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夏季老年人养生
发布日期:2012-06-02夏季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也最为旺盛,调养得当则会使人体生命动力之源-阳气得到补养,人体收藏充足的阳气,当秋冬季到来时,人体就会随之变得强壮。反之,如果违背了夏季养生之道,则人体阳气就会无谓的耗散,秋冬季人体就会因没有足够的阳气而变得虚弱,甚至疾病丛生。
一、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1.养阳补阴:夏季人体应顺时养阳,培养人体一种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可通过运动发汗等方式把体内的郁闷宣泄出去。养阳气,不要过度地饮用凉茶,过于避热趋凉,如露天乘凉过夜,或空调过凉或饮冷无度,可致使中气内虚,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2.养心健脾:夏季属火,与心相应,苦味入心经,夏季可经常食苦味的蔬菜,具有养心安神,凉血解毒,开胃益气等功效,如苦瓜、莴笋、荠菜、仙人掌、芹菜等。夏季脾胃阳气最为虚弱,易脾虚,食欲不振,所以要注重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可选用赤豆、薏米仁、山药、山楂、茯苓、大枣之类食品。
3.养肺滋肾:夏季肺肾相对亏虚,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夏季加强擦胸、搓肾,食用具有养肺滋肾作用的食品可解暑止渴、生津凉血,如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酸梅汤。而夏季用海带、紫菜、海藻等黑色海产品煮汤,具有补益心肾的功效。
4.清热解暑:夏季养生应 “清热解暑”,做到:思想宜清静,切忌大喜大怒、情绪波动以伤心耗神;饮食宜清淡,以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及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中草药食品;冷饮要适度,过度饮用寒凉之品,会耗散身体阳气并损伤脾胃;居室宜清凉,应经常通风换气,清凉的环境,可使人心静神安;游乐宜清幽,可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
5.冬病夏养:冬病夏养是中医疗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预防或治疗一些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气血经络通畅,皮肤腠理完全开泄,此时人体内的寒邪最易于清除,是预防冬季疾病的最佳时机。
二、夏季心理均衡调养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重在头脑清静,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夏季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秀美,使机体的气机宣畅,在精神和心理上宜“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调养:
1.养心为主,节食为辅。即“清心寡欲”,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朱熹精辟地诠释了“清心寡欲”的妙处:“饱食当肉,不淫当斋,缓步当车,天灾是福,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多精神为富,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2.乐观豁达,移情山水。我国古代的名士彭祖有“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的轻松;李白则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潇洒;相比之下,刘禹锡就略胜一筹,他“空间为自在,将寿补磋跎”,“天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其豁达开朗,淡泊名利之情溢于言表。
3.与人为善,宽容大度。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人的友爱和感激之情。宽容是心理养生的“安全阀”,宽容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等是不可避免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学会宽容。
4.淡于名利,保持一颗平常心。罗隐告诫人们,“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知足常乐;“与其十事九如意,未若三平两满休”,顺其自然;“身后碑铭空自在,眼前傀儡为谁忙;黄金不是千年叶,红日能销两鬓霜”,为功名利禄累终生,结果真如追求者的初衷吗?当然不一定。
5.空灵超脱,物我皆忘。在这方面,罗洪先的诗句最具代表性:“日月两轮悬,乾坤几万年;华屋量人斗,娇妻度客船;钱财身外物,儿女眼前冤;世人谁不染,脱却是神仙”。
6.改善居住环境,让住房更凉爽。夏季拥有一个凉爽舒适的居室环境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一可将多余或不用的物品入橱入柜,以扩大居室空间,防止心理“拥堵”;二可将沙发套、灯罩、窗帘换成淡绿、湖蓝或乳白色,给心理上产生凉爽;三可将临窗一侧悬吊一盆吊兰或红色花卉,让人赏心悦目。
三、夏季行为均衡调养
(一)运动调养
夏季运动养生的基本要求是适度运动、动静相兼。就是说运动量不宜过大,强度不宜过高,频率不宜过快,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并避免中暑等危害。具体需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着装:夏季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款式宽松的棉织品为最好,不要穿着被汗浸湿的衣物继续运动,以免感冒,造成皮肤病。
2.运动场地:以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为佳,如可选择在水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尽量少在密闭的空调房间里做运动。
3.运动项目:以动作轻柔松缓的有氧运动为佳,如行走、瑜伽、打太极拳或八段锦等。游泳也是非常好的一项运动,但要注意安全,饥饿及饱食时不宜游泳。
4.运动时间:最好在清晨或黄昏。夏天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每次运动时间掌握在半小时左右,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少量出汗、不觉疲劳为宜。
5.及时补水:多喝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白开水,不要只喝纯净水。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00至400毫升,运动前即刻补100至150毫升,运动中每10至20分钟补100至20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补水,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水1000毫升。出汗较多时最好饮用自己配制的糖盐水,尽量不喝冷饮。
