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四世同堂共46人的和美家庭,全家老老少少在93岁的肖家祖母——吴素贞老太太带领下,秉承64字肖家家训,团结友爱、奋发向上,以遵纪守法、为社会作贡献为荣,是远近闻名的“幸福之家”。 2017年,上梅街道在她家建立了“上梅红家风家教学习讲堂”,截至目前共培训26批380余人次,接待慕名来学习的干部群众上万人次,吴素贞老人一家成为了培育良好家风的典范。
“患难见真情”
吴老太太嫁入肖家70余年,吃苦耐劳、勤俭持家,90多岁的她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肖家父亲一直在农村供销社工作到退休,因病于1986年去世。夫妻俩相敬如宾,一直秉持肖家几百年的祖训,忠孝诚信、节俭淳朴,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影响到肖家三代人。夫妻共养育6个儿子,老大肖宝田73岁,最小的也60出头了。大家庭中有上世纪60年代北京卫戍部队老战士,有国庆60周年阅兵式铁道方阵队队员,有国家轻工业部劳动模范、民间艺术家、湖湘太极精英冠军、娄底市十佳文明市民等。
受父母恩爱和睦的影响,兄弟之间感情非同一般。早些年老四肖求田下放距县城40多公里的文田镇插队落户,在为生产队打米时,被打米机皮带轮把左脚打成骨折,因消毒不及时,导致伤口化脓性溃烂生蛆。那时通讯极为不便,得知消息,兄弟几人连夜赶到文田,又背又抬,花了两天时间才把老四弄回县城。医生说再晚一天,他的腿就保不住了。
老五肖学田参加自卫还击战,将近2个月无音讯,父母担心、兄弟牵挂,老四肖求田主动请缨前往云南前线探望。他找了很久,只找到了兄弟部队的湖南老乡,老乡安慰道:看是不是“光荣”了,要不你到墓碑上去找找你弟的名字吧!老四含泪找遍了附近的烈士陵园。后来才辗转得知老五受伤后转至云南某医院治疗。“一发炮弹打来,在我前面的连长和后面的一位战友都牺牲了!”作为通讯员的老五讲起这事就非常自责,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保护连长的职责。他体内还留有当时的两块小弹片。兄弟之情在一次次患难中得以加深巩固,后来各自成家,房小住不下了,就在厅堂后新建了一幢5层的单面小楼,仍然共用一个厅堂,从同一个大门出入。
“我的六个媳妇就是六个女儿”
六个媳妇先后嫁入吴老太太家,最早的相处时间长达52年,最短的32年。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包容体谅,和睦相处,亲如姊妹,从没红过脸、拌过嘴。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聚集在一楼厅堂,在一个大锅吃饭,由六妯娌共同主理生活。她们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几十年来,年年如此,延续至今。
妯娌们均为企业职工,单位各不相同,上班时间也各有差异,有的两班倒有的三班倒,对于照顾小孩生活起居、接送上下学、辅导学业等事宜,总是谁有时间就帮着做,一直是这样相互协调、有序安排。孩子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受到了和美温馨家风的熏陶。
在孙辈还小的时候,餐桌不够坐,逢年过节,婆婆吴素贞心疼媳妇,认为她们一年到头辛苦了,安排六个媳妇坐着吃,儿子们站着吃。她总认为,媳妇们嫁到肖家吃了不少苦。随着第三代长大成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吴素贞提出给每一个媳妇送一个金戒指,媳妇们都推脱,“谢谢妈妈,这钱您老人家留着自己花。”媳妇们平时嘘寒问暖,对婆婆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一年四季总是抢着给婆婆买时髦衣服,现在吴素贞的新衣服装了满满一柜子。
2018年,大嫂被评为街道“最美媳妇”,发了奖金。钱不多,但她认为荣誉的得来是婆婆和五个弟媳做得好,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她把奖金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同一年,吴素贞老人被评为街道“最美婆婆”,她认为是六个媳妇做得好,才获得这份殊荣,把奖金分给了六个媳妇。她逢人便说:“我的六个媳妇就是六个女儿咧。”
“人吃良心树吃根”
好家风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吴素贞老人善良淳朴、古道热肠,是邻里公认的“热心人”。在上世纪50-60年代,丈夫一人的工资要养活老母亲在内在9口人,吴素贞借米借钱是常事。有一次刚从别人家借来一餐米,回家路上听到邻居家也没米下锅了,她立即将米转送邻居,自己转头再去借,邻居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有一次,大儿子肖宝田10来岁时陪母亲吴素贞去北塔村的欧阳奶奶家还钱,在路上有熟人告知他们,欧阳奶奶已去世,正在做道场,借的钱没必要还了。吴素贞当即便说:“这样要不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人吃良心树吃根啊!”事后,欧阳奶奶的儿女们对吴素贞老人尊爱有加:“您真是好人”。早些年邻居特困户刘佑珍病危须速去长沙,吴素贞看到她光脚穿着一双烂鞋,露出了脚指头,赶紧将自己的一双新鞋和新袜子给她穿去长沙,又为她带头募捐,发动大家献爱心。邻里之间的红白喜事,她总是乐于帮忙,随喊随到,不喊也到。
