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决策参考 第51期
标题背景图
  

教育资讯

五中全会释放未来中国发展重要信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的建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次全会释放未来 中国发展重要信号。

信号 1——战略布局新表述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战略布 局中,人们看到,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 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后,我们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次全会令人瞩目地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信号 2——“强国高频出现 梳理全会公报,强国是高频词。公报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公报也提出多个强国任务、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优化升级经 济体系方面,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 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认为,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十四五时期和到二〇三五年的目标、任务、战略。这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强国目标,符合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也符合新阶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信号 3——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公报中明确 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信号 4——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 创新动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表示,当前,尽管我国重大创 新成果竞相涌现,但创新仍面临一些突出短板,在接下来的十四五 至更长时期,应强化硬投入,优化软环境,走自主创新之路,以高质量的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信号 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公报的一个亮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脱贫攻坚战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十四五乃至到二〇三五年我国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期间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对此公报指出,要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 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信号 6——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 作,实现互利共赢。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要更加强调制度型开放,不断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信号 7——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会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二〇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 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 将会有更多促进民生改善的实招硬招。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信号 8——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 3 亿,我国社会将从轻度老龄 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 由个体、家庭的问题向群体、社会问题转变,由相对单一的社会领域问题 向多领域问题转变的态势,应对任务更为繁重,需要着力发展多层次、个 性化、品质化、精准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服务供给。

信号 9——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1927 年南昌起义为起点,2027 年将迎来人民军队建军 100 周年。 公报提出,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 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 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 奋斗目标。

(新华社 2020 10 30 作者:齐中熙、舒静、董峻、刘羊旸、于佳欣、宋佳、李劲峰、翟永冠)

 

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电视电话

会议召开

 

10 23 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 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抓好《总体方案》 落实落地进行安排部署。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 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会 议。

陈宝生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增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 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明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找准推进路 径、工作方法和有力抓手。

陈宝生指出,《总体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改革部署,确保各项改革 部署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一是准确把握推进科学履行职责的要义, 着力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机制, 有效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二是准 确把握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义,着力改革学校评价,坚持把立 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和中小学评价,健全职 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三是准确把握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 要义,着力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 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四是准确 把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义,着力改革学生评价,树立科学成才 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五是准确把握共同营造教育发展 良好环境的要义,着力改革用人评价,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陈宝生强调,制定出台方案是一场攻坚战,接下来的贯彻落实将会是 更硬的一仗,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和奋进的姿态打赢打好,奋力推进 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要抓好学习研讨、培训辅导、宣传 引导,打好龙头之战。要强化政治担当,聚焦堵点难点,鼓励基层探 索,打好攻坚之战。要推动思想升级、行动升级、效果升级,打好 级之战,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

(教育部网站 2020 10 23 日)


教育部:抓紧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

 

近日,教育部在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7345 号建议《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评价体系的建议》答复函中称,目前, 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抓紧研 究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改进完善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评价体系,实现高等 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答复全文如下: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对普通高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本科院校评估和一级学 科水平评估,有效推动了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和 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 学科评估方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 育大会精神,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聚焦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你们提出的关于坚持以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评价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构建以人才培 养为根本、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等意见建议, 我们完全赞同,并在相关方案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充分吸收。

一、关于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评价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的建议

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 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 不科学评价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守牢高校 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底线,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 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不断提升我 国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关于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 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有关评价理念、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在借鉴国 外有益经验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和高校、学科实际,树立中国标准,彰 显中国特色。其中: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围绕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 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人才 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有效度、结果满 意度,按照不同类型高校分类设计指标体系,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 校分类评价制度,着力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突出高校不同发 展阶段特点,对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其他高校主要 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积极构建思政教育成效 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将重点 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及国际 交流学习等方面情况,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代表性成果和用人 单位评价等。

三、关于构建全国统一的评价数据平台的建议

为加强对高校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过程性监督和常态化监测,切实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减轻高校负担,教育部于 2018 年建成高 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该平台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 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数据信息的关联比对和逻辑校验,确保 数据真实可靠,为各项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四、关于采取同行评议为基础、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建议

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坚持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引入国()外高水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重视从学生、教师和 用人单位等方面考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构筑多元多维多 视角的评价方式。其中: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按照高校专家为主、行业 专家适当的原则组建入校考察专家组,评估中在强化高校专家基础性、 关键性作用的同时,不断提升行业专家的参与深度和评估话语权。第五轮 学科评估探索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合理结合度,对共识度高的高水 平成果使用定量评价,其他代表性成果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专家 融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靠性。

五、关于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的建议

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强调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挂钩,确保评估有用有效。其中:新一轮本科院校评估着重 强调对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以及在本科院校评估督导复 查工作中发现的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采 取约谈负责人、调减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措施,督促高校 做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第五轮学科评估优化结果分档方法,探索分类发 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分项结果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估结果呈现方式,向政府和 参评单位按需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工作中发挥 重要作用,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六、关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思想和评价文化的建议

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本 科院校评估、一级学科水平评估等评估工作,积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 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此外,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引领工程,建设 成效评估是根本导向。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任务要求,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办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世界一流为 目标,聚焦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等核心要素,立足服 务国家战略需求,强调中国特色和质量水平,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创 新能力,建构多阶多维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改进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积极构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评价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

