得存在感。三是对自身投入的满意度,即在学习或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四是对自身成长的满意度,即个体通过学习经历获得的成果和其个人发展的状况。

高等教育如何给予学生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营造物质环境,以物悦人。物质环境是校园之形,对育人过程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应努力让“一书一画,一草一木”成为能与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交往的对象。而要“花木知音、山水有情”“每一面墙都具有教育功能”,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使校园的物质体现出学校的个性和精神。具体来讲有两条途径,即美化校园和文化校园。美化校园在于营造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例如,植物造景和园艺设计提高绿化质量,通过后勤服务保持校园干净、卫生、整洁、有序。文化校园在于校园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将能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的建筑小品、名人雕像、经典语录、人文景观等合理布局于学生的学习区、生活区、娱乐区,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

优化规章制度,以管育人。一个“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学管理理念,也是高质量的学习经历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不是将管理当成目的,而是把管理当成育人的途径;不是完成管理工作任务,而是指向学生全面的发展;不是少数管理者的独裁决策,而是学生主体性的民主参与;不是命令、强制与服从,而是平等、合作与对话。现代大学管理应该建构以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现代管理,应该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应该积极发展学生社区,尝试“学生社区”学生治理。

优化教师队伍,以人带人。高质量的学生学习经历既需要“真学者”创造学问,更需要“好老师”传播学识,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成长。因此,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回归教学,并把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命是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高校需要提高大学教师的生活条件。大学教师“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当学术只是教师谋生的手段时,教师们难以静心将教学作为自己的志业。其次,需要大幅度提升教师的教学回报,教学是内部修炼,难以像科研那样给教师带来社会声望,那么唯一能够将教师的精力拉回讲台的就是相对满意的物质激励,给教师更实在的获得感。再其次,给乐于教学的教师开辟职业发展通道,即进一步深化教师分类管理,尤其是探讨教学型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塑造精神文化,以文化人。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凝练出来的,它反映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塑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学校层面,从校训、大学目标与理念、校园文化活动以及领导决策能力与风格等方面出发,形成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的精神信念;二是教师层面,通过价值引导、制度规范和外部激励,形成教师学术严谨、重教爱生、品行高尚的精神追求;三是学生层面,通过舆论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社会实践等,培育学生崇真尚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全面规划、全员参与、全程推进,才能特色鲜明,润物无声。

总之,教育是学生自我生长的过程。高等教育活动绝不是利用标准化的模板和操作模式去制造一个个没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机器”,而是需要通过创造环境、交往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经历中领悟、顿悟,使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更完整的人,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然走向。

(《中国教育报》2017119 作者:温兴生 熊俊峰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地方大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为我们如何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大学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逻辑

    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具有不同的作用地方大学作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地方大学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这是立足对地方大学本真职能的深刻理解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紧遵循基础之上的理性认识

    地方高水平大学之内涵

    近十几年来区域高等教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 全国20 多个省份陆续出台地方高水平大学及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地方版的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期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新举措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首要特征表现在地域性上即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等职能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其水平之则意味着地方大学在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其未来趋势上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前瞻性其智力服务不仅能够满足而且更能引领地方发展 从而推动地方成为高等教育强省人才资源强省为地方提升综合实力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逻辑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先后启动211 工程985 工程”,意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新世纪的首个十年之后国家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2015 8 18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 次会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高水平大学的理论研究成为必然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研究产出了大量学术成果但到目前就何为一流大学以及高水平大学等基本理论问题 学界并未达成充分共识但就人才培养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意义和地位的认识则基本统一学界普遍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最为根本的逻辑是人才培养 这是高等教育的规律性要求当前大学的创新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成为国家和地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贡献力成为国家和地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毋庸置疑大学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输出高水平人才正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初衷正如南开大学龚克教授所认为的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咬住育人不放不能为那些肤浅表面的东西所蒙蔽我们往往把高等教育的各种功能并列着讲把人才培养看成是好几种功能的几分之几我觉得这样的定位影响了我们的大学真正作为一所大学向着一流迈进清华大学曾经提出过一个优势转化战略’, 就是把学校的各种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社会服务优势都转化为育人的优势高校改革的方向也要朝这去要把学生当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育人体系和评价标准而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

    重视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说是由大学的属性及其本真使命所决定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学成为历经千年而赓续至今的少数几个机构之一并在不停的演化中保持着勃勃生机大学之所以基业长青究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着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价值观使命观大学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生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组织属性决定了在越来越趋向职能多元化的条件下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正如美国著名学者AW 阿斯汀所认为大学的卓越”“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应当直接地以教育对本科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尺传统基于声望的质量观”“基于资源的质量观”“基于结果的质量观”“基于教育内容的质量观  其实既偏离了大

学的核心目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培养 同时也难以对大学质量改进做出真正有价值的贡献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要素

就人才培养这一大学根本逻辑而言地方大学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通过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行业特色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库”“发动机”“动力站”。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则要求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依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建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1. 教学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渠道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理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最新需求教学管理强调以服务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教学环境强调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为前提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学术共同体

    2.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之根基学科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水平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

    3. 产教融合促进协同育人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服务社会 并通过服务社会反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产教融合

