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决策参考 第50期
标题背景图
 
   决策参考
       50

 


教育资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文件

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关键 节点突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 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文件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 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 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文件同时指出,要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 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 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 严格课程考试。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 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 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新华社 2020 9 29 日)

 

 

博士生导师有了明确选聘标准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培养单位要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标准,避免 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切实履行选聘程序,建立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 态调整制度,确保博士生导师选聘质量;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 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 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外籍导师、兼职导师和校外导 师,培养单位要提出专门的选聘要求。

《意见》强调,培养单位要明确导师变更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调整办法。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 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 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 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

《意见》指出,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 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 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师德失范者和违法违纪者,要严肃处理并 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对于导师退出指导岗位所涉及的博士生,应 妥善安排,做好后续培养工作。

(新华社 2020 9 29 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大幅增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

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印发的背景是什么?对今后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改革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

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

2020 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 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有力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 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自 1991 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 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从统计数据上看,截至 2019 年,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 4.8 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 47 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5996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78 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 密衔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 新的发展阶段。“近期,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 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作了 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负责人表示,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着力破解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 步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国家 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9 年以来,在总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职业变化新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相关 情况比较分析,先后征求了 31 个省(区、市)学位主管部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研究提出了这一《方案》。”该负责人说。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 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对我国 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案》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 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 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了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 发展目标。

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 等角度,《方案》提出,到 2025 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 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 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 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 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方案》主动适应国家重大 发展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该负责人解读。

对于什么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方案》作了明确回答。 “《方案》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定位内涵。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应 用型专门人才;明确了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博士专业学位类 别的设置标准更高,程序更加严格,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 基础。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更为灵活,给予学位授权自主 审核单位更大的探索空间,以便及时响应社会需求。”该负责人说。

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要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该负责人从《方案》中总结了 4 个方面。

第一,稳健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硕 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学位授权以硕士专业学位为主,将产教融合、 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出 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 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

第三,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 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 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要求强 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 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 要求强化行业产业协同作用,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提升行业产业参与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 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 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 8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

(《中国教育报》2020 10 1 作者:林焕新)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上线试运行

 

2020 9 30 日,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上线试运行,用户可 登录 https://zhongguoyuyan.cn/注册访问。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用于保存、检索、展示工程调查采集的多媒体语言资源数据。平台利用前 沿技术手段,开展语言资源数字化建设、存储管理、整理分析和应用展示 等方面工作,通过录音、摄像、图片、文字和音标记录等方式,全面、立 体、直观地呈现我国语言资源的实态面貌。平台包括专家平台、大众平台 两个版块,专家平台为学者提供当前最全面的语言资源数据获取渠道和最

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大众平台则利用互联网“众包”技术面向社会各界 采集语言资源,实现在线交流互动。

2015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历经五年于2019 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共完成 1712 个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任务,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份和 123 个语种及其主要方言,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截至目前,中国语言资 源采录展示平台已汇聚了语保工程汉语方言调查点 1284 个,少数民族语

言调查点 329 个,其他调查点数据经过科学、规范地整理加工后,也将陆 续进入平台,向社会各界开放使用。

(教育部网站 2020 9 30 日)

 

首个教育评价系统改革文件出台——五“破”五“立” 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 类主体,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 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破”什么“立”什么?如何通过评 价改革,推进党委和政府办好新时代教育?不再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 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教育评价看什么?一连串党中央关 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总体方案》中得以解答。

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

破什么: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

立什么: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张贴高考“喜报”,标榜“学霸”和中考、高考“状元”,把升学率视为学校政绩、给一线教师层层加码……在《总体方案》中,这些曾经搅动 了不少学校、家长、考生心绪的行为被明令叫停。

记者注意到,为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总体方案》画出了 行为“红线”,提出“三不得一严禁”的要求,即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 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 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 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要‘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体制机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看升学率后,评价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看什么?《总体方案》给出了明确方向: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在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上,则既要评估最终结果,也要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 展。

    改革学校评价

    破什么: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立什么: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但实践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却使得教育根本任务难以落实。针对 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总体方案》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明晰的 评价标准。