(麦可斯研究 2020 10 28 日)

 

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 2020 12 1 日起施行。

科技奖励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 创新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促进科 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 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 有关举措以及科技奖励实践中探索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同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调动广 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有必要 修订现行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共 5 38 条。

《条例》规定,科技奖励制度的目标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 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 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明确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 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强调科技奖励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条例》落实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改革报奖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等提名的制度,在坚持政 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强化奖励的学术性。

《条例》完善科技奖励的评审职责、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制度,明 确科技部与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的职责分工,明确各奖种评审标准和激励 导向,完善评审办法,明确评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 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

《条例》加强科技奖励诚信体系建设。明确评审专家需具有较高的学 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在科技活动中违反伦理道德或者有科研不端行 为的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建立科研诚信严重 失信行为数据库,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条例》加大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明确提名者、评审专家等 奖励活动主体应当遵守的工作纪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提 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对奖励活动各主体均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华社 2020 10 27 日)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教育部将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学术论文 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 位认定、不随人走;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生态优化和交 叉融合,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今天,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 科评估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对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若 干新举措。

《工作方案》有着怎样的出台背景?整体呈现了哪些特点?新一轮学 科评估将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发展中心负责人。

立足新时代 推进学科评估改革创新

2002 年开始,学位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经过近 20 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价体系。那么,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出台有 着怎样的背景?

该负责人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 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具有重 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为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学 科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 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 价学术水平的做法等。

本次学科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 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着力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和阶段性进展, 以评促建、以评促升,推动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 提升。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深入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经验基础上,第五轮学科 评估将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 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进一步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 顽瘴痼疾、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等十大方面改革完善。

在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下,本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以 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 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 上,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改革教师队 伍评价,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

立德树人成效为本 突出质量导向

从本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看,新一轮学科评估提出了强化人才培养 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等具体举措。

该负责人介绍,《工作方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在该一级指 标下构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 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中的方向性、系统性、过程性、 成长性和多元性评价。

面对五唯顽疾,《工作方案》提出要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例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 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 等多维指标;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 率,扭转“SCI 至上局面;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 方法等。

在改革教师队伍评价上,《工作方案》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从具体评价方法来看,本次学科 评估将继续沿用队伍结构质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不设置填写、不统计人才帽子数量。同时,对教师成果严格按产权单 位认定,不随人走,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此外,还将继续强化对教师教书 育人职责的评价导向,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 测点。

该负责人介绍,本次《工作方案》以彰显中国特色为基本原则之一。 本轮学科评估将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 价体系,更加强调政治方向,重点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立足中国实际、 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贡献,凸显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整体来看,本次学科评估以聚焦立德树人为《工作方案》首要原则,指标体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贯穿于评价全方位、全 过程,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该负责人说。

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 确保评估客观公正

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次《工作方案》明 确提出要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的科学性。为此,第五轮学科评估将综合 施策,确保评估材料真实可靠、评估结果公平公正。

《工作方案》提出,要优化参评规则,充分考虑小规模学科 设立学科实际情况,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 学科生态优化,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此外,《工作方案》将加大 材料审核力度,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对比、重复 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等措施,对评估材料全面审核和清洗。同时, 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建立违规惩戒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还提出,要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 定专家评价指南,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等。 可以看出,专家评议在学科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方案》又是如 何确保、提高专家评议质量的?

该负责人介绍,为提高专家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本次评估将适度扩大专家数量,每位专家仅评审部分指标,保证评价精度 深度,并利用定量数据和客观数据辅助专家评价,通过去极值”“ 准化等统计学方法处理评价结果,剔除专家评价的奇异值,提高专 家定性评价的可靠性。同时,在评审人员选择上,将通过细化遴选规则、 电脑随机选取等手段,科学遴选评审专家。

该负责人介绍,学位中心将于近期向全国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出《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邀请函》,正式启动评估工作,符合参评条件的 单位自愿提出申请。为减轻学校负担,本轮学科评估将通过构建公共数 据与学校填报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模式、提升评估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 首次实施全程无纸化报送等流程优化,减少对高校正常办学的干扰。

(《中国教育报》2020 11 4 作者:梁丹)

 

中共教育部党组部署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 出的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日前,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部署教育系统切实做好全会精神 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准确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深刻含义,准确把握中央对十四五时期 形势的重大判断,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准确把握全会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全面 系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工作,加大对全会 精神的研究阐释力度,创新形式载体加强宣传引导,迅速掀起学习领会全 会精神热潮。

《通知》强调,十四五时期,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加快推进教育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通知》对科学编制好教育十四五规划作出了部署,要求各地各 高校把科学编制好教育十四五规划作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大政治 任务抓紧抓好,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好十三五规划总结 评估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切实把全会 精神落实到十四五教育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为到 2035 年总体实现 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

(教育部网站 2020 11 18 日)

 

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十不得”划出导师指导行为底线

 

好的研究生导师有多重要?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孙雨(化名)回想起读博期间导师对她的教导,至今都十分感激。没有导师在学术规范上的 严格要求,没有他对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没法顺利地在学术道路上 走到现在。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言传身教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 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有个别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 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出现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造成 了不良影响。

日前,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等八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准则》具体作出 了哪些规定?下一步又该如何落实?

