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决策参考 第49期
标题背景图
 

决策参考

 

49

邵阳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                          2020920

 

 


     

教育资讯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 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1

教育部规范高等学校命名工作........................................... 4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5

人社部人才服务专项行动: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    6

2020 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召开......................................... 6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7

“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上线.............................................. 8

教育部发文: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9

高教视点

四院士勾勒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蓝图.............................. 13

治理科研违规乱象须狠抓落实......................................... 17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19

教育资讯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9 11 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 业发展听取意见。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 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 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 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等7位科学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同发言的每一位科学家都进行了交流,深入探讨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和科技体制改革创新 问题。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作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 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 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 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习近平强调,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 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 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要坚持需 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 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 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 建设,进行优化组合,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发挥 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持之以恒 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大基础研究投 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 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坚持下去。 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 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注重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 唯学历、唯奖项。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 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 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 质的青少年群体。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丁薛祥、刘鹤、孙春兰、陈希、黄坤明、万钢、何立峰出席座谈会。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科学家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新华社 2020 9 11 日)

 


教育部规范高等学校命名工作

  坚持名实相符 避免贪大求全

 

日前,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命名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高校设置工作实际,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正式印发。《暂行办法》适用于发布之后的全日制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职业学校(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专科层次 职业学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命名事项。

《暂行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命名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避免贪大求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层次、规模、类型、学科类别、教学科研水平、隶属关系、所在地等确定名称,实行一校一名制。

《暂行办法》对高等学校名称中使用地域字段、学科或行业字段、英文译名等提出明确规范。不得冠以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和大区及大 区变体字样;不得冠以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学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学校确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把关,但须在名称中明确学校所在地。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其他组织 或个人拥有的商标、字号、名称等,不得使用国外高校的中文译名和简称。 农林、师范院校在合并、调整时,原则上继续保留农林、师范名称;避免 出现多个学科或行业类别并存的现象,原则上不超过两个;使用相同学科 或行业字段时,在省域范围内应具有区分度。英文译名与中文名称保持一 致,学校中文名称中含有特殊含义的字段,可以使用音译。

《暂行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名称原则上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学校曾使用过的名称。由独立学院转设的独立设置的学校,名称中不得包含原举办学校名称及简称。高等学校应保持名称 稳定,原则上同层次更名间隔期至少 10 年。

(《中国教育报》2020 9 1 作者:柴葳)

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急需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 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现代产业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 理体制机制等七大建设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 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 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 模式。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和组织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和评估。具备条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等教 育司提出申请,同时按规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报备。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按照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 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

(教育部网站 2020 8 28 日)

 

人社部人才服务专项行动: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

 

近日,人社部组织实施人才服务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围绕人才培养、 评价、激励、流动、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 策、试点先行,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系统支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打通人才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 化通道,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专项行动包括技能中国行动、高端人才引领行动、人才活力激发行动 等,各项行动都力求务实管用、落地见效。据了解,人才活力激发行动旨 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政策, 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 样的分配形式。

(人民网 2020 9 1 作者:赵兵)

 

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征程

2020 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 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9 7 日,2020 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在 京召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出谋划部署。教育部 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 主持会议。

陈宝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对做好教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 1700 余万大中小学教师面向 2.8 亿 学生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有效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 ,为中国特色的复学复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宝生强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师队伍基础地位更加坚实、履 行使命更显担当、制度举措更加完善,已具备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条件和 坚实基础。教育系统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破除教师发展方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 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要完善师德建设制度,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 规行为。二是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要在加强 体系、提升层次、质量保障、创新融合上下功夫。三是深化教师管理综合 改革,让好老师不断涌现。教师资源配置要更均衡,教师职业发展要 更通畅,教师考核评价要破五唯。四是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让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重投入、清负担、立尊严、强宣传,提高教师政治 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五是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让惠师强师政策落地生根。要着眼全局、主动谋划,抓全局、把方向,切实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四川省教育厅、上海市奉贤区政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

(教育部网站 2020 9 7 日)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中宣部、教育部 9 4 日公布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2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 同时兼顾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

