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决策参考 第46期
标题背景图
  

 

 决策参考

  46

邵阳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20191231

 


 

教育资讯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1

教育部回应延长学科评估周期提案……………………………………………2

教育部:高校要统筹网络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协调发展……………………………3

2019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出炉7个未通过定期评估……………………4

高教论坛

放管服改革如何激发大学办学活力……………………………………………6

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11

高校动态

办好思政课 教师是关键——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上海特色”………………17

清华大学推出理科提升计划2030年理科整体达到世界一流……………………20

三全五育构筑立德树人的四梁八柱  ——天津大学启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20

复旦大学发布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成果……………………………………………24

 

 

 

 

 

 

 

 

 


教育资讯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 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文件强调,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多方协同,推进师德 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文件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5项任务举措。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师德涵养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过程,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严格教师管理,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强化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同时,还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 维护教师依法执教职业权利,加强尊师教育,以及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支持教师工作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文件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实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 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强调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支持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要建设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通过多方举措,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励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随着此次《意见》的印发,从国家层面构建起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与指导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工作相结合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

                               (人民网20191216日)

 

教育部回应延长学科评估周期提案

对于今年两份提案提出的“延长学科评估周期一事,教育部于近日作出公开答复:将继续就学科评估周期广泛征集各界意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新论证评估周期问题。早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078号(教育类335号)提案提出,学科评估应逐步与国家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接轨,建议将评估周期延长至5年,以期向国家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周期靠拢。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444号(教育类397号)提案提出,建议适当延长 学科评估周期至6 年。教育部介绍,学科评估经过17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年一轮的周期。实际上,类似水平、成效、排名性质的评估,如QSTHE、软科等均是每年开展。考虑到研究生培养周期和科研成果的形成周期,并考虑时效性,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形成评估周期为4年的评价机制,既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又能较为及时的反映阶段性人才培养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就学科评估周期广泛征集各界意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新论证评估周期问题。另外,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78号(教育类335号)提案建议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单位遴选的参考,不要直接挂钩,教育部对此表示赞同: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以第三方评价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水平评估项目,其目的是服务大局、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不是为某特定项目量身定做的产品。政府和高校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科发展水平,更要关注社会对该学科的需求程度,要 注重构建良好学科生态。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444号(教育397号)提案则提出,学科评估应尽早公布下一轮的评估指标体系,各单位就有充足时间去准备和填报各项数据材料,更全面地体现学科建设发展成效。 教育部指出,该部也认为减少高校数据填报负担对于教师潜心教学、静心科研十分重要。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尽快组织开展调研、问卷调查、专家研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并适时发布。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库,提升评估工作信息化水平,促进各单位建立学科数据库,多措并举减轻参评单位数据填报负担。

(青塔网 2019 1216日)

 

教育部:高校要统筹网络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协调发展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负责人称,高校要统筹网络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网络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规模和专业。据介绍,多年来,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快速发展,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招生管理粗放,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出口把关不严,对学习中心监管乏力等,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办好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是新时代 高等学校的使命担当。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网络教育开放灵活、便捷高效、能有效克服工学矛盾等优势愈加凸显,但如何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将网络教育的优势更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到日常办学实践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需要高校下大力气练好内功,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精准把握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满足社会期盼。《通知》起草过程中,教育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当前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提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通知》共分为5个部分,提出了18条有针对性的举措,对严把人才培养三关”(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落实工作两责”(高校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教育行政部门监管指导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新闻网20191218日)

 

2019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出炉7个未通过定期评估

1220日,教育部科技司公示了2019 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共有7个实验室未通过定期评估。

 依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9 9月至11月, 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实施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领域和交叉领域)五年定期评估。根据初评、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的成绩,经研究,化学化工领域 51个参评实验室中,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等9个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秀;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山西师范大学)等36个实验室评估结果为良好;其余实验室未通过定期评估。交叉领域 10个参评实验室中,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评估结果为优秀;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 8个实验室评估结果为良好;其余实验室未通过定期评估。根据相关规定,教育部根据定期评估结果,对实验室进行动态调整。未通过评估的实验室需要进行整改或不再列入实验室序列;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实验室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教育部科技司网站 2019 1220日)

 

 

 

 

 