师生矛盾多发,导师指导行为亟须规范

不是所有人都有孙雨的好运气。

抱着做学术的念头进入实验室,经过了两年学习后,北京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研二学生肖明(化名)却感觉压力山大。导师给他布置了繁重 的实验室任务,并且不允许他参加校外实习。当他向导师透露毕业后想 直接工作的想法后,导师甚至以延期毕业对他进行口头警告

这样的师生矛盾并非个例,此外个别研究生导师学术造假、让学生干私活、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师德师风失范的行为也不时出现。研究生 师生矛盾为何频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燕告诉记者,伴随高等 教育规模的扩张,当前一个导师要带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与规模扩张相 伴的,研究生导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引路 人,许多导师还掌握着给学生发科研经费和补助的权力。

与上述变化对应的是,有不少研究生把导师喊作老板。玩笑之间, 也暴露了一种微妙的师生关系。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导师科研任务 重、社会活动多,对研究生疏于指导,或是沟通方法不当,这些因素都可 能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

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过硬的导师队伍。教育部有关 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 46 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1.5 万人。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导师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新任务。制定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划定基本底线,是进一步完善导师岗 位管理制度,明确导师岗位职责,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八方面、十不得,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

好的导师应该什么样?学术能力强,容易沟通,有充足的指导时间。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谢婉怡心目中理想导师的画像。 对北京某高校中文系研二学生罗倩而言,导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 她最看中的一点。不同人心目中好导师的优点或许各有侧重,但对所有导 师而言,有一些底线是必须共同遵守的。

此次出台的《准则》,从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科学公正参与招生、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学位论文 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八个方面,对导师指导行 为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基本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准则》不仅从正面积极引导,又划定了基本底线。 针对当前导学关系、师德师风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准则》明确了导 师指导行为十不得

——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

——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

——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

——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

——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

——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

——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

——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准则》不仅着眼研究生教育中的思想引领、

培养过程、导学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宏观总体要求,明晰导师职责;同 时,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考试命题、中期考核、论文选题开题、学术 规范训练等关键环节,也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具体规范。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研究生质量下降的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准则》既尊重导师基本权利,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培养过程指 导,提出分流建议,严把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同时,又强调导师要 严格履职尽责,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及时督促研究生完成课 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指导研究生高 质量完成学业。

强化问责监督,导师违规或将影响学校学位授权

《准则》发布了,如何才能具体落实对导师的要求,真正起到优化师 生关系的作用?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表达了关切。

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实际,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做到全员知 晓;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 方位、全过程,强化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

针对存在违规行为的研究生导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各培 养单位要按照《准则》要求,依法依规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 认定和追究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对确认违反准则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 位,要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本单 位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对违反准则的导师,培养单位要依规采取约谈、 限招、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一 经查实,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所在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 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需向学校分别作出检讨,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 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问 责。

此外,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教育部将把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 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双一流监测指标体系中,对导师违反准则造 成不良影响的高校,将视情核减招生计划、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情节 严重的,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

(《光明日报》2020 11 13 作者:唐芊尔)

教师教育

 

任友群: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兴国必先强教,兴教必先强师。在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保障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激发教师群体的发展活力?如何加强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做客人 民网演播室,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解读。

落细落实中央 4 号文件精神 全面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水平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中央 4 号文件),全面规划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工作。近年来,为落实中央 4 号文件对振兴教师教育的宏观 部署,各地陆续出台了系列务实举措,尊师重教社会氛围进一步巩固和强 化,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我们曾经分析过,中央 4 号文件涉及到的政策点大概有 100 多个。 如果每个政策点都能够落到实处,教师队伍今后还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任友群表示,希望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有道德的人来讲道德,让最优 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铁律要长牙齿,待遇保障也要不断提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任友群指出,今后还将以中央 4 号文件为行动纲领,进一步建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培养培训、人事管理、待遇保障四梁八柱,充分发挥教师基础 的基础、制高点的制高点、根本的根本作用,努力造就政治素质过硬、 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聚焦教师队伍培养主力军进一步强化师范生教育质量保障

据统计,全国现有 207 所师范院校,这些院校名称里带有师范字,同时还有 600 多所院校设有师范专业,这些构成了教师培养的主力部 队。十三五期间,6 所部属师大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 3.7 万余人。目前,全国有 28 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实行地方公 费师范生教育。

实际上,我们现在还鼓励一些原来不办师范专业的大学,也能够开设一些培养教师的新领域。任友群说,现在很多去中国沿海地区高中当 老师的年轻毕业生,都来自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不一定来自师范体系。这 也是这几年出现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和公费师范 生免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同时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 制度,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让 真正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后备军。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对于如何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任友群指出,首先要把培养的环节做好,吸引更多优秀 的年轻人来读师范类专业、读相关大学,让他们在毕业时能顺利进入教师 岗位;二是严格教师资格准入门槛,保证让优秀的人进入教师队伍中;三 是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对有意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 进行品德把关,对在职教师也要求实行动态持续把关考核,表彰优秀典型, 处分品德不过关的老师,直至把完全不合格的人清除教师队伍。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让乡村教育筑梦人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 目前我国乡镇、村级的乡村教师约为 290 万人左右。今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力争 3 5 年让乡 村教师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乡村教师非常不容易,一是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另外,他们中的很多人承担了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是乡村孩子的筑梦 人,也是托起几千万乡村孩子未来希望的重要筑梦者。所以我们努力向乡 村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提供更多的支持。任友群表示。