比如针对幼儿园评价,《总体方案》提出重点评价科学保教、规范办 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在改进中小学校评价 上,提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等情况;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 面发展的培养情况,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等内 容。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方面,则提出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德技并修、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 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

“要切实推动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教师评价

    破什么: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

    立什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针对长久以来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全力构建潜心 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在《总体方案》中,师德师风再次作为教师第一标准被着重强调,提 出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 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等具体举措。

而对于如何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这个操作难题,方案对不同学段教师提 出不同要求,比如在幼儿园教师评价方面强调突出保教实践;在中小学教 师评价方面提出探索建立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 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 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等;在高校教师工作量核定方 面则提出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 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等有针对性 的做法。

此外,针对高校教师普遍关心的“唯论文”“唯帽子”等科研评价问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教师科研评价中将突出质量导向、实施分类 评价,而对高校的学科评估则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 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

为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总体方案》还提出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 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等具体举措。

    改革学生评价

    破什么: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

    立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考,老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传唱已久的歌谣折射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记者注意到,为扭转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总体方案》着眼促进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比如,在德育评价方式上,提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 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在体育评价上,提出建立日常 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分学段提出具体 要求。在美育评价上,提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 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 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 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等。

完善其他方面的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放松学业要求。记者注意到,“严格学业标准”成为《总体方案》着重强调的一点,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把出口关”:在学业考评方面,提出完善过程性 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在学位论文方面,提出探索 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完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 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在实习(实训)方面,提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改革用人评价

    破什么: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

    立什么: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总体方案》不只是面向教育内部“动真格”, 还对社会用人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

“社会选人用人对于引导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牵引作用。有 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重高学历高文凭,有的甚至非名校、海归不要, 这是一种现代版的‘出身论’,不利于实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除“唯文凭”的弊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正向牵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总体方案》提出 5 条具体改革举措:一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 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 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二是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 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 性条件。三是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不得将国(境)外 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四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 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 等对待。五是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 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光明日报》2020 10 14 作者:邓晖)

 

 

 

 

 

 

 

 

 

 

 

 

 

 

 

教师教育

 

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征程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基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九个坚持”,教育公平迈出 重大步伐,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影响力显 著提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取得今天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 广大教师的默默奉献。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 效,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教师队伍基础地位更加坚实。地位是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概括为“九个坚持”,提出坚持把教师队 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教师队伍建设是 其中重要一部分,可见其分量之重、要求之高。2018 1 月,新中国成立 以来第一次由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教师工作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教师工作 置于教育事业发展重点支持的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 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了系列提升教师地位的政 策。2018 3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 年)》,部署实施教师教育的五项重点任务和十大行动。2020 8 月,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聚焦短板弱项,提出创新举措,推动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履行使命更显担当。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报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涌现出 于漪、高铭暄、卫兴华等“人民教育家”,李保国、黄大年等一批优秀教 师典型,以及“时代楷模”钟扬、曲建武、张玉滚、陈立群、卢永根等杰 出代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4000 多名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驰援 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成为“最美逆行者”。

教师队伍制度举措更加完善。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重 师德、兴师范、强素质、优结构、提待遇等关键环节建章立制,有力强化 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供给。坚持师德为先。印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 师风建设的意见,出台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 则等系列文件,划出师德师风红线,加大师德违规行为查处和公开通报力 度。坚持能力为重。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公费师范生政策, 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建立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对师范生教育政策予以 改进和完善。“国培计划”实施 10 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超过 170 亿元,培训教师超1600万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素质能力。坚持管理为要。首次出台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完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全 面实施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实行城乡统一 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启动“县管校聘”改革,县域教师交流轮岗常 态化、制度化。印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严把选聘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关,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持 保障为基。开展专项督导,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 务员。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 补助政策。为中小学老师减轻不合理负担。实施“特岗计划”,15 年来中 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710 亿元,累计招聘 95 万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 份 1000 多个县、3 万多所农村学校。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方向

