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院科通〔2018〕18号
各相关学院:
为加强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服务地方科技经济文化水平,现组织开展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重点实验室与重点社科研究基地的申报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的
1.整合科研资源,形成优势科研团队,争取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争取省部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出一流学术成果。
2.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人才培养基地,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学科发展,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供一流社会服务。
二、立项建设的基本条件
1.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原则上要有相应的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为依托和省部以上科研平台做支撑。围绕解决本领域内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实际,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解决科学问题。
2.具有本领域较为知名的项目平台负责人。项目平台负责人应具备较深的学术造诣,富有开拓精神,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学风正派;项目平台负责人一般应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职称。主持过省部以上科研项目,发表CSSCI(核心来源期刊)、CSCD(核心来源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
3.研究队伍构成合理。主要研究人员一般为10-15人,有合理的学术梯队与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能够开展较为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4.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科研业绩。具体要求是:近三年来,获得的年均进校科研经费,理工类不少于10万元,社科类不少于5万元;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项以上(含3项);成员年均SCI、EI、SSCI、A&HCI、CSSCI(核心来源期刊)、CSCD(核心来源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或出版专著3部,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
5.具备能开展科研工作的场所和基本条件(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三、申报程序
1.由各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分别填写《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或《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申请书》,报学校科技处。
2.科技处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组织评审专家,并在由学校纪委的监督下公开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并公示评审结果。
3.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同意,予以公布,并立项建设。
四、资助经费与建设周期
1.立项数目:A类重点实验室2个(从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评选);B类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社科研究基地4个。
2.资助经费:A类重点实验室100万元/个;B类重点实验室30万元/个;重点社科研究基地10万元/个。
3.建设周期:3年。
五、经费使用
1.“双一流”项目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开展重要学术活动、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奖申报、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购置、高水平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申请等,其中A类重点实验室80%用于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购置,B类重点实验室50%用于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购置,重点社科研究基地30%用于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购置。
2. “双一流”项目建设经费可用于开放性课题,以利于吸引与聚集优秀人才。课题结题以取得标志性成果(如:国家级项目立项、省部及以上科技成果奖获得、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等)为标准。
五、注意事项
1.编写《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申请书》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2.《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申请书》一式3份,每份申请书后面均应附主要证明材料复印件,但包含附件在内不得超过80个页码。
3.《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申请书》需用A4纸双面打印胶装或A3纸双面打印骑逢装订,纸质封面。
4.“双一流”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后,《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申请书》是年度考核与建设周期满验收的依据,学校科技处、依托单位、建设项目平台各存一份。
六、材料报送
请于2018年9月14日下午17:00之前将《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实验室申请书》或《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社科研究基地申请书》报送学校科技处,电子稿发送至科技处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科技处联系人:陆曲折 联系电话:13907394138(65138)
科技处邮箱:hnsyxykjc2009@163.com
材料报送处:七里坪校区一办公楼613室
附件:
1. 《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实验室申请书》
2. 《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重点社科研究基地申请书》
邵阳学院科技处
2018年9月5日
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平台重点实验室申请书.doc
邵阳学院“双一流”建设平台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