对于乡村教师队伍中,如何留住年轻和优秀教师的问题,任友群谈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仍不够平衡,不同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差 异。目前中央和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政策,着力保障乡村教师下得去 留得住”“教得好,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特岗计划就是一个效果不错的政策。任友群介绍,自 2006 起启动,特岗计划已经实施 15 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710 亿元,累计招聘 95 万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 1000 多个县、3 万多所农村学校。从目前的统计来看,三年服务期满后,选择继续在当地任教的教师比 例占 85%。年轻的特岗教师已经成为乡村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人民网 2020 10 27 作者:李依环)

 

人工智能将给教师队伍带来多少改变

 

中国教育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教 师运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 要。请问教师工作司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任友群: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视在教育与信息化深 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018 1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 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 教育教学。今年 9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教师节重要寄语,首次提出 希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广 大教师运用新技术手段是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 应有之义,必要之技。

2018 4 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 2.0 跨越,人的因素是关键。为此,行动计划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特别强调推动教师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提升教育教学 能力。8 月,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 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 教师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新路径。2020 11 20 日,教育部将在宁夏召 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 会议,总结经验,提炼模式,为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行动提供政策保障和实践经验,为开辟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新路径提供新 动力。

中国教育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信息化是必不可少 的手段。请问您如何看待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的关系?

任友群:教育与信息技术、信息化之间是一种双向依附关系。一 方面教育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入介入实现效能的跃升,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 需要教育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甚至引领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实现 向依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师。教师队伍的信息化主要指教师具备应用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能力素质。没有信息 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 的信息化,就没法建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人工智能、5G 为代表的新技术同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推动力,广大教 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技术、驾驭新技术,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 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 的贡献。

中国教育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将产生哪些变化? 任友群:信息化对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必然产生深刻影响,而人工智+5G 对教育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将 产生以下三方面变化。一是加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落 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现科学、专业、客观的教育 评价。比如在改革教师评价方面,坚持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以信息化助力建立幼教、中小学、高教、职教等各级各类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 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二是促进教师队伍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以信息 化促进教师队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利用教育信息化破解教师 编制不足、教师结构性缺员、教师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通过构建同步智 能课堂,让贫困地区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通过加强网络智能研修, 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变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现代化的教师治理 体系,推进治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三是提升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的能 力。在信息化的支撑下,让有限师资从事更多教书育人工作,更好服务于 立德树人的目标。伴随着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广 大教师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结合当前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大背景,信息化 在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任友群:教育部开展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都蕴含着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基本 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一是多样化 满足贫困地区和乡村学校开课需求。通过实现教学工具、设施,教育装备、 资源的信息化,大力构建同步智能课堂,通过专门开课、同步上课、录播 课堂等方式,让贫困地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多维度提 升贫困地区和乡村教师教学能力。利用智能研修平台,围绕新时代教育发 展需求,实现教育发达地区骨干教师引领贫困地区教师协同研修。运用信 息化技术手段,帮助贫困地区教师跨越数字鸿沟,分享智能教育成果。 三是多层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优质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网络学 校等形式,组织教师共享配套学习资料、在线答疑辅导,全方位推动优质 教育资源工作,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中国教育报》2020 11 14 作者:黄蔚)


高教视点

牵引思政工作的三种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因素很多,教 育者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构成三股无形内力。学识魅力 是教育之基,人格魅力是教育之魂,社会影响力是教育之增强剂。

学识魅力

学识魅力体现为教育者的才气、灵气,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学识即学问和见识,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 教育艺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知识、学识、见识是必备的学养,无论哪个因素起作用,只要达到让受教育者口服、心服、信服或者佩服的地 步,就具备达到教育实效的基础。

学习是增加学识魅力的基本途径。任何一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都离不 开学习。阅读、观摩、练习、模仿、实践等都是学习进而提升技能的途径, 是动眼、动脑、动手的综合运动。一位 33 年教龄的历史老师讲授了一堂 成功的观摩课。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 堂课?历史老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这位历史老师 所说的一生实际上指的是一生都在历练、学习、思考,课程讲授成功是一 生历练的自然产出而已。

学习更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古人强调吾生也有涯,吾知也 无涯,强调学无止尽因而是永恒的过程。当今时代,技术发明、知识发 展、信息更新进入日新月异的态势,一年不学习就会被时代的车轮甩下, 一月不学习甚至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

学识魅力的提高需要社会实践的历练。实践作为客观存在的活动,具有选择性、能动性、发展性,人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入,随着实践的进步而进步。学识魅力的提高也是一 种实践活动。恩格斯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 行动。一个人知识的积累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是量的增加。 而实践检验是把知识变为见识的重要步骤,是知识厚度的加强。

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体现为教育者的品行、德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动力。德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标准,也是一个人取信社会的高标准。思想政治工作的 效果,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有效地把教育内容植入受教育者的思维系统。

从客观因素看,受教育者内在的呼唤和需求是激活动力系统的决定因 素,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教育对象的被动需求变成主动 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 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 环节。