 

 

 

 

 

 

 

 

 

 

 

 

高教论坛

放管服改革如何激发大学办学活力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活力、高效、顺畅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西北大学是教育部2015年确定的12个全国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中唯一一所高校,近年来他们聚焦放管服改革,在高校办学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确立与“放管服”契合的治校理念

推进“放管服”改革,首先要有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要明确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管理服务理念。要明确大学不是政府部门、不是科研机构,不能任由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束缚高校和教师的活力。要回归大学的本来面目,抓住求真育人的本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以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的治校理念,正确处理好大学和政府、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和教师、学校和学生、学校和院系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将大学的根本任务坚决地指向立德树人。这既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向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也要求高校向院系放权,院系向教学科研领军人物放权,彻底打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互叠加的历 史时期,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形势下,对高校本身来讲,没有政策壁垒,没有身份限制,谁先改革创新,谁就先赢得机遇、分享改革红利。可以说,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错过了改革窗口期,以后再改成本会更大、代价会更高,还会有更多后遗症。高校要发展,就必须将放管 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理顺内部治理体系,最大限度盘活一切资源,激发内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同时要摒弃按部就班的思路,不能只是爬行式追赶、等距离竞赛,要有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抓住真问题,推进真改革,在尊重规律、不触碰红线和底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打破定势,主动出击、主动作为。

二、“放管服”改革的目标

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向高校的改革,也是高校面向院系、面向师生的改革。传统办学中,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是大学办学院”“大学管学院,学 校处于支配、主导和强势地位,学院处于依附、从属和弱势地位。学院的专业设置、学生招录、职称评审、经费使用、人事招聘、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诸多事宜都受制于学校的管制和计划,院系在上述方面的自主权非常有限,等、靠、要成了很多学院日常管理的基本思想和主导原则, 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抑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通 放管服改革,超越传统的大学治理模式,通过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将院系作为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力点,将大学办大学转变为学院办大学模式,把传统的内燃机车头牵引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发力的动车模式,改变学校发展的动力结构,使高校内部的运行机制更加科学、顺畅、高效。高校内部的放管服,从学校层面来讲,通过破解体制给予活力,使放权放得彻底有序、管理管得科学有效、服务做到精准到位;从院系层面来讲,通过优化机制产生动力,使接权接得有力,治理治得顺畅,目标定得 精准。放管服改革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即建立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的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就是要从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解决院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情。具体说,就是解决协同和共享的问题,协同学科力量,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增长点等;共享学科学位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分类指导是基于学科实际,解决差异和特色的问题。文、理、工的差异,学科内部不同方向的差异,都需要差异化对待。一院一策就是要尊重院系、学科之间的差异特色,调动院系办学的主动性,由院系聚焦核心办学指标,剖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找准集中反映深层次问题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适合学校和院系实际的改革方案,实施精准化、个性化改革发展举措。

