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学工资讯>

夜空中最亮的星 ——学生工作系统战疫纪实
2022-11-01 学工资讯 邵阳学院学工处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节选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暗夜来袭,我们的城市又按下了暂停键。

但是学生工作不能按下暂停键。1016日,在刚刚发出疫情风险警示的时候,学工系统就已经闻令而动。学生工作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全体学工人员无特殊情况全部入住校内,下沉宿舍,与学生共渡难关。截至1024日,全校已有17名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73名辅导员入住学校;截至1028日,已组织分布在三个校区47栋宿舍的24000余名在校学生,分35个核酸采样台,有序完成11轮全员核酸检测。在校学工人员承担着核酸采样组织、宿舍卫生及文明行为督促、与学生谈心谈话、学生归寝情况检查、防控数据填报、学生心理疏导等多项工作,每天人均工作时长达14个小时。

“学生在哪里,学工人就在哪里。”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学工人严格遵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始终冲锋在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第一线,与学生同吃同住,以校为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坚决守护全校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诠释学工人的初心与使命,有力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

 

闻令而动,当好抗疫“排头兵”

102523:20,李子园校区学生宿舍,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敏丽在巡查完李子园校区的围墙和学生宿舍后,与住校的副书记、辅导员汇合,召开了一场露天会议,叮嘱大家要下沉一线,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大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也要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才能更好地去战斗。作为学工系统抗击疫情的主心骨,赵敏丽副校长一直和全体学工人员战斗在一线,叮嘱辅导员要做的事情,她首先自己做一遍。她关心学生的饮食,叮嘱食堂务必要保证供应,保证质量;关心学生的健康,为需购买常备药的学生联系购药点送药,协调车辆送需就医的学生去医院;关心学生的心理,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线上的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

“同学们,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啊!”七里坪校区的道路上时常会响起一个沙哑的“温馨提示”的声音,提醒路上的同学做好个人防护、提醒食堂取餐的学生要保持安全距离、提醒学生进入场所要扫场所码…这是学生工作部部长夏世忠的标志性声线,他说:“其实我们的学生都非常自觉,但是年轻人有时候忘事,大家多提醒一下吧…嗓子都哑了,可是在路上看到不戴口罩的学生,就忍不住。”这位嗓门大的部长经常会一个人带着手电筒在宿舍区巡查到深夜,看到路上没有学生了,才放心地回家休息。

“部长,可能要请个假,我岳父今天凌晨去世了…”20日早晨,正在李子园校区布置核酸采样场地的学工部潘用学老师接到伤心欲绝的妻子打来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分管领导打电话请假。1016日以来,他就入住李子园校区学生宿舍,两个孩子都交给了妻子在家里照顾,在家里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想回去,至少能安慰一下痛失亲人的妻子。因为妻子家庭所在地处于封控的原因,他没能陪妻子送别至亲最后一程。既然无法回去送,就安心地做好工作吧。他收起悲痛,仍旧站在采样场地,安排学生核酸采样的各项工作,检查宿舍、巡查校园周边,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封闭管理状态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为此,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和QQ在线咨询,为学生解决学业、思想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告诉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乘虚而入。同时,通过腾讯会议等平台举办《疫情之下,大学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等线上讲座,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心理引导。6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铆足干劲,随时保持在线,确保学生有求必应。

除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以及怀孕的两名女同事外,学生工作部的12名工作人员全部分校区住校,统筹安排、指导各二级学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各项工作,并深入一线,带领学工人员巡查宿舍,关心关爱学生。学工系统的排头兵,永远属于、也必须属于学生工作部。夏世忠部长如是说。

 

用爱坚守,当好学生身边“守护者”和“贴心人”

“我很喜欢与学生交往,就像与自己的孩子交往一样,只要我们持着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心态,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第一临床学院肖丽群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至今已从事辅导员工作15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肖妈妈。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她比以前更忙了,需要精准摸排学生相关情况,及时准确报送各类表格信息,下寝与学生面对面谈心谈话,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还有每天组织核酸检测。很多人都问我,这么多年一直担任辅导员,没有职业倦怠感吗?” 肖丽群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不会,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远大于倦怠感,因为我一直保持热爱”。

第二临床学院辅导员刘涛老师在他的孩子出生后第三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下沉宿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检查安全隐患、处理日常事务……一直忙到深夜才能回家,好在他家就在校内,还能满怀爱意地看看熟睡中的孩子。“没事,只要和学生在一起,心里就觉得踏实,再累也值得。只是觉得有点亏欠了妻子和孩子。”刘涛老师说道,尚在月子中的唐缘缘回应丈夫:“亏欠吗?没有,至少每天还能回家看到孩子,比起那些暂时‘家在邵阳,两地分居’的住校辅导员老师来说,我是算幸福的了。”唐缘缘老师也是我校护理学院的辅导员,共同的职业和共同的语言,促成了这种美丽的理解和支持。

1025日晚23:00,护理学院辅导员伍涛离开了七里坪学生宿舍30栋。学校封闭管理以来,他的工作岗位经过多次调换,梅子井1栋核酸采样组组员、梅子井1栋楼栋管理员、30栋楼栋管理员、梅子井田径场核酸采样点协调人……“这算什么,只要工作需要,我随时听候调遣。”伍涛老师戏称,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1026日晚21:00,艺术设计学院2019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叶俊如突发疾病,有发热症状,辅导员周芳钰老师第一时间带她来到校医院开好转诊单,并向学院副书记孙友平报告,随后两人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开车将学生送到附属二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全程陪伴,所幸学生身体无大碍,就诊后就可以返回学校休养。老师,您放心,我好多了,您也要注意身体。

不仅仅是他们,与学生促膝长谈,与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平安,深夜送学生就医,按上级的紧急通知准备相关数据材料……一个个辅导员老师夙夜在公,用爱坚守,用心守护,都在倾尽全力地当好学生身边“守护者”和“贴心人”。

 

牢记使命,做青春路上的“引路人”

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全体学工人员坚守岗位,不畏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带头践行初心承诺,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突出价值引领,将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和学生共同上好这堂疫情防控“思政课”。

1023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第一天,学生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大 同心抗疫有我在主题班会的通知》,要求各二级学院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利用易班、班级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及资源,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疫情防控知识。这是一场特殊的主题班会。一方面,党的二十大的顺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我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邵阳市面临疫情防控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学校已经进入封闭管理阶段。各二级学院克服困难,各位辅导员使出浑身解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把这场主题班会开成一场与激励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分享会,开成一场号召青年学生苦练本领、报效国家的动员会。

全校各级学生组织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参与人数每天都保持在500人以上,学生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前,在自己坚守的抗疫岗位上筑起了坚实的战斗堡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诺言。

 

一天晚上,学生宿舍传出了逃跑计划乐队的那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每个学工人都有一个声音在回应——我们听得见,听得见!我们要去做最亮的那颗星,照亮暗夜的天空,驱散夜空的迷雾。请学校党委放心:抗疫有我,强国有我!

(文/周廷建 龚家勤 /龚家勤 董晓男 曾文亿)


版权所有@2018邵阳学院学生工作处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嘉维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