据介绍,自 2010 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遴选 10 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将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 模。考虑到抗疫的特殊情况,决定增加 2 个名额,今年共计推出 12 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12 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既有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名师大家,也 有在乡村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他们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窦 桂梅,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安徽 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 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 儿园教师何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和陕西省咸阳市旬 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

(《光明日报》2020 9 5 作者:施雨岑)

 

“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上线

学位证书可“一键查询”

 

新学年开学之际,教育部宣布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家族新增一位重磅成员

该客户端是由教育部运营,集信息发布、查询服务、实时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其 3 个主要功能为教育信息发布厅、移动政务服务站、指尖实时互动台

在教育信息发布方面,各省级教育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共 120 余家教育号已入驻,第一时间发布重要教育政策资讯,进行直 播活动,无论是独家还是首发,都将在中国教育发布完成。在这里,公众与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教育信息,可以实现 24 小时面对面。

在移动政务服务方面,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推出了包括政策法规、高校专业、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等 13 项服务查询功能的一键查询,实现教育政务服务入口的汇聚整合和优化。

(《中国教育报》2020 9 5 作者:焦以璇)

 

教育部发文: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教育部将在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经验交流和相关培训。各直属高校应严格把握规划编制进度,于 2021 4 月底前,将十四五规划文本报教育部审核。各高校按教育部意见修改后,一般应于 2021 8 月底前审定通过十四五规划正 式文本,并向社会公布。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现就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直属高校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 擘画战略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积极谋大局,支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 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 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直属高校应牢记历史使命,通过编 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 强的支撑作用。

(二)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主动应变局,引领时代步伐 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 变革奔腾而至,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 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时代。直属高校应把握历史契机,通过编制十四 规划,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始终走在时 代前列。

(三)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努力开新局,引导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要求直属高校率 先在教育模式、质量标准、治理方式等方面开新路、立标杆。同时我国正 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要求直属高校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 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直属高校应顺应历史需求,通过编制十四五 规划,推动学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发挥先导作用。

二、指导思想

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科学编 制规划,民主编制规划,依法编制规划,为实现 2035 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一)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 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培养社会 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 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三)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 盾,努力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加快提升与直属高校地位作用相匹 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

三、工作要求

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实操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程序。要在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严谨高效的工作机制。要严 格履行编制程序,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领会国家对编 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仔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征 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加强重点问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论证;编制过程中 如遇超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要及时向我部请示;规划文本经学校党 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要按时报我部审核,并根据我部意见进行修改,最 后经学校党委会全体会议审定通过。

(二)坚持总体谋划、突出重点内容。要全面谋划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目标、使命和任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筹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通盘谋划 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安全稳定,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同时要结合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 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务 求取得实效。

(三)扩大民主参与、强化有效集中。要广泛发动院系、部门、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教(学)代会、学术委员会等的咨询建言作 用,重大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并可运用大数据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辅助。要走出校园,主 动征求学校理(董)事会成员、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智库机构、校友代 表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研判论 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确保规划的严肃 性和有效性。

(四)细化任务分工、有力推动落实。要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并可根据需 要制定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考核评价等分领域的改革方案,以及院系、部门、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配套的分规划。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 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形 成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着力改变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

(中国教育科研网 2020 9 17 日)

 

 

 

 

 

 

 

 

 

 

 

 

 

高教视点

四院士勾勒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蓝图

 

在人类教育迈进智能时代的重要当口,探索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教育公平与人的个性化成长,既是科技界和教育界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20 8 20 —22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2020 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赵沁平、邬贺 铨、张军、王耀南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结合虚拟现实、5G、智联网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从不同维度共话智慧教育未来。

赵沁平院士:AI+VR 或将成为终极性的教育技术

作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术,虚拟现实(VR),以计算机技术为核 心,结合其他相关科学技术,致力于生成一个与现实世界在视、听、触觉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人们可以通过一些设备与数字化环境进行交互,产生亲临现实世界的体验。VR 4I 特征,即沉浸感(Immersion) 交互性(Interaction)、构想性(Imagination)和智能化(Intelligence)