三、“放管服”改革的内容

放管服改革的内容要从政策突破、机制创新、投入增加着手。政策突破主要是获得上级部门授权,争取纳入改革试点,并在校内开展改革试点。只要有利于发展,就放手探索政策突破点。机制创新主要是畅通师生评价、激励和校内治理方面的渠道,使得各方面运行有序、通畅、高效。投入增加是在改革的框架下,目标牵引,在主要的几个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投入有保障,条件才有改善,质量才会有提升。要从三个方面系统思考,全面谋划,争取获得更大办学效益。在简政放权方面,放得有序彻底。把学校的权力、资源向下沉、向下放,在权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赋予院系更大自主权。西北大学在深化和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下放职称评审权等5项,研究生院下放导师首次上岗资格审核权等12项,教务处下放调整本科专业权等9项,科技处下放 横向经费使用权等8项。学校在率先实施改革试点的院系给予政策上的多项突破。如学校下放职称评审、人员聘任与退出、考核分配、研究生导师遴选等权力给地质学系,该系可以用结余项目经费招录博士后,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情况延迟退休,实行货币化住房资助,教学科研人员可以带项目到企业工作,各类经费打通使用。学校下放职称评审、导师遴选和津贴分配等权力给生命科学学院,该学院引育人才可实行一人一策,设立特别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用市场杠杆调整用房资源,设立专职研究岗位等。在放管结合方面,管得科学有效。既包括学校层面的,主要是管全局、管宏观、管标准;也包括院系层面的,主要是院系内部管理和机制运行。校院结合的才能形成治理的合力。下放权力,实施一院一策,并不代表完全的放羊松绑,也绝不意味着增加投入降低标准,而是每一个院系都应提出既切合实际又更加高远的目标。院系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目标 制定得合适不合适。学校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不是只领导不做事的虚设班子,更不是只挑毛病的管卡班子,而是基于院系发展的差异化,对各院系改革方案逐一进行认真分析,与院系一起把脉,共同会诊,开出良方,并在后续方案实施过程中,由全面深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拿出切实的放管服举措,为院系改革保驾护航。同时建立对接院系工作机制,实施精准考核,加强对院系改革方案的宏观指导,确保学校得有序,院系得有力。学校层面下放权力给院系,也倒逼院系要完善本院系的内部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接得住、接得好。比如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教授委员会,构建起教授问学治学的制度平台和组织运行机制,同时还进一步探索建立党、政、学联席会制度,形成党、政、学共同负责、分工合作的治理机制。在优化服务方面,要做到精准到位。职能部门在服务院系、服务师生方面上更加注重针对性和精准性。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研究生院 10多个职能部门,深入院系开展调研,分析院系办学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面临的问题和需求,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流程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形成了对接院系76条精准服务清单。清单在政策、机制、投入等方面明确指向,充分体现精准特征,为优化服务和质量问责提供依据。投入有保障,条件有改善,质量才会有提升。学校开设专门财务账户,设立院系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如地质学系教职工薪酬按该系基数 130%核算,研究生奖助学金按照改革起始年上一年度标准的 120%发放。生命科学学院试行年度综合预算,增拨 30%岗位津贴,每年单列上百万元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等。

 四、“放管服”改革的逻辑

 “放管服改革的逻辑是基于调动师生积极性,从聚焦教师群体到聚 焦学生群体,从聚焦院系本身到聚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最终回归到惠及全体师生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上。第一层面,主要从尊重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着手,推出放管服系列改革举措,院系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对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成为全面综合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第二个层面,主要在放管服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整体框架基本建立,教职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将改革聚焦学生,重点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逐步建立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收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以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为辅助的教学管理模式。目前,已经在 2018级、2019级本科学生中实施,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充分尊重,这既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延伸和拓展,也反过来进一步推进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学生管理等更加聚焦放管服,进一步巩固综合改革成果。第三个层面,在院系有动力、师生有活力,一院一策改革顺畅实 施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打破行政边界、打破学科边界,充分将资源优化整合起来、高效融合起来,目前已经在行政方面成立人力资源部、国际合作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史学部,正在论证成立地 学部。这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又相互融合和促进,形成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良性闭环效应。

五、“放管服”改革带来的启发

 经过近四年的推进,目前,所有院系都在按照量身打造的方案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各方面的活力得以充分激发,率先改革的试点院系已经享受到了放管服改革的红利。西北大学作为放管服改革试点进行的实践探索还带来如下启发:一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法论上,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是要找准集中反映深层次问题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聚焦,确定达到什么样的改革目的。自下而上强调从院情、系情出发,深入研究本院系发展弱项在哪,束缚发展的症结是什么,切实梳理出本院系本学科真正存在的突出问题,弄清楚问题之间的关系,系统推出院系自身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强调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改革中共性的内容由学校整体把握,统一部署。学校要围绕放管服建立对接院系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的系统性、科学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整体推进,协同发展。二是在深化放管服的条件支撑上,聚焦制度体系构建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构建和完善好学校的章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财经委员会制度、理事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抓好一章八制建设,抓住推进高校依法治校、自主办学的关键,找准深化高校治理改革的制度保障。其次要有管理制度的制度,及时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及时跟进中央和省里最新的形势与政策。同时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起与双一流建设相匹配、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和空间。积极推动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提升管理的精确度、提高问责的便利性,建构资源共享网络,破解一院一策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问题,推动教育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作者系西北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20191217 作者:郭立宏)

 