    4. 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的本真功能文化之于大学犹如灵魂之于肉体大学从本质上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文化的目标是以文化人’,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具有价值引领规范约束凝聚激励能力提升等育人功能

    5. 突显服务意识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的根本保障地方高水平大学管理的实质乃是服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学生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管理育人

    地方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背景下 功利主义绩效主义较为严重地侵蚀着地方大学的发展地方大学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似乎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逻辑渐行渐远

    本科教学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地方大学的本科教学在突出全人教育理念专业设置突出个性化强调学科交叉教学组织重视交流互动尊重学生中心地位”[6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 全人教育缺位职业主义就业主义倾向导致地方大学的教学更多关注专业知识传授而对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缺乏积极关注全人教育缺位

    2. 课程创新乏力跨学科专业建设不足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科研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学与科研分离教学难以反映学科前沿课程资源开发和专业建设滞后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3. 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缺失服务能力薄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的空间不足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教学评价重管制轻指导二级院系及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匮乏教学管理权限制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个性化探索和实践创新

4. 教学改革缺乏环境支撑目前大学的教学物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教学中心和学习中心理念现有空间设计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空间的设计缺乏育人文化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连接有待加强

    地方大学学科建设往往过分强调科学研究而不是人才培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沿循从学科到大学的学科建设思维路径单一狭隘地从学科建设本身来把握大学的学科建设无形中弱化了学科建设必须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根本目的

    1. 学科建设与教学的疏离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逐利化倾向大学排名和学科评估等影响学科建设与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正遭受侵蚀呈现出过度重视学科建设而轻视教学的现象教师忠诚于学科而弱视人才培养这一本真职能正如克拉克·克尔所描述现在 教授们普遍地对他们校园以外的世界和他们学科的发展更感兴趣因而他们常常忽视他们的校园任务

    2. 学科建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式微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存在着盲目追求的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致学生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日渐式微

    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

    “产教融合是指地方大学主体与行业企业主体彼此互动共生融汇发展产教融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即通过促进”;的过程又反哺”,优化和提升的质量和水平即以”。然而当今地方大学较为严重地存在着产教脱节的现象致使产教协同育人乏力

    1. 基于企业行业组织的考量企业和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强调的是发展经济效益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关注的效果看成是为服务的主要手段弱视了的育人价值

2. 基于地方大学的考量诸多地方大学由于理念缺失或资源制约等因素产教融合只重视的开展弱视的价值虽有地方大学制定了产教融合政策也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基本联系但更多的结果仅仅是一纸合同”, 与基于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的实际相背离达不到反哺人才培养的目的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1. 文化治校的理念尚未有效落实文化治校从本质上强调的是大学文化的价值引领强调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在全员育人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刚性的政策制度规定相比较文化治校为大学文化积淀与生长提供更为长久更为有效的动力支持目前地方大学虽已意识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化兴校战略但将文化治校提升为全体大学人的一种治校理念把文化融贯到学校治理的全过程,并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做到自觉践行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体现

    2. 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有待强化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功能价值认同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然而在多元文化冲突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全体师生清醒的文化自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尚有待达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在价值理想价值追求上应当进一步同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大学生的公共素养有待提升对学术缺少基本的敬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深层次价值追求缺失问题多媒体网络时代谨防学术信息的快餐式碎片化现象谨防校园文化宿舍文化学生文化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

    3. 育人环境有待进一步美化充满文化氛围的大学不仅仅需要优化物质环境还需要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然而地方大学提供的文化载体与文化服务同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尚有一定距离地方大学的学术氛围仍不够浓厚 校园人文气息需要全方位加强学校层面常规性高质量的学术讲座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师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高品质多元化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品牌等有待全力打造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 教学运行机制未能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本位 偏于强制实施而轻于激励疏导重在管理规制而疏于服务辅导长于经验管理而短于科学管理和专业化管理学生被动接受来自官方和行政的制度供给 缺少自主参与主动参与的机会学习与发展的兴趣与专长难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发掘与支持学业学涯乃至人生成长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答课程与教学运行机制保守导致课程与教学改革难以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学生发展往往偏离市场所需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机制深受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思维束缚局限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难以满足学生全人发展的要求等等

    2. 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育人价值缺失学生管理与服务应充分发挥教育价值在管理与服务中达成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人格完善的目的但当今地方大学的学生服务体系建设则缺失教育价值学生管理与服务系统疏离于教学系统不能实现协同育人学生工作系统仍定位于学生管理甚至学生管制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准有待提高学生工作对学生专业成长道德成长心理成长及个性完善等尚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支撑

    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

    摩洛哥教育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贾米尔·萨尔米博士认为大学要实现卓越 第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拥有众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大学的根本使命是造就一个人不是撰写一本书”。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地方大学必须肩负起应有的时代使命理应不忘初心坚守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之要义

    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

    1. 以全人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 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大学要培育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要确立全人发展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在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中准确反映这一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评价师生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服务中贯彻这一原则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作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建设的标准在教学实践和改革中摆脱传统的学校本位教师本位模式树立学习者中心地位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在经费投入资源保障机制建设等各方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归宿构建现代学生服务体系