目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各级各类教育普及 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区域、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 小,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是 1732 万专任教师支撑起了全球最 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助力了我国教育的大踏步前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 阶段,教育必须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 地位相匹配,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的根基、培养更多适应高 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创新生长点,教师是生长点的生长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 任务,培养教师是根本的根本。

要清醒看到,虽然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 付出巨大努力,让人民满意还任重道远。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 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化,教 师教育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教师素质能 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 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 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

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找准教师队伍建 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破 除教师发展方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师队伍从专项管理向现代 治理转变,实现教师队伍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转型,开启全面建设高 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重点

“十四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 师德为魂、能力为本、管理为要、地位为基,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 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把这个“第一标准”落实在师德 师风建设各项工作中。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 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六大制度,坚持常抓不懈,有 严格的制度规定,有日常的教育督导。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突出 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 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高 线引领和底线要求、严管和厚爱的关系,坚持“四个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

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 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要在加强体系上下功夫。健全以 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 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 区,推动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协同育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 师教育,发挥专业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 养教育博士。健全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 展。要在提升层次上下功夫。提升培养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 升师范生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师范生公费教育,吸引更 多优秀青年报师范当老师。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遴选 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要在质量保障上下功夫。落实院 校分类评估,实施三级五类师范类专业认证,守好师范教育质量“生命线”, 引导师范院校特色发展、追求卓越。要在创新融合上下功夫。激发教师应 用信息技术的内生动力,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 革,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

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让好老师不断涌现。教师资源配置要“更均 衡”。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切实发挥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作用, 统筹教师配置和管理。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加大教职工编制 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幼儿园倾斜。坚定 不移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继 续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 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教师职业发展要“更通畅”。深化中小学教师职 称制度改革,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 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教师考核 评价要“破五唯”。切实改变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唯奖项 等倾向,注重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考核,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贡献, 破除 SCI 至上,边破边立,发挥教师评价“指挥棒”良好导向作用。

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重投入。把教师队 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完善中 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参加 1+x 证书试点职业院校的绩效工资总 额,支持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内部分配机制。大力提升乡村 教师待遇,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要清负担。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 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 师不合理负担。要立尊严。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保障和规范教师依 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解决对学生不敢管、不善管问题,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强宣传。健全教师国家荣誉表彰体系,加大宣传 力度,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展现教师新时代风貌 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 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

(《光明日报》2020 10 6 作者: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教视点

 

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挑战与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是 1918 年大流感以来的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种人与人彼此隔离、国与国相互防范的疫情防控措施,促使国际社会交 往模式产生突变,由流动、融合转为封闭、隔离,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了 深刻影响,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添了新的变数。面对愈加复杂严峻 的国际形势,教育对外开放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 备和工作准备。

疫情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新要求

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对外开放在打赢国内疫情防控的人民战 争、总体战、阻击战以及全球抗疫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抗击“非典”的领 军人物钟南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等一大 批海归专家,不仅在国内“战疫”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也用“大爱” 在与世界各国医护人员交流合作中分享了“中国方案”。海外 160 余万名 留学人员和广大华人、华侨第一时间组织起来为祖国捐款捐物,克服重重困难将紧缺医疗物资送达国内,与国内人民一道用爱国之心、报国之行锤 炼伟大抗疫精神。这些鲜活的事例既充分展现了过去 40 余年来教育对外 开放的成果,也深刻体现了人心的力量、人文的力量和人才的力量。不论 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必须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通过加快和扩大 教育对外开放释放更多的“人文红利”和“人才红利”,助力打造国内大 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疫情推动中国教育积极参与打造全球公共产品。华中科技大学、四川 大学等高校联合企业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通过了欧盟、澳大利亚等国 际认证,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中国 教育在疫情期间促进灵活学习的模式发布专题报告,指导全球受疫情影响 学生的学习。钉钉、蓝墨云班课、爱课程三家中国远程教育平台入选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布的《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停课的远程学习解决 方案》。这些全球公共产品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 和推广过程。以抗击疫情为契机,着力提升我国全球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 能力,是提高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推进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 的必然要求。