从主观因素看,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信任和接纳也会影响受教育者的 接受程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对 教育者所宣传的思想观点的接纳和拒绝。少情多理,比较生硬,不贴近生 活,教育的口吻较多。情理交融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

教育者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内在的吸引力,也体现在外在的吸引力。受 教育者心理上接受了教育者,往往意味着教育者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 正确和错误、文雅和粗俗、高尚和卑贱都会被接纳。不信赖容易产生抗逆 性,即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抗拒和阻逆,相当于在教育者的所有言行之前 竖立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从而排斥、抵触教育者的一切苦口婆心、用 心良苦。

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真切关爱是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有力支撑。爱心是 教育者最基本也是崇高的道德,爱心是尊重的源泉,也是耐心的源泉。

对有爱心支撑的教师来说,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伟 业;对不是靠爱心支撑的教师来说,教育是谋生的手段,是安身立命的职 业。

爱心意味着对受教育者一切偏离正轨的思想、行为最大程度的理解、 包容和接纳,意味着教育者愿意为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回归正轨而不厌其 烦地帮扶,意味着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做精致、做完美。

对规则的遵守是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又一保证。遵守规则是保证教育公 平公正的基础。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和道德,是教育者言行一致 的基础,是给受教育者树立良好标杆的基本规范。

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表现为教育者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教育者对他人价值观的选择、群体行为走向产生改变的能力。

教育者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在其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的树立与引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中国崭新形象的展示与国际交流融通,对 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与促进等方面。

优秀社会典范的言行可以引领社会积极风潮,负面社会典型则可以成为时代的警示器。在优秀的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 如吃苦耐劳、艰苦朴素、锲而不舍、勇于革新等精神。

优秀的人,身上总有一股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失败、不排斥竞争、不僵化守旧等气质。优秀的人,具备做教育者的当然属性。同样的道理,不 同的人叙说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不成功人士所说的正确的话不会有人喝彩, 成功人士所说的任何话都可能引发人们的思索。

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赢者,才会拥有话语权,才会拥有提供心灵鸡汤的资格,才会拥有改变社会风尚的资格,才会拥有被人倾听、 被人模仿、被人复制的效应。

教育者不能奢望都成为大赢者,但可以努力成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如 爱学习、爱学生、爱帮人等等,并让自身的优秀品质去影响、感染教育对 象,从而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0 10 26 作者:王怀民)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评价科研不唯论文和奖项,评价论文不“以刊评文”

——破“五唯”,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突破口

 

与评估有关的事,总会触动高校的神经,学科评估更是如此。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看来,学科评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评价体系往往呈动态演化特征。北京大学 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则直言,教育评价事关教育的发展 方向。

3 日,备受关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来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宣布拟 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在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当下,此轮学科评估有哪些新特点、新要求? 在破五唯方面又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价体系

推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什么是学科评估?

我国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 学科开展的整体水平评估。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 凯如此解释。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阎光才介绍,自 2002 年首次开展学科评估工作以来,评估方案几经修改与完善,不断继承创新,一 方面表明了学科评估所始终坚持的问题导向与对社会各界不同声音的开 放包容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经过近 20 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估遵循教育规律,依托广 大高校、专家学者、专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指标体系,凝聚最大共识,以 评促建、以评促升,推动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 升。

学科评估为政府、高校、社会提供了高等教育信息,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也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科评估对高 校学科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 程院院士林忠钦指出,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行之有效的周期性检验, 高校通过评估查找短板与不足,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 学科建设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深化内涵建设,促进 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本轮评估的亮点是什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第五轮学科评估按 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 将在以下十个方面改革完善: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破除 五唯顽瘴痼疾;进一步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进一步突出质量、贡 献和特色;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价;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评估信息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专家评议质量和评价 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结果发布方式;进一步强化评估诊断功能。

学科评估,难在哪儿

热衷追逐学术 GDP”

为什么说学科评估是世界级难题?杨卫从历史的角度解释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科评价多采取基于专家评议的主观评价体系,但随后出现 了学派之争,导致了少量压抑后进、有失公允的评价。20 世纪 90 年代伊 始,南京大学率先推进基于客观引用数据的评价体系,在当时推动了评价 的客观化、定量化。但随后学术界乃至行政部门为其客观性和操作简便性 所倾倒,把客观评价体系推向极致,而同行评议的分量逐渐削弱。日积月 累,对以定量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怨声渐起,引发了我国从客观至上的 评价体系向主客观结合的评价体系的转变。学科评估也历经了上述介于主 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博弈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周光礼直言,长久以来, 中国大学始终被缺乏合理、准确、系统的评价标准所困扰,各种国内外的商业机构高举科学主义的大旗,以文献计量方法建构各种洋标准”“指标”“洋名次,给中国大学乃至全球大学产生巨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 其中,基于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大学排名,将中国大学导向浮躁与功利, 最近公布的有些世界学科排名将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实际 上,能够被量化的东西可能并无价值,而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能量化。在 五唯的背景下,有必要全面反思世界大学排名的弊端。

