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决策参考 首页 > 决策参考

决策参考 第41期

来源: 时间:2019-08-26

  

决策参考

 

 

第41期

 

 

邵阳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2019年3月7日

 

 

高教时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务员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试试方案(2018 —2022年)》…………………………………………………7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11

科技部财政部等联手推进七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12

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14

高教论坛: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重点………………………………16

两会代表委员共谋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19

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教质量………………………………………………32

他山之石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告别“终身制”……………………………………………34

 

 

高教时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分为五个部分: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路;三、战略任务;四、实施路径;五、保障措施。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传播机制。

    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健全国家教材制度,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分类指导,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

    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

    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拨款、标准、评估等方式,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政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健全对外教育援助机制。

    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规划,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二是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三是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推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四是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三是完善落实机制。 

(新华社2019年223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务员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试试方案(2018 —2022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指出,今后5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更好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作用,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目标任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带动全局;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分区规划,分类推进。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全过程,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增强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从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当中,深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

    二是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管理队伍,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四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燎原计划、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紧缺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五是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编制管理,修订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办法和内部分配办法。补强薄弱地区教师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银龄讲学计划、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

    六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七是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补齐中西部教育发展短板,加快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地区14所高等学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八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雄安新区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雄安大学。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相关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流动。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搭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促进海南教育创新发展,依托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新时代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九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大力支持中外民间交流,加强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加强孔子学院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大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力度。

    十是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加强终身学习法律法规建设,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深入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完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学校法治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三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四是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

《实施方案》最后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本地区落实方案。各部门要主动履职尽责,确保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教育督导部门定期组织督导评估,压实落实责任。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凝聚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共识,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中国教育报,2019年2月23日)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李克强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多处涉及教育,包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等。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方面,李克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中国教育报》2019年36 作者:柯进 禹跃昆

 

科技部财政部等联手推进七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3月4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4部门联合召开“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推进会”。会议充分肯定七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推动下,针对不合理的项目申报、考核标准等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与流程,陆续推出实施一系列措施,以小切口的具体整改举措带动改革取得大成效。

据介绍,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是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落地见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包括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检查瘦身、信息共享、众筹科改七项行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减表行动方面,基本完成了各类报表的整合精简,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层面的36张表格精简整合为6张,课题层面的21张表格精简整合为5张。在解决报销繁行动方面,简化优化了预算执行程序和相关科研单位经费报销流程及环节,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之外的其他科目预算调整权全部下放给依托单位。在精简牌子行动方面,已完成对国务院部门批准建设和管理的31类5578个科研基地的全面摸底,研究提出了优化整合工作建议。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清理行动方面,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门组织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基本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在检查瘦身行动方面,已建立跨部门统一的科技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年度计划机制,严格将科技项目现场监督检查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在信息共享行动方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整合和专家库建设等取得新进展,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和无纸化监督。在众筹科改行动方面,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常态化征集和处理机制。

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表示,中科院将发挥改革先行作用,从优化项目资金管理流程、减少评估检查等中间环节、修订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减负行动。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表示,教育部将压实各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坚决抓好减负行动在高校的落实工作,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减负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沟通交流和经验总结推广,推动减负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科技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指出,七项行动要解决的都是“硬骨头”问题,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确保专项行动继续深入推进、目标顺利实现、改革成效符合预期。

王志刚强调,工作中要把握核心要求。一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以营造良好环境、多出成果为目标,坚持眼睛向内、自我革命,用改革精神和改革方法推进减负行动。二是要坚持小切口、大成效,七项行动“小事不小”,要瞄准政策落实中影响面广的“小问题”,以小见大、切中要害,取得大的改革成效。三是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科研人员主体作用,通过科研人员的广泛参与,加强政策宣传、推动改革落实、提升获得感。四是要把七项行动与优化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相结合,不为减而减,通过改革出动力、出生产力。五是要推动减负成果制度化、长效化,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把已经实践验证有效的成果固化为工作制度、政策、规范和细则。六是要提高科研人员获得感和满意度,把科研人员方不方便、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科研管理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来让群众评价行动成效。

(《科技日报》2019年35 作者:刘垠)

 

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

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空间为纽带,贯通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核心业务,将空间作为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环境,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享服务的主要渠道,作为先进文化建设和家校共育、校企共建的有效载体。此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

 在实施层面,指导意见提出了8项主要任务,包括: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全面实现“一人一空间”;发挥空间主渠道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管理者率先应用,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组织教师创新应用,实现教学应用常态化;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实现学习应用常态化;鼓励家长积极应用,实现家校互动常态化;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空间应用和支持服务水平;加强典型区域和学校培育,促进空间应用推广普及。