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 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开展了高等教育法颁布以来的首次执法检查,检查报告在肯定我国高等教 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深层次矛盾。如何 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 创新。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形态的转变,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国际经验看,主要应通过评价机 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治理改革来实现发展形态的转型,对我们如 何实现由传统体系到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内生转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矛盾变化: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变革

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当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是总量性的,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民对物质与文化教 育产品的需求时,规模扩张是压倒性的任务。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也由总量性矛盾发展变化为结 构性矛盾,由关注数量到更加关注结构质量,由关注人民群众有学上到更 加关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 进步也由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的要求转向结构质量的要求。

如何促进和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通过发展形态的转换来实现。马克 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方式。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和促使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转变,即从高等教育体系自身成长转为高等教育与 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从规模速度为主的发展到结构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系统转型与功能再造。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党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 高等教育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当前,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思 路与发展目标还没有真正转到以服务国家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学 生成长发展为重点的战略上来,对经济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 要求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精准。从国际经验看,一般来说,现代国家经 济增长时期会形成对于高等教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当高等教育的规模扩 张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时,高等教育体系就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阻碍。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也不是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而是需要一个与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及创新驱动相适应、相促进的高等教育 体系。如果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完全以发达国家为 基准,就会造成资源错配,高等教育投入效率下降,经济社会就可能因为 缺乏创新驱动和合适的人力资源匹配而失去持续发展动力。我国高等教育只有实现了与经济社会的嵌入式发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才能真正建设起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变革,具体来说有哪些抓手?发展形态的 转变决定了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方式的改革目标与方向,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国际经验看,主要应通过评价机制改革、资源配置 方式改革与治理改革来实现发展形态的转型。

评价机制:分类、重质量、差异化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相关指标权重偏低,难以有效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也难以鼓励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 一线教学和人才培养上。

评价机制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评价,即社会对于高等教育 的评价,从只关注高等教育规模到强调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与收益率,强调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嵌入性;二是内部评价,即对于学科和教师的 评价,由过去的关注课题、论文、项目等数量化指标,到关注质量与贡献, 强调质量、创新与贡献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分类评 价、分类管理与分类发展的政策,以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职业要求 为依据,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功能的多样化为目 标,构建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相符合的分类评价体系,促进高 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目前对于高校的学科与教师的评价过分注重刚性标准、强调数量导向、强调科研忽视教学。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学为主、科研为主和教学科研为主的不同岗位职责的教师,分别制定符合规律和学校实际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不同的评价标准要求和考核重点。重视质量导向的评价体系建设,出高质量、高水平和原创性、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范式和成果的体现方式不同,其评价尺度和考核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异。并应该借鉴国际 经验,在部分学科领域引入国际学术同行评价,取消以刊代评的不合理做法,建立起以专家同行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教师考核评 价制度要充分考虑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复杂性、创造性及个体自主性特点,考虑到教师劳动成效的延缓性和滞后性,注重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导向的针对性和评价过程的规范性。

资源配置:异质化、精细化、社会和市场导向

资源配置应该由数量导向的同质化转向质量结构导向的异质化配置方式。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领域对于教育资源的需要 不同,资源与经费配置应该做到差异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 告指出,建立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人事管理、质量评估、监测 评价等制度,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

同质化是指资源配置只是考虑了高校层次的不同,而没有精细化考虑 学科专业的差异,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异质化 并不是要在不同高校之间拉开差距为目标,而是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特别 是人才培养的需求,做到精细化的资源配置与投入。当前,高校资源配置 12 异质化的重点不是拉开差距,而是科学精准进行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更为公平和有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指出,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但从检查情况来看,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投入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资源配置要考虑到区域差距与高校类型差异,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培养手段以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逐步缩小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同时,高教领域的资源配置要强化社会和市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和 社会发展需要来配置资源以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区域布局。社会和市场 导向的资源配置也可促进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并以办学资源的来源多元化 带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深度互动关系的实现,逐步强化市场与社会 需求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指 出,高校经费投入来源总体比较单一,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的力度 不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还未形成。缺少市场与社会需求导向的 行政主导模式,极易出现行政管理遮蔽市场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也会导致 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投资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 动,社会各方面蕴藏的办学潜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治理改革:不越权、不缺位、依法办学