    2. 以促进有效学习为导向实施教学空间改造教学物理环境在教学中发挥基础作用教学环境优化首先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进行物理空间改造公共教学场所和图书馆是大学教学或学习的主要区域这两者的改造是环境优化的重点工程公共教学场所的改造应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小班教学研讨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方式提供组织基础图书馆改造则要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研讨式学习在线学习等新学习方式提供组织基础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区此外如何使学生公寓成为学习型社区将校园打造成移动学习社区也是教学空间改造的重要方向

    3. 以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不断更新课程与专业内容逐步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和院系壁垒跨学科开发课程模块多学科多院系协同育人强化科研与教学一体化促使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鼓励最新科研成果以课程形式转化为教学内容发挥科研育人价值加强社会调研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开发新课程资源鼓励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联动等方式实施教育与行业共建课程充分发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教学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强化教师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 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深化教学治理现代化改革主要包括扩大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自主权调动师生主导或参与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的主动权以学分制为契机加大课程选修比重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力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征提高评价专业化水平以教学评价为手段激发教师内生动力重构教学组织建立本科教学创新实验平台探索多学科多院系协同育人及相应的服务制度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科建设

    1. 明晰大学学科及学科建设的内涵 确立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学科建设区别于独立的科研机构的科学发展战略它必须反映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的组织逻辑尊重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践行科研育人学科育人的使命背离这一逻辑大学的学科建设或科学研究就失去了充分的合法性基础

    2. 学科建设战略应置于大学人才培养战略框架之下学科建设必须以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依据以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科研立项科研实施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都应反映学校育人思维满足教学创新的需要确保整个科研过程都反映和服务于教学或育人的逻辑科研服务于教学落到了实处

    3. 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大学科研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科研专家应走进本科教学的课堂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带给学生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应向本科教学开放通过观摩参观等多种方式扩大本科教学课堂的外延此外重点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间应建立起多元充分的交流学习渠道相互启发和促进协同育人协同育人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起教育职责把育人贯穿于学生__成才的全过程

    4. 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应摆脱片面的科研评价导向尤其是在人才引进环节必须避免以单纯的科研成就作为评价标准而必须以大学教师的综合标准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既要看研究能力还要看教学素养在人才考评中明确规定新进高端人才的教学任务和评价标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

    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彰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 明晰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先行作为产教融合的目标融入到各项相关政策之中同步规划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融合的方式方法以及实现路径等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举措提供人才支撑

    2. 产教融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地方大学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程度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3. 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把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质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最为根本的是要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体系适应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学科群和跨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加快

推进新工科发展

    4. 建立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和引企入教制度吸引优势企业与地方大学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地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师资培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地方大学设立研究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文化育人这一根本以文化治校理念为统领打造智慧校园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场建设

1. 积极推进文化治校大学文化是一种信仰大学与大学之间本质的不同是文化特色的差异文化治校强调以文化理念价值引领为治校先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教师的合理诉求满足师生的正当发展需要优化新型大学文化生态

    2. 努力打造智慧校园基于全球化网络化给大学文化带来的新挑战 实施好智慧校园建设计划搭建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提升文化传播力信息服务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依靠学校信息化技术培育高质量的宣传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打造智慧校园

    3. 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场建设学校文化场既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大学文化以的形态对人们产生价值的辐射传递文化的温度施加精神的影响大学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为此学校推进学生社区书院化为学生创设适宜研讨便于学习的条件改造公共教育空间建构新型社区文化建立校内制度建设咨询平台针对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畅通交流渠道加强沟通理解与信任以凝聚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明确服务导向理念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1. 尊重学生合法权利赋予学生应有权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院校两级管理的实施等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权力在权责重构中应有的中心地位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包括明确学生在院系治理大学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及吸纳学生代表出席相关会议等形式赋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话语权在涉及课程与教学学生管理与服务等直接利益相关领域更要保障学生的问责权和决策参与权 并要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确保学生权力的规范化与常规化权力的保障权利的彰显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强化学生中心地位突出学生发展取向凸显学生服务的教育价值打破学生管理与服务系统同教学系统的壁垒强化两者在育人之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间多元有机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生工作系统逐渐淡化管理乃至管制的传统模式加快服务型学生工作系统的建构强化学生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从学生生活服务到学生学习服务文化服务等切实践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学团与学工部门应重新设计学生服务内容与服务评价制度以全人发展教育为导向在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职能与主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及个性的完善

    3.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强调生本化教学管理改革促进管理育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应确立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导向制度建设始终贯彻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终极价值制度的实施应重视引导和激励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赋予学生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的权力让学生在参与监督和管理中培育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和科学意识并在体验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相处尤其是赋予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表达自身利益和观点的权力促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同学生发展实现有机统一在教学评价中 突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打破学科专业和院系壁垒建立跨学科多学科育人机制使课程模块化学习选择自主化教学内容前沿化成为新的教学生态(《中国高教研究》 2017年第11期,作者:张士强济南大学校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一办公楼601~603

招生咨询:0739-5432591 就业咨询:0739-5431791

版权所有©2021 邵阳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处

技术支持:嘉维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