重科研,轻育人。在周光礼看来,在这些世界大学排名的导向下,国内大学热衷追逐学术 GDP”,也是五唯兴起的重要原因。现有的 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基本上是以科研为导向,有些排名将科研成果的指标 极端片面化,权重急剧扩大化。比如 ESI 只是一个学术发表指标;从评价 体系可以看到,主要国际排名的科研权重占比超过 60%。这是因为科研成 果较人才培养更为显性,科研成果的数据较易获取且易处理,而人才培养 指标缺乏国际通用的衡量单位。

这的确是待破解的难题之一。杨卫以人们经常引用的 ESI 数据为例—— 在数学领域,我国大学按照十年累计学术影响力排序为:山东科技大 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按照十年累计学术产出的排序为: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任何一位对我国数学领域的学术地貌图有研究的专家都会认为第二 份单子(按学术产出排序)要比第一份单子准确。但大多数排名机构却往 往以第一份单子,甚至将第一份单子中的学术影响力除以第二份单子中的 学术产出(即单位学术产出的学术影响力)来作为其排名指标。于是就产 生了 US News 的最新排名中将曲阜师范大学评为第一,北京大学评为第二 的结果。杨卫说,与大多数的学科以学术影响力论英雄不同,数学工作 越为深奥,能从学术上看懂甚至听懂的人就越少。数学名校常以纯数学见 长,但其引用次数往往远小于应用数学的工作;另外,还有冷门与热门的 不同,数学中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动力系统有关的论文的引用往往比对数论”“拓扑这些分领域要大得多,因此一些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的数学论文的引用也不见得比数学强校低。有鉴于此, ESI引用数不能作为评价所有学科的唯一标准。

学科评估的新突破:破五唯

不将 SCIESI 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

五唯,也是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突破口。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将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 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 性学术成果,将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 刊相结合代表作评价方法,不以刊评文,淡化论文收录数和 引用率,不将 SCIESI 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突出标志性学术成 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着力扭转“SCI 至上局面。坚持代表性成果 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 融合评价方法。

周光礼认为,第五轮学科评估注重多元评价,采用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 水平的片面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 性学术成果,不将 SCIESI 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 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等,这充分体现了多维评价的原则。

杨卫将此次学科评估归纳了五项创新:一是在客观数据展示上采取结 构性证据链,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如在教 育与育人方面,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

二是在学术贡献划分上提出归属度原则;既避免一稿多投,又避免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 理使用;教师成果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抑制人才无序流动。

三是在指标权重上遵循重质量的原则,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代表作评价方法,避免在收录论文 方面数豆子,按照不同学科领域的习惯来衡量学术成果的影响力。

四是在评估结果呈现上采取多元化优化分档,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 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 利转化等指标,对科研成效进行多维度评价。

五是注意到不同学科的体容量特征,考虑门槛高度与临界质量的辩证 关系,探讨如何在高门槛学科(如核能、航宇、天文)避免由于学科点数 量太少而造成的高端零和博弈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在连片学科中由于区别 度较弱而产生的选择性堆积行为。

学科评估的新取向:推动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浓缩粗放的数量 摒弃简单数帽子

新方案针对简单量化取向而带来的种种流弊,提出淡化简单计数方法,实行定量与定性、数量与质量、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阎光 才分析指出,淡化量化评价并非完全弃用数据,而是重视有品质的量。 如在科研评价上,仅对国家级奖励等高水平科研奖励纳入定量统计范围, 把过去粗放的数量浓缩为代表性的论文、著作与专利成果,重点考察成果 的理论原创性、前沿突破性与实际贡献。与此同时,把典型案例与凸显自 身特色的开放性留白作为定性评价的素材,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或验证。

此外,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摒弃了简单数帽子的做法,注重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且把队伍的结构优化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作 为重要的观测点。新方案强调质与量、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它体现了 学科建设过程中个性特色与表现形态的多样性、整体与局部不可剥离的统 一。阎光才说。

学科评估的新取向,摒弃了简单数帽子的做法,也可抑制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成果严格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对于引进人才在原单位取得的成果,不在新单位统计使用。同时,强化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导向,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 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避免产 生通过大规模聘用专职科研人员专攻科研指标、忽视人才培养的不良 倾向。

这种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得到了林忠钦的认可。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社会贡献、标志 性学术成果等指标,或者是软性指标,或者是代表性案例,或者是难以量 化评价的指标,采用基于客观数据和证据的定性评价是更加科学的评价方 法。这些定性评价的指标导向更加鲜明,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对国家、区域所创造的价值和实际贡献。通过定性评价,深挖了 质量内涵,扩展了评价维度,丰富了评价时空。第五轮学科评估既对学科 的底蕴有评价,更是学科建设现状的反映,还有对未来发展的思量。

学科评估的新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

 三报一刊文章作为重要研究成果

现有的世界大学排名几乎都是偏向自然科学的,尤其是医学和生命科学。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塑造下,中国学界流传没有医学院的大学不是 世界一流大学的神话,重点大学纷纷合并医科大学。在这种错误导向下, 中国乃至全球大学中出现了一个令人忧思的现象,即大学开始裁撤人文社 会科学专业,因为人文社科专业对大学的世界排名贡献不大。周光礼直 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萎缩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一个是大学的道德领 导能力大大弱化,大学已经很难站在道德高度引领社会、批判社会。另一 个是大学立德树人能力大大弱化,诸多大学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德育普 遍边缘化。大学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均不支撑大学德育。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轮评估改革更加强调政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住学术评价中的政治关。同时,更加彰显中国特色。重点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 特色和贡献,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如将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杂志,编者注)文章作为重要研究 成果,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强调课程、教 材评价更加突出思想性、时代性,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中国 实际。