治理改革是实现发展形态转型的制度保障。

一是政府转变职能和加大放管服力度,由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转 向依法依规的治理模式,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该放的真正放下去,把该管的真正管起来,既不越权,也不缺位。进一步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依法界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职责权限,切实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减少对高校教育教学事务的干预, 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让学校安安心心地发展,让教师安安静静地做好 教学科研工作。

二是强化依法办学治校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也显 示,一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还不强,存在行政化的惯性思维,对学 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认识比较模糊,教师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功能 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高校治理要充分发挥学校和院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防止学术权力行政化,成为校长和院长为主组成的机构,成为行政化的另外一个舞台,校长与院长等可以适度参与学术委员会工作,但是不能担任主要职务和主导学术委员会工作。真正使学术委员会回归学术本质,这是学术权力定位的基本常识,真正使学术委员会成为学校和院系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办学的重要制度设计,对于调动发挥教师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主人翁意识,提高办学水平和民主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

主要矛盾的性质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形 态,也决定了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方式。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 转变实际上是两个维度的转向。第一个维度是规模速度转变为质量结构; 第二个维度是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当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到一定程 度,就会引起主要矛盾从总量性到结构性的转化,进而导致从传统体系到 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内生转化。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会有效化解 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而实现高等教 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光明日报》2019 12 24 作者:李立国)

 

 

 

高校动态

办好思政课 教师是关键

 ——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上海特色

 

怎么讲、谁来讲、讲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思政课能否富有魅力的关键。上海紧抓关键环节,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上海特色

率先迈出一步

每一次思政课改革,上海都走在前列;每有重大进展,上海都率先迈出一步。

2010—2016年,上海在十余年中小学学科德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 ,并成为全国唯一获批开展思政课改革试点的城市。

2017—2018年,随着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上海启动新一轮课 程思政改革创新。按照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形成12整体试点学校12重点培育学校、全市所有高校全覆盖的工作新格局。

给予每校30万至15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连续投 4年。上海全市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

“2010—2016年,改革重点在思政课建设,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和学校中尝试性实践,我们把这一阶段理解为理论先行阶段。而2017—2018年,我们把这一阶段理解为全面启动阶段。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当前,上海成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改试点区,这是继教育综合改革、高考改革之后,承担的又一项新的重要试点任务。在此体系中,课堂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是改革核心。这个阶段,工作重点将努力从政策 设计、试点推广走向深层次制度建设。

这样的课堂学生乐意“抬头”

同学们看过纪录片《塑料海洋》吗?教师闫方洁的课堂以看似随意的闲聊开始。看过!没想到海底最深处依旧可以发现塑料!讲台下立刻有学生响应。

那么大家从中思考到了什么?闫方洁在众多求知的目光下继续说,马克思指出,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资本增值的需求是无边界的,这必然导致人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反生态性。这便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因之一。” “浅入深出,把同学们印象中高高在上的马克思主义拉 回到大家的身边。同学们说,闫方洁的课深深地扎进社会热点、扎入 们身边,这样的课堂学生乐意抬头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构建跨学科、跨领域、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坚持对思政课专职教师开展分层培养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提升理论素养、人格修养。

张维为、陈果、施索华……在上海,已经涌现了一批像闫方洁这样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教学名师。

讲台上的精彩,绝非仅仅是一个教学技法问题,它更是理想信念、理论素养、育人情怀的综合体现。要让更多有信仰的人能够站上讲台讲信仰。而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开讲,知名教授、行业专家登台授课,党政领导、模范人物现身说法,正在成为上海校园里的新常。

在上海即将规划出台《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20—2022年)》中,专门列出了强师行动,通过建设学分银行 打造实践熔炉、开展引智讲学,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支持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上台开讲。

好的理论要“及时讲”讲出特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110伏到1000千伏,我们中国超高电压网从跟随到领跑世界,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国外龙头要价高昂,久经波折,终于自主研发的煤炭液化技术打破了困境……”在上海电力大学,拥有思政味的专业课获得阵阵掌声。

 “我与新中国,同年龄共成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邀请了三位新中国同龄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上了思政第一课

首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观摩会,以讲台上的新思想为主题,386名教师参与了这次大比武活动,覆盖全部思政课程,历时近80天。