疫情期间,国与国、民与民之间互帮互助,共克时艰,让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在全世界更加深入人心。教育领域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先后 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教育部门建立了疫情沟通机制,并与非洲国家 就校园疫情防控、在线教学等开展经验分享。疫情期间,一些外国留学生 或在国外为中国募捐医疗物资,或留在国内做抗疫志愿者。一句“我们是 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深刻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风雨同 舟”“守望相助”。疫情凸显了教育在各国人民创造健康生活、掌握共同 命运、追求共同梦想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仅是后疫情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使命。

后疫情时代面临教育对外开放新挑战

疫情加速了中西方政治经济矛盾向教育领域转移。美国先是将抗疫不 力的责任转嫁给中国,散布“中国病毒论”,进而不惜违背两国元首达成 的促进双向留学共识,宣布禁止部分中国学生入境美国,甚至威胁中美航

班“断航”。在美国的挑动下,西方涉华舆论环境恶化,冷战思维、对华 裔、亚裔群体的种族歧视和仇恨心理滋生,正常的学术科研交流合作被政 治化和妖魔化。

此外,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不少家庭自费留学意愿和支付 能力下降,美、英等国政府与大学正为留学生人数可能下降 50%75%准备。教育对外开放的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来华国际学生数量规模可能会 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加之美国对我国留学生学科、专业的限制,我国教育 链、人才链的国际拓展受到较大冲击。

疫情使全球教育流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中断。即使疫情趋于缓和, 出于安全考虑,一些高校仍决定继续线上授课。如英国剑桥大学宣布,20202021 学年的大型公开课将全部改为线上进行。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系统 2020 年秋季学期将继续线上教学,校园保持关闭。疫情的卷土重来 或新型病毒的衍生,随时可能阻断传统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交流。

教育对外开放迎来“三聚焦”与“三转变”

疫情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一种理念和战略构想加速演化为卫生健康 共同体、教育共同体等一个个“实体”,成为大多数国家一项现实的政策 选择。教育对外开放要积极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用更多更高质量的全球教育公共产品凝聚共识,拓展教育 对外开放的外部发展空间,推进全球教育治理变革。

教育对外开放要抢抓疫情之后国际教育合作新机遇,推进与“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打造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 切实为中巴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 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国家之间以及区域命运 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教育交流合作内涵,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和集中显露的时期。教育 对外开放的国内治理主要体现在风险防控能力,即“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 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 性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全球教育治理的核心是提升国际公共产品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在全球校园疫情防控、教育扶 贫等方面提供更多中国经验,开发更多国际、区域和全球教育公共产品。

在疫情导致教育对外开放外部需求萎缩、“拉力”不足时,需要通过 内部改革释放活力、增强“推力”。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每当全球经 济衰退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今年除扩招硕士研究生、专升本 和高职外,一部分出国留学需求会因疫情转为内部“消化”,短时激增的 教育需求会进一步加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优质教育的期盼和教育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亟待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来“释压”。 “以开放促改革”和“以改革促开放”,是改革开放的一体两面,互促共 进。教育对外开放要适时调整发展的侧重点,用“双促”来增强教育的“双 循环”。

战略化的信息传播不仅是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国际问题的重要 手段。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加强沿线教育数据库建设,打造国际教育数 据高地,抢抓“数据话语权”。同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舆论 对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传播渠道和手段,提前预判,及时发声,抢 抓国际教育舆论话语权。

在疫情导致全球大面积断航停航情况下,中欧班列今年 1 5 月开行 数量和发货量同比上升 28% 32%。“一带一路”打破了传统区域价值链 的固有模式和地域限制,将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 路”“增长之路”。随着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和欧洲,“东 升西降”的趋势愈加明显。因此,应将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纵深拓展重点转 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展、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教育链、 人才链。(作者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0 10 8 作者:涂端午)

 

 

加快推进考古学学科建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 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

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 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做好考古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这为 我国考古工作和考古学学科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考古学的发 展描绘了新的愿景,更为培养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南。