这些特征使 VR 对现有技术形成了一定的颠覆性,将重塑我们的未来。 教育是虚拟现实技术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VR 可以实现任何设想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习者沉浸式体验学习对象和教学过程。VR AI 技术也有着天然的关系,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从而 有力地催生类人助教,促进高阶的探究式、自适应学习,拓展智慧教育场 景应用,推动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化。VRAI 有可能成为终极性的 教育技术,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只是技术,实现的是教学辅助,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取代教师教学。教育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以及批判、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是需要 人对人,而不是机器对人完成的。因此,要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应 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关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 响和对社会的影响。希望教育、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与科技界人士携手合 作,研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教育,共同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培 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邬贺铨院士:5G 上云融智,助力教育创新

智慧经济时代,数字基础建设是新基建的支柱,5G 是首选。

5G 激活超清视频、释放虚拟现实技术的潜力,更成为上云落地的平台。疫情期间的政企校协同,成功实践了大批云上教学的优秀案例。5G 播可以实现 4K/8K 超高清、低延时,5G 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结合带来 的教学内容高度定制化,解决了教育内容缺乏定制化和娱乐内容缺乏系统化的弊病,把各种知识点进行分解,制作成精良的模块并存储于云端。利 5G 上云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形成协同实验平台,支持多人共同 完成一个实验或者共同进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随着终 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和落地,5G 将以其显著优势为教育全生命周期提 供更优质的应用服务。

同时,也不能忽视 5G+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5G 终端以及 AR/VR 可穿 戴设备成本仍然较高,难以普及;适应并体现 5G 特点的课件还很少;5G+ 教育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 5G 带来良好的学习体 验同时,也要避免青少年过度沉溺于 5G 娱乐体验。

最后,新时代呼唤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对高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百年未有之国际形势大变局凸显创新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当前我国已将软件、集成电路、网络安全升级为一级学科,还有不少高校设置物联网学院、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VR 等也设为新的专 业,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紧缺专业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专业设置过 细,不利于学科交叉,随着信息化渗透到各行各业,急需两化融合的人才 培养。

张军院士:五维教育,推动新时代教育生产力的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这是科学判断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是对我国信息社会发展前景的前瞻性概括。

建设智慧社会,智慧教育的发展不可或缺。需要我们审视从有学上上好学转变的教育新矛盾,体验智能技术重构的教学新环境和新方式,从智慧社会发展整体视角和框架出发,思考未来教育。纵观从农业社 会的私塾到工业社会的学校,再到信息社会的规模化学校,教育演进以空 间缩短为特征演进变革。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内涵向内容精准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交互化方向发展,AI 赋能教育呈现出从空间维度向全 方位以人为本发展的趋势。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知识、平台为要素的教育生产模式与新生产力要素间的不协调,催生新时代的教育生产 关系变革,以为中心,机(信息技术)物(知识)环(学习空 间)协同重构,形成了新的教育生产关系。

进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群智的智慧社会,泛在的教育信息网 络、智能化的教育基础设施、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和精细化的教育治理体 系,将从空间三维、时间和知识五个维度深度融合,重塑智慧教育生态。 教师和学生在空间三维中的教与学轨迹、路径、陪伴、习惯将被感知和计算;于时间维度上实现随时学习、终身学习;于知识维度上,图谱化布局在线上、实践、产业链条中的精品教育资源,以为中心。

五维教育的融合贯通,推动传统教室到智慧教室再到智联教室的更迭衍新。其核心引擎就是智联网技术,通过多元全面持续的协同感知、多尺度超带宽的泛在网络、知识自主驱动的智能计算、多元个性精准的智慧服务,实现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智慧的教育生产新模式。在这一模式变 革进程中,引导学校和教师进行适用于虚拟学习空间与传统课堂融合环境 的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多元数据沉淀挖掘,支撑教学观评测全链条计算,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破解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难题、支持面向学 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网络空间教学、异地同步 教学、双主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校园在线课程、基于设计的学习、引导 式移动探究、协同知识建构、能力引导式学习等。

科技发展将促进教育系统变革,以智慧( intelligence )、 互联(Internet)为理念,基于智联网技术框架,重塑人机物环关系,通 智联教室建设,打通空间、时间、知识之间的壁垒,释放教育生命 力,实现学生和教师有价值的成长。