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即呈现一校一课的办学特色,又承载 了同频共振的育人理念。让校外知名的科学家、企业家、行业劳模纷纷站上讲台,名师荟萃成为课程的亮丽标签。

好的理论要及时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创新理 论的最新成果讲深讲透,切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精神之钙”——今年秋季学期上海在 15所高校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统筹推进,组织力量统一研制教学大纲、编制示范教案、建设案例库,将新思想的科学内涵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市级备课+校际协同+学校推 三级备课体系,开展教师大培训、教学大比武、示范大巡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学深悟透新思想,把基本原理化为鲜活案例、生动道理。

突出实践教学,建立理论+实践组合式课堂设计,组织学生赴上 海自贸区、洋山深水港、上海商飞公司等开展现场教学,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理论阐释做生动注脚。

注重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在校级层面不断丰富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治国理政”“中国智慧”“大国方略”“锦绣中国”…… 市所有高校都已开设至少1中国系列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围绕某一 主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讲解。

   (《光明日报》2019 1213 作者:孟歆迪 曹继军)

清华大学推出理科提升计划2030年理科整体达到世界一流

1213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理科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正式推出以涵养学术生态,提升学科质量为核心的理科提升计划,旨在以引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使命,加快建设有利于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的理学学科体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构建具有清华风格的世界一流理科。

《实施意见》明确了清华理科发展的阶段目标:2020年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2030年整体达到世界一流,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将通过瞄准学科前沿、突出学术原创、鼓励交叉合作等途径,通过合理布局与重点支持相结合,促进理科各学科 协调发展。

在瞄准学科前沿方面,以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和世界学术前沿科学问题为导向,主动参与国内外重大合作研究项目,重点支持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工作。在突出学术原创方面,重点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支持教师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并获得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鼓励交叉合作方面,加强学科交流,促进理科不同学科间以及理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支持交叉学科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清华大学将从学科布局优化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影响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理科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学科发展规律研究,为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奠定基础。

(《中国教育报》2019 1214 作者:董鲁皖龙)

 

三全五育构筑立德树人的四梁八柱

——天津大学启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201911月底到12月初,天津大学在全校围绕三全育人”“ 育并举掀起了持续一周的大讨论。在此期间,学校发布了三全育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

在向全校师生阐释这个方案的时候,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一栋房子

房子的屋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梁是学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四梁和屋顶的是德、智、体、美、劳五大育人体系,即此次改革推出的:德育铸魂计划、智育固本计划、体育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教育淬炼计划。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则是这栋房子牢靠的地基。照亮这所房子并让它温暖的阳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责任。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5 所高校之一。 此次提出的改革方案,率先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天大改革路径和方式。

方案:构建育人的好“土壤”好“生态”

校长金东寒用三个迫切需要来形容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迫 切性: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 趋势的迫切需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求。

金东寒坦言,现在大家都在提未来教育,而未来世界是多样和不 确定的。站在终身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人才培养工作,试问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否培养出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到底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生态?

一连串的问题,带出的是学校对于自身人才培养的反思:针对育人目标,培养举措够具体吗?有没有落实到全员的岗位责任书上?我们以学 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不是牢固……

怎么改?改革方案给出了答案。在金东寒看来,改革就是为育人提供 好的土壤和好的生态

五育并举中,德育铸魂计划构建家国情怀的通识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日常思政融会贯通的德育体系,让思政教育、价值引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智育固本计划则通过专业教育、贯通培养、科教协同构建起可应对变化、塑造未来,时代所需的一流人才智育体系;体育强健计划以身心健康、锻炼习惯培养和校园体育文化为重点,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引导学生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美育浸润计划则通过高地建设、审美教育、体验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劳动教育淬炼计划强调从生活劳动、专业劳动实践和公益劳动三个维度,实现劳动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具备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系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具有乐于服务奉献 的劳动精神。

筑牢地基,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也将以岗位说 明书的形式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育人职责,将《天津大学师德公约》要求 融入岗位职责中,出台岗位工作行为规范负面清单;从招生、入学、培养到毕业,对学生实现全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同时抓 住学生成长中的关键环节,分层次、分阶段教育;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从线上线下的空间维度,营造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环境氛围。

