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故事

【湘纪话廉】廉吏与廉诗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7日 08:53    来源:三湘风纪网  

  廉者,政之本也。历代皆有廉吏撰写“廉诗”,借诗明志,表达自己的浩然正气、高尚节操和为民情怀。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勤政廉洁,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任职期间,杭州连年大旱,他组织民众疏通西湖,加高堤坝,修筑水闸,使数十万亩农田得到灌溉;为解决百姓饮水问题,派人重新疏浚了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的六口井。卸任返家后,收拾行囊时,白居易突然发现自己带回了两块杭州天竺山的小石头。这是他曾在天竺山游玩时,捡到的两块造型别致的美石,当时十分喜爱,便带回府衙把玩。白居易十分自责和羞愧,他认为山石虽小,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清白,遂提笔作诗一首反省己过: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这种严以律己、慎独慎微,令人肃然起敬。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出任端州知府。端州盛产“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当时历任端州知府均借进贡之机额外加征数十倍的端砚,用于贿赂朝廷权贵,成为升官的“敲门砖”,或据为己有,成为私人财物,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包拯上任后,下令只需严格按进贡数额征收,从不以砚宝去邀宠。他虽酷爱书法,离任时没有带走一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受到后人称颂。包拯在衙斋墙壁上题了一首《书端州郡斋壁》,以激励自己和警示继任者。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是包拯唯一存世的诗作,也是他一生为官品格的真实写照。

 

 

  明代名臣于谦以“两袖清风”闻名于世。著名的《石灰吟》就是他19 岁时所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也要把自己的清白节操留在人间。这便是于谦的大志向!他的一生正说明了这点。

  宣德五年,河南、山西等地受灾严重,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身份巡抚河南、山西十八年,平反冤狱,赈济灾荒,爱民如子,政绩斐然。后来他因拒绝给太监王振送礼而遭构陷入狱,于谦先是被判死刑,后因晋豫两地官吏、百姓上千人跪在宫门前请命,朝中大臣也纷纷上奏,于谦最终得以官复原职。一夜,北风乍起,于谦看到庭外松柏矗立,结合自己遭遇,满腔愤慨,一首《北风吹》脱口而出: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他借挺立于北风之中的松树形象,表达了不向朝中邪恶势力低头的坚贞节操。

  于谦把名誉、气节看得像泰山一样重,把利益、私欲看得像鸿毛一样轻。他还有一首《无题》传世: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

  胡椒八百斗,千载遗腥臊。

  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

  苟图身富贵,脧剥民脂青。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清朝大画家郑板桥曾任潍县知县七载,体恤百姓,官清若竹。刚上任时,潍县正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他不顾钦差大臣反对,依然决定开官仓赈灾,救活上万人,同时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秋天歉收时,拿出廉俸,替百姓交赋税。一天,在县衙斋睡觉时,他听到竹声萧萧,心忧百姓,竟夜不能寐,作诗一首: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后来,郑板桥因得罪大官绅被罢官。离任之日,潍县百姓扶老携幼,万人数十里相送。

 

  一首首传诵至今的“廉诗”背后,是廉吏们的官品、人格和操守,是他们斐然的政绩和百姓的口碑。言为心声,这些“廉诗”或借物言志,或自警自励,或劝诫后人,蕴含着许多从政智慧、处世哲学,充满正气,催人奋进。为官一任,从政一生,能够流芳于世的,是百姓的口碑,是清廉操守和高尚人格。

  一身清节励后人。心似莲花开,清风自然来。(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