寻根固本、鉴往知来,要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考古学发展 在新时代强国梦建设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当今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 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而 这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认识历 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 和未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考古学,是我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明的利器;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强支 撑;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丰富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 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 围的重要方式。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宝典, 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亟待考古学人的进一步探究,考古理论体 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考古技术的创新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可以说,考古学的发展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加快推进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为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今年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坚守 梦想的精神打动无数人,“敦煌女儿”樊锦诗伫立苍茫戈壁、守护千年莫 高窟的执着,更是让人动容。这些动人的故事为考古学的繁荣发展带来契 机。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尽管近年来考古论著大量涌现,学 科体系日臻完善,考古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得到提升,但在新时代社会 发展的需求下,考古学学科建设还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 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认真梳理考古学二级学科的设置 问题,加快推进博物馆学的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在人才培养方面, 要积极壮大考古工作者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加强考

古学与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的协同,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 把我国文明起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

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让它们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 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载体。历史是一面镜子,而通过考古所呈现出来的中 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善用 这些成果,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阐释工作,加大考古成果在教育 领域的推广宣传,让考古成果进入中小学生的视野,并通过研学实践等多 种方式,让青少年在了解、参观和体验中充分感受辉煌的中华文明,从而 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广大教育工作者 尤其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以全新的高度认 识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时代意义,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为续写 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0 10 1 日)

 

 

 

 

高校思政课要直面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高 校思政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更要直面问题,科学地答疑 解惑。唯有让学生真信真懂,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管用,才能真正确 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要直面理论问题。在思政课学习中,学生可能在诸多理论问题 上存在疑惑,特别是在面对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和观点的时候,如 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很容易被错误思潮所迷惑。师生所必须要面 对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观点,大体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所谓“普世价 值”、各种后现代理论等。思政课必须要在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 主动面对此类问题,在理论的交锋中,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历史虚无主义从来就不是纯理论、纯学术的东西,其戴着学术研究的 假面具,精心设置学术陷阱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具有极强的渗透性、隐蔽 性、蛊惑性。其惯用理论手法是混淆历史的支流和主流、现象和本质,妄 图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具体套路一是否定历史发展 的规律性,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我国的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二是歪曲、篡改历史,以偏概全、混淆主流和支流, 以此否定革命和建设的成绩,片面夸大和无限放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企 图动摇我们的执政根基和质疑我们道路的合法性。思政课教师必须认清其 危害的严重性,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用科学的历史观、权 威而全面的史实,让学生坚持以史铸魂,补好精神之“钙”。所谓“普世 价值”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其理论实质是拿一种特殊的东西来当作普遍适 用的东西,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忽视了具体国情的差异性。“普世价值” 从来都是双重标准,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或者闭口不提、不承认自 己的问题。面对“普世价值”的蛊惑,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揭示其虚伪性。各种后现代理论,尽管其观点光怪陆离,渐欲迷 人,但其共同特点在于否定确定性、否定统一性,反对决定论,强调偶然 性,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中,虽然也部分地存在合理性,但往往片面 夸大主观的维度、偶然的维度,进而否定规律、消解历史,说到底是一种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以审 视,就能认清其理论本质,不被其所迷惑。

直面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从不同立场、不同 角度进行解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社会实践本身也不会是一帆风 顺、十全十美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也会出现一 些挫折和曲折。另外,一些负面事件也会给学生带来疑惑。对于这些现实 问题我们要敢于直面,用科学的理论、立场和方法加以分析,用事实说话, 使真理得以彰显。