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应要求空间服务提供方加强空间数据的持续规范采集,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立健全内容审核、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各类人员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觉维护网络安全、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确保空间网络、信息、数据和内容安全。

(《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29 作者:李澈)

 

 

 

 

 

 

 

 

 

 

 

 

 

 

 

 

 

高教论坛:

 

新使命 新任务 新蓝图 新期待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重点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9年教育工作重点:“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相比于去年“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论述不仅仅只是比较级的变化,更反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重点正在发生变化。为此,中国教育报邀请三位专家解读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重点。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体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尊重教育规律,体现了教育发展目标的持续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大为提高。2018年,我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学前三年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的凸显,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转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体现了教育发展地位的优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体现了当前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体现了教育发展政策的精准性。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在保持政策持续性和发展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政策精准定位与突出重点。比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突出强调“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突出强调“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

    四是促进资源共享,体现了教育发展路径的前瞻性。信息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在驱动一场新的教育变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明确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目标,体现了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瞻性。

    五是发展民办教育,体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的预见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多渠道拓展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体现了支持并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在人口政策变动背景下满足教育需求的预见性。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

    中国教育步入现代化发展新时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格外令人关注。对比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富有新意,亮点频出,分量更重。

    一是教育的作用更大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集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谈教育,着重普通教育。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处谈教育的作用,一处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单列职业教育,一处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谈其他教育,显示出对教育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属教育事业,不同类型,地位并重,不仅是社会民生大事,也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之本,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紧密联系。

    二是教育的要求更高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比2018年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程度更高,要求更严。

    三是针对性更明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针对个别幼儿园安全事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针对就业问题突出加强职业教育,针对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无疑给学前教育社会力量举办者吃了定心丸。针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是否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疑问,明确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4%目标不动摇。

    四是政策措施更实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论述教育工作通篇鲜有数字要求,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出数字目标,如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

五是连续性更强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等。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扭住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不放松,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体现教育工作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中国教育报》2019年36 作者:刘博智 万玉凤

 

两会代表委员共谋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

统筹实施各类人才计划

“人才计划的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吸引、培养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呼吁到。

刘仲奎表示,目前人才计划主管部门各异,评选层级不同,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因而评选范围存在交叉重叠,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学术科研生态环境的优化。随着“帽子”的越来越多,一些科研人员对各类头衔看得越来越重,部分学者只注重功利而忽视了对学术本身的追求。

刘仲奎建议,由组织部门统筹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各类人才计划的设立应统一实行归口管理,分类评定,避免政出多门和重复支持,也不得以入选其他人才计划作为前置条件。建议建立人才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计划申报平台。回归人才计划的学术性、荣誉性,避免将人才计划的入选数量作为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考核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

高等教育应增强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和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社会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双一流”建设中需处理来自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多重关系。必须以统筹两个“一流”为根本,以增强自身优势为关键,科学预见形势发展和风险挑战,善于整合各方力量,既宏观统筹,又抓实抓细;既久久为功,又重点突破;既增强优势,又补齐短板;既立足自我,又交流互鉴。

对高等教育来说,不仅仅是这些工作,还有社会服务。我们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引领和支撑,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和发展战略,还要能够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大学课程要精品化,不能弄一堆“水课”

大学教育“双一流”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培养大学生的质量,首先是课程要精品化,不能弄一堆“水课”。为了让高校教育更深入社会实际,更有前瞻性,需要更加优秀的师资配置,高校应该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宽松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高校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研体量虽不断增长,但“人多而不优、量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诞生自我国本土并引领国际科技发展的原创性学术思想和独创性技术体系仍有待增强。这需要我们下大气力从多方面加以解决,而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一大批立足本土又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学者乃至一流学者去耕耘、去开拓、去实现。我们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紧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等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有效供给。强化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开发或依托产学研结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建议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储备生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

大学人才培养需由“窄”变“宽”

大学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人才培养从“窄”口径向“宽”口径的转变,人才培养有共性更要有个性。第二是从“教”向“育”的转变,加强“育人”力度。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在第一课堂,课余也应有老师们参与的身影;希望在国家层面上,能够按照德智体美劳的分类建立一些第二课堂的平台,与我们校内的平台相结合,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三是从“松”到“严”的转变。目前本科基本没有淘汰机制,操作上也有不少难度,建议结合中国目前状况,打通本科和专科,考虑“本降专”制度,基本理念并不是淘汰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为人才营造环境很重要。保证待遇固然关键,这也是大家都在尽力去实现的,但是成功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是比较难的。应该让真正有水平的科研人才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去,才能够确保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有时候正常的人才流动也有必要的,对提高大学的整体实力也是有好处的。如果高校不重视人才待遇,不能创造好的氛围,人才的离开虽然会带来压力,但也会促进改善工作。所以,人才流动要辩证看待,避免无序挖角,要有序有效地合理流动。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2019年3月)

