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规矩方能守住底线
 
时间: 2016-10-14 录入:纪委监察室 
 

敬畏规矩方能守住底线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2日 10:45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省委原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公开宣判,判处白恩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白恩培由此成为了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首个适用终身监禁的正部级落马高官,落得个“把牢底坐穿”的惨淡下场。(10月1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仔细回顾一下近年来通报的违法乱纪案例,大多都能总结出这样一条教训:那就是法纪观念淡薄,把纪律和规矩当摆设,视纪律和规矩为无物,以为手握权杖就可以目空一切,把个人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让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淹没了敬畏,一步步失守底线,最终走向蜕变腐化、违法犯罪的深渊,留下终身悔恨和千古骂名。
   人常说: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这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对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规矩、敬畏规矩既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也是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和“尚方宝剑”。只有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党员干部才能筑牢修身、做人、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和人生航标。而要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懂得敬畏是关键。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畏,心存敬畏,才会“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对党员干部而言,敬畏既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只有对组织、对权力、对群众、对法纪怀有存乎一心的敬畏,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动自觉,面对组织不阳奉阴违,面对权力不忘乎所以,面对诱惑不迷失自我。相反,一旦失去敬畏,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轰然倒塌,把权力当财富、把贪腐当回报,无视纪律与规矩,毁掉了突破底线时的最后一丝警觉,胆大包天、为所欲为,越雷池、闯红灯,于己于人、于家于国都可能带来可怕恶果。
   敬畏规矩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守好道德底线,加强道德修养,坚守党性操守,明是非辨善恶,坚守良知、公平和美德。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一份冷静、一种定力,勤政廉政、干事干净,真正做遵守道德的楷模;敬畏规矩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守好法纪红线,带头尊法守法,尊重法纪的神圣,敬畏法纪的威严,培养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坚持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时时警醒自己、处处检点自己、事事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敬畏规矩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守好人生标线,慎重交友,清廉交友,正派交友,做到防微杜渐,时刻自厉自省,给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正能量、正效应,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遵从新要求,适应新常态,主动做到“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真正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有定力、行有方寸,才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确保忠诚、干净、担当。(澧县纪委 谭月)
 


  
邵阳学院(1999-2007)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Shao Y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