王耀南院士: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民生

随着人工智能与其他科技的加速融合创新与聚变发展,社会形态将全 面系统演进,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高 级社会形态,是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智能时代。未来的机器人在工厂里面,和工人是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像朋友一 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人机融合。未来社会的机器人要能够自 己看懂说明书,按照要求自动装备,完成任务。加工大型零部件一定是多 个机器人协作,完成复杂的零部件,现在都是单机作业,以后是由云计算、 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智能技术来完成。在航空航天领域,将由机器人来进行 简单的装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路径。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将改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学模 式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的转变,同时缓解贫困地区师资短缺和资源配置 不均的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将改变办学形态,提高学校的服务水平, 形成更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将改变治 理方式,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加快形成现代化的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希望我们的教育领域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报》2020 9 5 作者:沈阳)

 

治理科研违规乱象须狠抓落实

 

日前,科技部发布的《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正式生效,对 6 大类主体、64 种科研违规行为亮出组合拳这次新规定 划定了底线,明确了界限,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科研人员反映强烈 的科技活动违规行为,将进一步推动建设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科技部 相关负责人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科技创新依靠科技人才,正是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水平才获得了长足进步,在众多领域实现了追赶,并在部分领域处 于领先地位,科研人员的贡献功不可没。

不过,长期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贪污腐败等。新规对症下药,严厉打击科研违规行为,明确底线思维,以期彻底根除科技界的顽疾,促进我国科研走向正轨。

新规的实施有助于堵住制度漏洞,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实现正向良性循环。新规覆盖 6 大类主体、64 种科研违规行为,并针对具体科研违规行为,分别采取撤销奖励或荣誉称号、追回奖金等 10 类处理措施,41 部门实现联合惩戒,压实科研单位第一主体责任等。由此划定底线,将科 研违规行为一网打尽,令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不敢轻易触碰规定 线,以摒弃不良风气,建立健康有序的科研工作制度,促进科研水平持 续进步。

新规的实施是学术内在要求,清朗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是一个严谨求实的领域,从世界科技发展历史来看,科技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遵 循科学发展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走稳,把根基打牢,方可行稳致远。 而且,每一项重大科研项目都非一日之功,往往要耗费十几年、数十年的时间,这就要求有一种公平公正的环境和规则。新规全面加强科研作风学 风建设,通过肃歪风、树新风,引导科研人员放下思想包袱,摆脱浮躁心 态,去除无谓干扰,正心静气、潜心研究、追求卓越,踏踏实实干好科研 工作。同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科研作风学风建 设成果,为科研活动有序开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保驾 护航。

新规的实施也是人才强国要求,有助于培养和挖掘优秀科研人才,促进人才各尽其力。科技以人为本,科研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素。目前科技界存在论资排辈、小圈子等不良现象,妨碍了科研人才的涌现。因此,要发挥新规威力,打破不合理限制,废弃论资排辈陋习,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建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内部竞争机制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制度。科研机构管理方要发挥专业精神,去除行政化束缚,减少对科研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建立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从而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让真正有科研实力、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才留下来。给予科研人员充分信任和自由,提供最大的舞台,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激活创新力,为我国培养和挖掘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夯实建设世界科技 强国的人才基石。(作者系河北传媒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 9 15 作者:张玮)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造成当下青年教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亟须清理的问题,据笔者观察,造成青年教师产生普遍性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成家、 立业与生存压力。遗憾的是,这三项因素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生舞台 上,没有错峰更没有缓冲,导致压力叠加由此衍生出独有的青年期焦虑 综合征现象。在这三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立业,只要它解决了,其 他两项压力因素随之消失或者极大缓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立业的主要 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要靠一种还是两种技能安身立命?由于时间的硬性 约束,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非此即彼的鱼与熊掌的关系,还是可以达成 兼容的双轮驱动?只要厘清了这个关系,青年教师的焦虑问题也就演变为 一种需要技术性处理的问题。