此外,更加体现学科特点。淡化实验室、基地等条件资源类指标, 强化对学术著作、艺术实践成果等进行代表作评价,适度降低学术论 文等指标权重,不设置专利转化等指标。对于人文学科,强调其在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贡献;对于社 会科学,鼓励其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中国方案,研究解决中国重大问题;对 于艺术学科,突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点,更注重考察其实践性,强 调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并重。更加突出服务社会。充分认可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在政策咨询、智库建设、公共服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 贡献。这位负责人说道。

任何评估都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不妨说根本就不存在 完美无缺的方案。有问题就改弦易辙和推倒重来,相对于这种问题取向的 探索性改进所带来的风险更大。故而,新一轮学科评估既具有制度演进的 稳定性特征,其探索性创新成效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阎光才最后强 调。

(《光明日报》2020 11 4 作者:晋浩天)

 

 

挑战与应对: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

 

人类正处在智能时代的门槛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 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对话和推荐、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语言翻译、自动驾 驶、自动导航等正快速进入实用阶段。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在改变人 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变革着我们的高等教育。慕课和移动通讯使 学生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AR VR 提升了学习的体验性,智能助教可以 为学生提供 24 小时在线的答疑服务,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一定程度上利于 校园的安全管理等。高等教育在享受这些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智能成果的 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和技术变革需要人才培养做出 怎样的调整?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学科建设做出怎样的回应?智慧的育 人空间和管理形式需要教育治理做出怎样的应对?这些都是正在走向智 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

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阵地。智能时代对多领域交叉人才、创新人才、尖端人才等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智能技术对教与学的 方式的变革,都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新的理念和方式培养智能时代的人才。

第一,培养观念与模式须转变。一方面,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将越来越难以完成某项复杂的任务。不仅如此,单 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造成大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弱,以致难以 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 到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一些高校开始工业化地批量生产大学 生,造成大学人才的同质化严重。然而,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 有创新思维、有全球视野、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而不是同质化的 高等教育产品。尤其是智能时代,更需要人才的个性化、独特性与全 面发展。因此,单一学科、批量生产的工业化教学和管理模式将不再适应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必须做出转变。

第二,高校师生所扮演的角色须转变。在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下,高校教学主要是课堂传授以及实践、论文指导等方式。这一方式下,教师主 要承担了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知识技能的被动接收者。智 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则是拥有良好的人机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师, 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师生间所进行的开放性、 探索性的启发与学习。此时,教师将承担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者、大学 生道德情操的培育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路者角色;大学生也将从 知识被动接收者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和知识主动获取者。高校师生所扮演角 色的转变成为双方在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对教师来说,角色的转变意 味着知识结构、教学习惯和思维观念的转变。他们必须要学会使用人工智 能,否则将会被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取代。他们必须要思考哪些是人工智 能做的,哪些是自己要做的,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无可替代性。对学生来说, 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他们要能够在教师指导和 人工智能的协助下,以人机协作的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参与活动、 发展智慧,实现个性化和选择性的发展。

第三,评价方式须转变。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 效的监控与保障。为了保证智能时代评价方式与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观念 和教学方式相适应,传统的经验主义”“宏观群体”“单一评价的评 价方式必须做出改变。一是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体独特 性与全面发展,因此宏观群体”“单一评价的传统评价方式难以适应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二是智能化、个性化、开放性教学方式使大学 生学习更多地融入了个性化和选择性的元素,因此一刀切的传统评价 方式难以兼顾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智能时代的大学生能够在教师指 导和人工智能的协助下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发展智慧,因此传统的经验 主义评价不能对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数据进行智能动态追踪。

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挑战

第一,对多学科交叉的需求增多。智能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技术之外的问题,如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智能时代这个新场景中的全新问题。 这些全新问题今天已经有人提出,但是目前很少看到这方面研究,而这些 问题对人类的影响重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依靠单一学科,必须有 赖于多学科协同,有赖于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和解决。因此, 智能时代对多学科交叉的需求将会增多,不仅仅是理工学科内部相近学科 的交叉协同,还包括文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文科与理工科专业间的交叉 融合。

第二,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存在发力空间。近一两年人工智 能相关学科发展迅猛,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35 所高 校已经首批获得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资格。但目前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 课程设置方面仍存在不少发力空间。一是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课程数量还 远远不够。很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仍使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智能教育 呈空心化。目前,能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课程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这导致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只能浓缩到高级科普程度。二是当前人工智 能教育相关专业课程混乱。针对目前信息时代与智能时代交叠融合的过渡 状态,如何设置智能教育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还需要深入研究。

3.高等教育治理的挑战

第一,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须转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产品、服务的内容与质量,变革了服务的形式和结构,创新了 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模式。在治理正在体现出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 特征的智能时代,我们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如何依靠智 能时代的相关技术,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决策更科学、更精准;如何借助智 能时代的相关产品,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治理更智能、自动化程度更高;以 及如何依托智能时代的相关产物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管理,从而减少高等教 育治理资源的投入……这些都是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变革所面临 的问题。