探索:回归大学的初心和使命

就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闭幕会召开的当 天,天津大学发布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打破学科藩篱和专业壁垒,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

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密集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出台《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打破专业的限制按大类招生,实行无门槛的专业转出机制,实行完全学分制;探索思政课授课小组制,协同思政队伍、教学方式、育人环节,推动思政课协同联动;发布天津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2017年新工科天大行动吹响新工科建设号角,20194月底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发布;9月首个新工科人才培养校级平台新生开学,天大新工科方案正式进入实践阶段;课外体育锻炼纳入本科生必修课;校内 开辟劳动教育体验基地……

而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综合改革探索则开始得更早。全面深化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改革;推行“3I·4C”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打破导师终身制,使导师由资格转变为岗位,改革导师责权机制,形 成更加年轻、更具活力的导师队伍;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新建首批 21 门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课程……

改革方案后,校内连续召开了18场专题宣讲会,覆盖30个院级单位,近千名师生参与研讨。

 “编辑一本好教材可能花费3—6年时间,同样时间精力的付出,在科研上能出更多的成果,晋升更快。”“育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搞假大空,做学生真喜欢、有启发的活动。”……师生的集中讨论中,汇总的建议、意见足足有数百条。

讨论热烈,正反映出师生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热情。在党委书记李家俊看来,推动综合改革,就是回归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认识、再提高、再深化。

愿景:让学生发生很好的“化学反应”

改革方案形成了天津大学未来几年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施工图 未来扎根兴学强国的文化土壤,形成至少包含200门涵盖不同类 别课程的高质量通识课程群;至2021年开设10门以上与思政课必修课相配套的系列选修课;重点建设专业关键核心课,增开选修课,为学生自主自由学习留白;科教协同,重点研发项目要吸收本科生参与,2022年全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比例达到 20%;本科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即开展学生体 质健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筹建人文艺术学院,培养兼具艺术修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开设 20—30门艺术公选课、 网上公开课,将美育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美育活动到班级、到宿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生活劳动从宿舍抓起、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和岗位体验,形成系列劳动+学科通识教育类课程 专业+劳动实践重点课程,实行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设立天大劳动周,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实。

精仪学院教授刘铁根用做学生成长全过程的传感器”“成长全方 位的解调仪成长全覆盖的检测仪来形容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作 用。在这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教师看来,教师的责任和爱是光:不仅能照亮每个角落,还可以给人以希望和引导,让每一位追逐奔跑的人可以触及到光所及的远方,让学生可以在敞亮的房间学习,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生活,可以在明亮的阳光下成长。

而在金东寒看来,通过好的土壤好的生态,让学生在学校这 个大熔炉里发生很好的化学反应,才能培养出具有天大品格、担当天 大使命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20191223 作者:刘晓艳)

 

 复旦大学发布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成果

1222日上午,复旦大学举行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集中发布 13份复旦长三角研究报告以及4份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单位的研究成果。来自政府界、学术界、媒体界以及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单位的近60位专家学者参与交流讨论。

发布会上半场集中发布《复旦智库报告——上海·长三角系列》。该系列由复旦发展研究院重点打造,致力于服务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至今已形成13份报告,内容涵盖科技、金融、能源、城市治理、商业发展等方面。此次重点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政策创新》《区域发展绩效评估——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例》《长三角政府 数据开放一体化评估》和《长三角科技金融一体化评估》4份评估报告。

发布会下半场集中发布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单位的有关成果,包括复旦大学的《复旦银联智惠长三角城市消费活力指数研究》,南京大学的《一带一路交汇点:长三角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浙江大学的《数字长三角战略2019》(20199月首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长三角一体化新科技新金融·201合肥共识》(20199月首发)。长三角高校智库18联盟于今年9月由复旦大学倡议,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所联盟高校共同发起。日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生态绿色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陆续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 全面施工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发挥高校智库集群力量,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复旦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将继续通过大学智库论坛、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等高端平台为载体,进一步凝聚国内高校共识和力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及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由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秘书处和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秘书处联合指导,复旦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主办,复旦发展研究院与光明智库共同承办。复旦发展研究院与光明智库合作,共同发布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高校智库与媒体智库合作的创举。

(《中国科学报》20191223 作者:卢晓璐 黄辛)


底部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