高教现代化,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紧随世界教育现代化浪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即将收官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无疑,这是中国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最重要指南。然而,现实问题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起步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在教育理念、办学质量、均衡度、原创性成果等方面尚存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终将影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未来已来,路在脚下。让我们倾听两会教育界代表、委员的声音——

个体之思

高等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是与每所高校各自的努力分不开的,那么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高校个体的评价与定位,和高等教育整体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

评价应考虑高校区位和战略使命

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我作为参会代表参与讨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我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建设教育强国。我国虽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距离高等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及人力资源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在我看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从三个方面研判:第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否普及;第二,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支撑引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为区域或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和东部发展不平衡。比如,京沪苏三省市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数量达到全国46%,而西北五省区仅占9.5%。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样学习水平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却有一定的差距。

发达国家之所以教育现代化水平高,有两个特征不可忽视。一是学生上大学的需求基本得以满足,但实行宽进严出。二是能够满足学生对各类高等教育的选择。学生不一定依据高校排名,而是依据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来选择。

我国现有政策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双一流”建设中,东西部高校本来就存在一定差距,而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往往又能够得到地方政府较大的财政支持,处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基于地方政府财力所限,得到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没有。这种情况下,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此外,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基于区位优势,往往能吸引更优质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亟须解决的是完善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三方面因素。第一是办学定位。要充分考虑一所高校肩负的国家使命,特别是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所作出的贡献和作用。第二是基于履行办学使命的发展度。评价一所高校是否有所发展,应重点看其在履行办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自身取得的进步,不应一味地拼社会排名和趋同化指标。第三是成长性,看一所高校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前景如何,能否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评价高校,避免急功近利,从而促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

全国政协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

教育现代化应注意高校均衡发展

教育现代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

比如,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过中国现代化的概念,但可以肯定,那时的现代化与现在的现代化完全不一样,因为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推而广之,教育现代化也是如此。从最初提出这一概念到如今,其内涵在不断丰富。

我国最初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时,所设定的内涵、内容以及预想到的各方面情况,随着科技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以前培养学生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变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后来又变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说,目标设立后,其内容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提出了新的目标,今后还将会有哪些新内涵,我们不得而知。

纵使如此,也仍然有一些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的标准会延续下来,比如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不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总体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与其整体实力相当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是如此,高等教育处于发展中,在世界范围内算是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均衡一词被多次提及,虽然主要说的是中小学教育,但我认为,高等教育中也存在均衡的问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从目标来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面向人人”,这就表示要更加重视每一个人,强调人性化,潜在的含义就是均衡。

以河北省为例,且不说之前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评选,单是2017年确定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河北省连一所都没有,因为唯一入选的河北工业大学并不在河北省,而是在天津境内。

实际上,高等教育发展,或者说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需要均衡的,而均衡就会涉及整体布局和公平、公正,体现出“人人”的概念,这正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此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提出了几个“更加注重”“更加充实”,而第一个更加注重的就是师德。我认为,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才储备。

德是一种需要终身修炼的、系统的素养,要不断去完善和丰富。要让教师以德为先,高校就应该在教师遴选和后续培养上下功夫,将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开展。

从全局角度来说,能做教师的人一定是水平最高、最优秀的人。但由于一些现实原因,最优秀的人未必会选择当老师,这就需要国家和高校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所有人都感到,教师是一个高尚、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且精神充实、生活富足。

当然,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之一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校应该重点关注的。

此外,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有效探索途径。

前行之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高等教育勾勒出一幅壮阔图景,但要将图景变成现实,还需要更多具体的努力,其中,既包括理念的,也包括战略和战术的。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

教育现代化是过程而非终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是让“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成为高教界的热点话题。

何谓教育现代化?国家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我理解的教育现代化,并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一幅静态的画面,而是一个动态、与时俱进的过程。就像曾经提出的信息化一样,在网络刚刚兴起的时代,信息化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出现新的载体。此时,信息化不能再囿于互联网,而应将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等新型概念纳入其中。教育现代化也是如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那么如何利用现阶段最优质、最有效的资源,推动教育教学,使其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认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现代化。

同理,教育现代化不会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结束。因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断提升对教育的认知,对教育现代化也会给出新的定义。这个不停叠加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教育不断走向理想模式的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距离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多远?我认为,如果以能否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现阶段教育现代化是否实现的标准,那么我国教育教学水平距离教育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公平的教育”需要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才能实现;其次,“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教育本身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潮流和时代的发展。