良好的家风家教,让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养成了乐于助人在习惯。有一年的晚上,老五肖学田在县城南门湾拾到一个黑色钱夹,内有现金数千元和几张银行卡。老五急得满头大汗,捧着钱夹哪都不敢去:“失主一定会来找的。”抱着这个信念,两口子一直等到半夜一点多才等到失主,将钱包“完璧归赵”。失主为邵东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当即拿出一叠钱表示酬谢,被老五婉言谢绝。副部长回去后,专门写感谢信过来称赞“新化人真好”。
肖家兄弟虽已年老退休,但仍在发挥余热。老大肖宝田有多年党龄,现担任县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和社区调解员,再复杂的矛盾、再难缠的问题,他都能秉公办理“息事宁人”;老二肖砚田多才多艺,他的记忆烙画受到了行家的好评,有创意、有收藏价值,小有名气;老三肖福田的“梅山太极”取得了佳绩,多次获得全省锦标赛冠军,并将太极文化广为传播,造福大众;老四肖求田是“上梅红”志愿者,谁家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钻”;老五肖学田能歌善舞,现在是老年大学艺术团团长,为全县的广场舞推广做出了贡献。一家子中16个“上梅红”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部分成员先后获得“娄底市十佳文明市民”“上梅红十佳志愿者”“优秀服务明星”等称号。
“感恩共产党”
“我们能有今天,搭帮共产党,我们一定要感恩、要回报社会。”经历过苦日子,作为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见证者,吴素贞老人时刻牢记党的恩情,她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一切。这是她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受老人家的影响,目前大家庭的9名中共党员,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着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定期举行家庭主题党日活动,“不忘祖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大众”。家庭主题党日活动由老大肖宝田主持,其他非党的家人在吴素贞老人带领下列席,今年已召开了三次,分别在2月4日大年三十除夕、3月20日全国“两会”后和6月29日“七一”前夕,《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对此分别做了专题报道。肖家第三代在外工作的蔡立春、肖亮等几名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不落地参加了。肖家第三代有2名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017年,肖家兄弟把家里一楼的厅堂收拾出来,装饰一新,作为党员活动中心场地,并在此开办“上梅红家风家教学习讲堂”,全家人和当地“上梅红”志愿服务者时不时聚在这里,由老大和老五等兄弟轮流主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家教家风凝聚起了道德力量。现在,每天都有干部群众来“学习讲堂”参观学习,这里培养出来的380余名骨干讲习员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成为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践行好家教的“蒲公英”种子。
家和才能万事兴,正因为有肖家父母的言传身教,才使得肖家的每一个后代从小受到良好的家风教育和熏陶,人人遵纪守法,个个阳光进步,处处发挥正能量,在不同岗位和战线或出类拔萃、或有所建树。这个大家庭陆续获得了“幸福之家”、“平安家庭示范户”、“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的荣誉,成为了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
(新化县纪委监委宣传部 刘跃新)
附:肖家家训(64字)
忠孝为本 诚信礼先 勤劳节俭 淳朴和谦
睦邻友里 子孝妇贤 诗书传家 积德行善
遵纪守法 不偷不骗 爱国爱家 创业奉献
走遍天涯 莫忘祖先 谆谆家训 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