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全面的视角、动态的眼光, 辩证地加以审视。在现代化道路上,我们短短几十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很多方面与经历了几百年现代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 差距,我们不能因为尚存差距就否定我们的成就,就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 定。我们既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也要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既要看 到不足,更要看到成就,才能确立正确的立场,得出正确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是变革世界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很正常,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用科学 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悲观失望、 自我否定,因此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都是不可取的。思政课教师要用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 析解读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科学性,由此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 义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提升学生的辩证思 维能力,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面思政课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诸多问 题,亟须不断改进。一是对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不清楚,对学情了解不 够,教学中问题意识缺乏、针对性不强,重难点不清,明理、育人效果有 限。二是缺乏良好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教学设计平泛,教学过程平 淡,目的性不强,效果欠佳。三是专业理论储备不足、能力不够,很难把 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讲准、讲透,很难冰释学生的疑惑。 四是感染力、吸引力不够,制约着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政课教师和课程管理机构如课程组、教研室和学院,应该自觉加以 反思,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强调思 政课的认知性课程性质,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有意识地 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知识性、认知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念、实践等各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二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体系转化 为教学体系,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把理论和问 题讲清、讲准、讲透。三是强化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素 养,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四是自觉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 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效果。五是发挥集体 备课的优势,通过集体备课、磨课、试讲、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方式 和环节,提升教学专题的质量,优化教学设计。六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亲和 力和感染力,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语言感染力,优化教态教姿,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七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 问题为导向,要直面理论和实践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从而达到以理 服人、立德树人的效果。(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 10 14 作者:汤建龙)

 

 

高度重视“冷门”学科的价值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全社会对冷门学科的价值要 有更充分的认识。同时指出,潜心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坐得住冷板凳,将 为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科技实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很久以 来,现实生活中总有人质疑“冷门学科有什么用”,其中一些高考学子削 尖脑袋报考名校“热门”专业而放弃所谓的“冷门”专业,就是明证。甚 至,今年暑期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曾一度引发社 会热议。透过诸多新闻,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何谓“冷门”学科?发展“冷 门”学科的价值何在?怎样才能让“冷门”不冷?

很大程度上,人们喜欢将那些市场趋于饱和或市场需求量较小,生源 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学科视为“冷门”学科。也有不少人将那些处 于学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非核心位置,在同类竞争中处于劣势,并逐渐萎 缩或被撤销的学科视为“冷门”学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学根据 现实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状况变化,增设了瞄准市场需求、应用性 强的“热门”专业,而撤销了一些“进口不旺”“销路不畅”的“冷门” 专业。在这一动态调整过程中,那些原本生源就少、毕业生就业面窄或市 场敏感性不强的学科,变得越来越萎缩。但如果任由这些“冷门”学科自 生自灭,不但会影响文化积淀、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更会深入影响我国 诸多基础学科理论的研究,进而延缓尖端高科技的研发与突破。

任何学科都是多元文化体系的一部分,都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和社会 价值。学科的划分不仅要看短期的市场需求,更要综合兼及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人民生命健康等多方 面因素。不是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都可以用物质或金钱来加以衡量的,尤其 是那些涉及精神或是文化层面的专业和领域。它们看上去似乎很是“冷 门”,却关乎到一个国家与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

当前,受就业率、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工作安全性、稳定性、职业 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等学科吸引力指标的影响,加之传统的社会认知偏见、 社会媒体宣传与网络舆论的负面引导,不少“冷门”学科遭遇更大危机。 比如,基础性“冷门”学科的社会和市场价值被忽略,其相应的地位和权 利遭受削弱;与“热门”学科相比,“冷门”学科建设处于先天资源有限、 后天资源受到挤压的尴尬境地,科技资源配置过多向“有用”学科方向倾 斜,学科发展生态环境出现严重不平衡。因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让“冷 门”学科不“冷”,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科学的眼光。

首先,应高度重视“冷门”学科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建设及其优化 的根本动力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 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保持整个学科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使每一门学 科的价值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冷门”学科人才的培养要从教师和学 生两个层面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稳定的“冷门”学科 学术梯队,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冷门”学科和专业的教 学模式。

其次,要提供“冷门”学科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对从事 “冷门”学科研究者提供切实的生活保障、科研保障和相关奖励,让这些 工作者在良好的环境下充分发掘冷门绝学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破除 构成学科壁垒的体制机制,建立协同推进的学科扶持体系,推动政府政策 导向、高校育人与研究价值以及社会广泛支持的多主体参与共建,促进 “冷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互联网时代下,“冷门”学科的发 展要学会与时俱进,竭力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作用, 助力“冷门”学科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大力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冷门”学 科领域的学术梦想。

(《中国教育报》2020 10 13 作者:赵春喜)


底部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