第二,指导和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的法律和政策进展缓慢。智能时代在 给高等教育治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机器决策与人的决策的协调、学生信息泄露隐患等。由于缺 乏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指导和引领,当前基于智能技术的高等教育治理处于 尚未起步或摸石头过河的尝试探索阶段,亟需理论的引领和制度的规 范。但是因为问题的复杂性和相关研究的滞后性,能够指导并规范人工智 能发展的法律和政策进展缓慢,能指导和引领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治理的法 律和政策进展则更是缓慢。倘若这一现状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很难保障高 等教育治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

1.      探索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第一,积极探索应用技术支持大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一是借助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运用图像识 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情感计算等智能技术对大学 生学习过程数据、体质健康数据、心理健康等多模态数据深度挖掘,以人 机协作的方式揭示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规律、成长发展规律,为大学生全面 发展提供科学支持。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大学生个性化、弹性化、定 制化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撑,保证大学生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挖掘人工智 能技术的潜能,使其广泛运用于改进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和信息传播的方 式,构建适合大学生泛在学习的优质智能教育体系。三是构建智能学习评 价体系。构建符合智能时代人才需求的教育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手 段。研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表现性、发展性多元评价系统,不仅要完善对 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界定、评估和认证,而且还要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专业 素养以及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追踪和测评,帮助其进行生涯 规划。

第二,培育面向智能时代的高校教师。一是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机协作 能力,帮助其实现知识结构、教学习惯的转变。积极引入 VRARMR 丰富的培训形式,对高校教师进行智能教育素养培训,帮助其建立智能化 教育意识,掌握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智能化教学和管理的水平。二是宣 传普及与智能时代高校教学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讨论与思想交流的方式改变高校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高校教师论坛的形式,使高校教 师重视以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的问题导向教育理念,重视 道德情操教育、后学术探究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三是高校教师自身要 适应智能时代的角色转变,将精力专注于高技能的任务,包括个性化学习 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社会网络联接指导、学习问题诊断与改进、 发展性评估与改进、心理健康管理与疏导、社会性的培养、同伴互助专业 成长、信仰和价值观的引导、体质健康监测与提升、生涯规划指导、人工 智能教育服务伦理监管等。

第三,大力培养智能技术复合型人才和人工智能应用人才。一是通过 课程、教学系统、培训项目等的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工智能 技术人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动态、进化、多元立体的整合型智能 课程,推动人工智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开发面向各行业的智能实训仿 真教学系统,构建面向学习者的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无缝融合的教育环境。 建立优质开放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中心,开发高质量的人工智能培训项目, 助力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二是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对人工智能技 术人才的培养。鼓励职业学校联合企业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具有辐射 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的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服务于人 工智能企业发展的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

2.促进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第一,加强多学科协同交叉。一是引导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加强交流。支持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不仅是理工科内部学科间的交流合 作,而且还包括+合作、+合作、+合作等,以 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二是通过开展具 体的项目,促进多学科的协同交叉。设置相应的智能时代的重大攻关项目, 引导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强协同攻关和交流创新,通过重大基础性问题的 探索以及前瞻性重大研究项目的开展,促进学科的协同交叉。三是通过企 业和研究机构的带动,促进学科间的协同创新。掌握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开放人工智能云服务,为高校各学科的研究者提供技 术支撑,带动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创新。

第二,优化人工智能学科课程体系布局。一是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的课程研发。通过征求人工智能产、学、研领域的专家意见,设置人工智 能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构建智能教育的核心知识体系,同时加强智能教 育教材的优选工作。教育部可以牵头成立智能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研 讨班,广泛调研并吸纳专家意见,助力课程与教材的研发。二是突出本校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特色,建设符合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课程体系。例如:北京某高校的人工智能学科正与本校法律 和金融等学科相结合,提供法律的辅助方案、辅助量刑和其他法律分析、 金融分析工具等。三是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的评价管理,在 加大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开设力度的同时,不仅要保障高校人工智能学科课 程体系的科学性,而且还要保障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质量。

3.推进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

第一,提升管理者在智能时代的决策力。一是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人工智能意识和能力,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 要认识到智能技术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影响,自觉提升在决策时纳入、运 用智能技术的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预见性。二是组织相关的培训, 以提升高等教育管理者的人工智能意识和能力,甚至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准 则等方式向教育管理者展示智能时代应具备的能力指标,指导高等教育管 理者的能力培养。三是通过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合作与对话,促进政策对话 和知识共享,提升自身在智能时代的决策力。例如:通过积极参加高等教 育管理者间的论坛或相关主题会议,学习优秀的治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教 育治理能力。

第二,制定高等教育治理政策或伦理规范。一是加强智能教育伦理方 面的研究,分析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所带来的伦理风险,建立人工智能发 展和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二是政府、学术界、行业合作伙伴和民间社会 组织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开展合作,通过利益攸关者共同讨论协商的形式,制定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政策或标准,推 进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

智能时代是一个人人可享智能技术的时代,新技术不断出现、新产品不断应用,挑战与机遇并存。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 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的使命,更对智能时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 要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方可做到在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 同时,进一步发挥对智能时代发展的引领作用。(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 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教育》杂志 2020 11 15 作者:崔伟 孙晓园)

 

 

 

 


底部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