而且,教育现代化不能局限于高校,必须囊括基础教育。因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基础教育,后者制约着前者的发展。尤其要强调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有“树人”的观念,而非计较一时得失,要帮助学生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能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有想法、能创新,而不会在进入大学后失去动力、放任自流。

综上所述,我国推动教育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摸索与尝试,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思想和探索新的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学斌:

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多管齐下

现阶段,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政府和各高校也正在努力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和进步,但距离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不小的差距。

以高校教育规模为例,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将达5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75%,美国、韩国等国的毛入学率甚至已经达到了95%。再看“内涵”,当下我国高校跻身全球大学前100名的大学仅有5所左右;学校的生均经费较少,且地区差异较大。

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学水平、科研力量等各方面都还相对落后。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教育政策不够稳定;行政命令较多,教师不能专心致志从事教学和研究;统一性要求过多(如各种检查、评估、认证),高校普遍缺乏个性和特色,均质性倾向严重;缺少大而强且稳定的科研团队;高等教育的自主性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领域的研究跟在先进国家后面,只作一些小的改进等。

我国若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从基础教育入手,既保证义务教育又普及高中教育,让所有适龄人群均能享受必要的教育。其次,要逐步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保证受教育的机会相对公平、公正,水平相对平衡,并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第三,在教育途径上要实现多样化,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凸显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让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共识。最后,要让高校的产教研学融合成为常态,同时加强国际间协作。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教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要继续转变观念,增加投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均衡发展。屡屡爆出的论文造假事件、教师在课堂上不当言论的事件、师德失范的事件等也警示我们必须着力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减少对高校统一的指令性评价、检查、评估和认证,鼓励高校特色发展;强化教师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在教学、科研、立德树人等各方面形成优秀品质,带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核心之辩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从国家到基层学校乃至个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些工作中,哪一样才是最重要、最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核心问题

教育的现代化具有很深刻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现代化不等同于某些单一指标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支撑教育的发展仅仅是现代化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教育的现代化应该涵盖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整体性水平提升,包括服务国家人民、体现前瞻引领和立足国情世情。其定位更高,而且应该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

应该说,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上,对我国未来教育整体发展所作出的一个具有目标导向性的中长期整体发展战略,而后续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则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内,规划出了相对具体的实施方案,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未来我国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蓝图。

正如前面所说,教育的现代化应该涵盖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在我看来,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标准,又可以大致概括为教育普及率、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性和教育结构四类,现代化的教育就是要在提升教育普及率和公平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升教育质量,同时优化教育结构,防止出现教育形式的单一化。

这中间,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因为当前教育领域内很多短板,其深层次原因依然是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很多矛盾根源也在于此。举个简单例子,目前深受社会关注的基础教育不公平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目前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引起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看成是目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核心问题,而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也应该成为各级教育机构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此外,此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也向社会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涉及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更何况,当前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也不是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本身就能解决的。比如在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上,高校与企业的有效衔接,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教育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这一点必须明确。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即将收官,中共中央、国务院此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可以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全面部署。

大家对教育现代化有很多种认识,以我的体会,衡量教育现代化主要有三个标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效。

从思想认识、形而上的角度来讲,教育理念首先要实现现代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这一点强调得也比较多。

教学模式就是如何实现教育理念的方式、方法。应该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还达不到现代化,大多数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以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而不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也逼着我们要做教学模式的改革。

对高等教育而言,教学成效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即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认为,只有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效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

从我国整体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水平来讲,距离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一段过程。

目前,我国正逐步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从世界范围来讲,我国高等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确实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成效上存在一定差距,在管理机制体制上也有很多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问题。而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也落后于世界水平,师资队伍不是世界一流的,也没有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先进的技术。

另外,高等教育在结构优化调整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国外高等教育类别比我国更丰富,比如美国、德国等,既有培养顶尖人才的一流大学,也有大量非常优秀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职业教育。

当然,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短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现代教育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的,中国最早的大学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经历了1949年以前的颠沛流离以及后来的艰辛探索。所以我认为,差距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

除此之外,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也存在一些导致其与国外高等教育差距的问题,比如管理不足、投入不够等。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坚持“四个回归”,重塑大学以育人为本的核心任务,以重在追求学术为战略举措,以追求不同大学之间的特色发展为行动指南。这样才能真正从理念上、战略上保持大学更有效益的发展。

第二是要实实在在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成效,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否打造出一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跟世界接轨、培养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师资队伍。