大科学时代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层面上,在科技的裹挟下出现了领域拓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现象;在微观层面,作 为社会中的人又面临领域集成与功能整合现象。这两种矛盾所造成的撕裂, 回到生活世界最终都要落脚在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在缺少必要调试期 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理失衡与行为选择的仓促应对。各行 各业概莫能外。笔者曾私下里戏言,当下要成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职能:在教学上要有演说家的口才; 在科研上要具备专家的专业能力;在社交上要有外交家的人情练达。还好 这最后一项职能还没有被政策固定化,否则,教师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将更 是难以修复。

这种矛盾是古已有之,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呢?梳理科技史上的线索不难发现: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几乎就是完全分立的。按照流程来看,教 学和科研在整个知识生产链条上处于两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教学 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而科研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这种结构化安排 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与分工的细化:负责传播知识的,要 开发各种技术,使知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满足 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知识的生产端(科研活动),则要尽量免除各种干扰 保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创新与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满足社会对知识 的需求。

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知识的生产链条几乎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运行, 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以教育为主,教学效果堪称 完美,而稍后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则是科研的代表,他们都集中精 力于知识的生产,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近代科学建制化以 来,教学和科研逐渐出现有限整合的迹象,一些人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科 研人员,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人都在大学任职。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教学 工作了解并不多,反而是他们的专业科研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这种 结构安排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硬性要求,完全是基于个人偏好选择的结果。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才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整合是大科学时代知识功能结构转型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科研领域的集成化。所谓领域的集成化,是指任何 一个科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完成,而知识的功能开始直 接面向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集成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相关领域有所 涉猎,这就增加了科研的难度——要想做出成绩,科研人员必须付出更多 的时间投入,时间分配的零和博弈势必挤占教学等其他选择的时间。对于 教学而言,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重新配置专与博的权重,选择的困境 由此发生。另外,功能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从知识生产链条 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换言之,教师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开始向科研靠 拢,而科研则从单一的知识生产向知识传播(教学)靠拢,这种趋势就促 成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双轮战略),区别在于各自的权重划分不同而已。 教学科研的功能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种人为设计的结果。从 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喜欢与否,当下的科研人员必须接受这种功能整合。

现在的问题是功能整合的速度超过个体改变的速度,导致出现群体性适应不良现象。如果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渐进的方式展开,那 么社会的意见会小很多,但是,我们当下是以政策安排的方式把这个进程 人为加速与固化,以激进的方式对接市场需求,让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 迅速进入这套行动轨迹,从而导致出现大范围的不满。

客观地说,功能整合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教学向科研靠拢,可以普遍提升教学的水准,用新知识 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渠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知识反 哺教学的典型案例,就如同坊间所谓:只教学不研究,越教越死。同样,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向知识传播者靠拢,可以更好地 用知识服务社会,并为科研发展的外围环境争取更大的认同与支持,否则, 纳税人和企业为何要支持你的研究呢?国外很多著名科学家时常出现在 国会听证会上,其目的在于向国会介绍与阐释某些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 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这也是向公众展示新知识的一种广告,能够吸引感兴 趣者的投资、人才加盟和同行合作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层面,为了应对这种不满情绪,国内最近几年推行的教师岗位 分类改革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按照该方案的设计初衷: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可以在如下三类岗位中做出选择:教学为主型岗位、科 研为主型岗位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安排教学量与科研量。 比如教学为主型岗位,以上课为主,科研要求比较低;反之,科研为主型 岗位,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教学科研并重型则取折中模式。

照理说这套模式设计很合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三种岗位的出口是一致的,即不论哪种岗位类型, 在评估时都是由同一个委员会做出裁决(通常是单位的学术委员会),而 学术委员会的偏好是看重科研,从而导致前期政策安排所设计的岗位分类 由于评估出口严重趋同,最终造成分类改革的名存实亡。其实,解决办法 也相对简单,只要在分类出口处,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可。

真正的难点问题有两个:首先,三类出口标准如何实现等价。这个问 题处理不好,既影响分类的公平,也出会出现某类岗位成为放水之源;其 次,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换挡期,不能一岗定终身。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好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毕竟熟悉哪个岗位 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完成转型应该允许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岗位, 并按新的岗位要求完成考评。试想演艺圈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两栖 甚至三栖艺人,科教界出现教学-科研功能整合不也是很正常的 现象吗?(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2020 9 10 作者:李侠)

 


底部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