第三是要加强国际交流。教育现代化一定是有比较的,我们不仅要跟欧美先进的教育现代化国家交流,也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符合各自国家产业特点的知华、爱华的专业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

有一流师资,才有一流教育

前几年我写过一本书《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做这个课题时,我曾专门研究过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但不管有多少,一些要素是必备的,比如科学化、现代技术化、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教育普及化等。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没有教育现代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只有高等教育现代化,才能培养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进而实现自主创新;只有培养具有高度的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精神体系的人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大幅度提高。如今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根本上都与现代教育跟不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相关。所以,教育现代化的前置或同步,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要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速度。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反映在两方面:一个是量,一个是质。有关数字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接近50%,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状态。但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比美、日等发达国家各晚了50年、30年。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惊人,但其滞后表现在内涵、质量方面,体现为“后发展”的特点。

下一步主要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从“跟跑”发展到“合作”,下一步要力争在全球高等教育实现“引领”。如今呈现若干矛盾——专业化和跨学科、理论和实践、传承与创新、特色化与综合化、中国化与全球化、科学与技术、模仿和原始创新、应用性和学术性等,都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大学教师的角度而言,我关注师资问题的解决。师资水平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高校的培养水平。毕业高校的培养水平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师资是实现不了预期目标的。因此,在师资方面要有更广阔的国际眼光、更高的质量要求。

高等教育现代化其实也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因中小学师资来自高等教育培养。然而,我国中学师资培养长期走分科教育、单一教育的路线,这对于他们知识面、科学能力以及整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建议,让综合性大学承担师资培养的任务,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综合性一流大学设立师范方向,由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进入基础教育。只有中小学师资一流了,高等教育才能有一流生源。

媒体曾批评中国博士数量过多。实际上,2015年,中国博士毕业的高校教师比例只有21.5%,而20世纪末,美国高校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经接近70%。光比数量,而不考虑总人口以及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实际上是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制约和压缩。拿个别博士低质量培养说事儿,把少数问题放大为全局性问题,是放弃正确路径的选择。

师资培养必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有了一流的师资,才有一流的教育质量。

摘自《中国科学报》 (2019-03-06 第5版)

 

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教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放眼历史,在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大学往往被赋予特殊的使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等教育而言,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实现“更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

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育人是大学的初心,建设“双一流”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大地发挥效用。要坚持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教师要把最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书育人上。要鼓励师生交流,努力缩短师生距离,构筑有温度的教育。好大学一定要有好的育人传统,好的育人传统一定要始终坚守。

推进“双一流”建设要以综合改革为根本路径。我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顶尖大学长期形成的深厚积淀相比,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原创成果、办学资源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面临着治理体系、人事制度、教育模式、科研机制、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改革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协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行政管理改革和资源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

推进“双一流”建设要不断提升办学视野。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中国高等教育也要走向世界,大学走向世界、迈向一流的过程也是不断拓展办学视野的过程,一所大学的办学视野决定了它所培养的人才的视野。要积极与世界一流大学携手应对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在全球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声音。

推进“双一流”建设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学只有在服务国家的历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大学要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主动请缨,致力于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大学要积极服务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中国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大学也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大学要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邱勇 全国人大代表 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4日)

 

 

 

 

 

 

 

 

 

 

 

 

 

 

 

 

 

 

 

 

 

 

他山之石: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告别“终身制”

 

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新修订出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从对高校教师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聘任实行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下放后的监管3个方面,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北京模式”,进一步激发北京市市属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职称告别“终身制”,用人“能上也能下”。在实际操作中,职称和岗位聘任均实行聘期制,期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校和教师按照岗位需要、本人自愿的原则,办理续聘手续;考核不合格的,高校可根据教师与岗位的适用情况,低聘岗位等级直至解除聘用。通过这一制度保障高校的用人自主权,避免职称终身制引发的惰性,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使人才“评得上、用得好、留得住”。

高校教师职称则从“一把尺子量到底”改为“干什么、评什么”。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将高校教师按照教学为主、教学科研为主和社会服务为主等进行分类,制定侧重不同的评价标准。北京将建立高校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教师可从论文、论著、精品课程、教学课例、专利等不同成果中,任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保障高校用人自主权的基础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将加强对教师聘任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高校制定本单位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时,市人力社保局将进行指导和审核把关。在高校开展聘任工作时,需进行评议前公示和聘任前公示,广泛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在高校完成聘任工作时,市人力社保局将对聘任程序和结果进行验收,确保结果的真实有效。

(摘自《人民日报》2019.2.27)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一办公楼601~603

招生咨询:0739-5432591 就业咨询:0739-5431791

版权所有©2021 邵阳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处

技术支持:嘉维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