6.运动后不要马上冲凉:人体充分运动后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突然用冷水淋浴,易引起感冒、发烧。最好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淋浴,水温应高于体温1-2度。
(二)起居调养
1.作息时间:夏季要坚持“晚睡、早起、午休”的生活习惯,夏季最佳睡眠时间建议:就寝:22:00-23:30分,起床:5:30-6:30。适当的午睡有利于消除疲劳,大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午睡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但并非人人适宜,体重超标20%的人,血压很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都不适合午睡。因午饭后大脑的血液会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量减少,易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
2.起居环境:夏季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以感觉凉爽舒适为宜。电风扇、空调是不可缺少的降温设备。夏季预防空调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适宜: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一般以28摄氏度为宜。
(2)通风换气:经常开窗换气,尤其是下雨时及雨后,空气清新,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这时应关掉空调,打开窗户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精华。
(3)环境清洁:应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污染源。新装修的房间及新车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甲醛废气,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应尽量少用空调,宜用风扇或自然风。
(4)有汗勿入空调房:有汗时欲进空调房,一定要先把汗擦干,最好换掉湿衣,切勿立于空调风口吹冷气。否则易致寒邪、风邪乘虚而入,后患无穷。
(5)勿忘饮水:空调环境下人体会隐性蒸发大量水分,应及时饮水,否则人体会严重缺水导致内环境紊乱,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病。
3.睡前准备: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忌睡前吃东西,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忙碌起来,影响入睡。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忌蒙头而睡,否则会大量吸入呼出的二氧化碳,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三)自我按摩调养法
1.搓肾:腰为肾之府,揉搓腰部两侧,不但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还可以通过补肾水以养心安神。因此,夏季搓肾具有补肾水、降心火等特殊功效。
2.擦揉脊柱:夏天擦揉脊柱对于疏通督脉具有得天独厚的效果。重点擦揉胸椎中上段可以调养心肺,擦揉命门可以补肾固本,从而起到养心安神、补肾降火等作用。
3.擦胸:擦胸可以养心气、降心火、通血脉、宣肺气。如果配合按揉胸骨中上段(天突穴至檀中穴),还可增强免疫力,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起到冬病夏养的作用。
4.搓脚:夏季泡脚、用手心搓脚心可使心肾相交、清心除烦,使人心静而自觉凉爽。
四、夏季饮食均衡调养
老年人夏天喝水相对增多,胃消化酶被稀释,消化功能减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
(一)夏季饮食调养原则
1.夏季饮食要节制。饮食节制除了要防止暴饮暴食之外,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及分配。早饭要在7点左右,午饭在12点左右,晚饭在18点左右。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晚饭吃得过多就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与饮食不节制有密切的关系。
2.夏季饮食宜苦、辛、酸、咸,少甜。《黄帝内经》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因此,在饮食中必须五味调和,就夏季而言,应该适当多吃些苦味及酸味、咸味和辣味的食物,少吃甜味。因夏季气候炎热而潮湿,苦味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气、除潮湿。如苦瓜、莴笋、苦杏仁、芦笋等。夏天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盐分,或吃点海带、紫菜、海蜇等。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佐以少量咸菜,可以增进食欲。另外,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喝水较多会冲淡胃酸,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若在菜肴中加点醋还可以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夏季不宜过食甜味,甜味摄入过多会生湿生痰并且影响食欲,夏季人体本来就容易生湿,过食甜味更助湿热,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
3.夏季不应恣食生冷。夏天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热的生理反应,适当吃些冷饮、冰水、凉菜、生冷瓜果等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还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因此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可清热解暑,如西瓜、绿豆汁、赤小豆汤等,皆有良好的清热解渴的作用。
4.夏季饮食宜清淡。一是多一点“粗茶淡饭”。 少吃肥甘厚腻、煎炒烹炸、过于辛辣的食物。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如多吃面条、馄饨、多喝绿豆粥、莲子大枣粥、芹菜粥等。二是不要完全拒绝肉食,对肉类要少食、淡食。烹饪以清蒸、水煮为主,减少煎炸,少放油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三是在饮料上,应选用清热生津的苹果汁、柠檬汁、酸梅汁、绿豆汁等以补充消耗掉的微量元素,进而达到解除疲劳,提高食欲的目的。四是在调味品方面可用些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佐料,可起到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5.夏季饮食要注意卫生。夏季潮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食物易腐败,因此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夏天喝水多,胃酸被稀释,消化道的防御功能减弱,不注意饮食卫生就特别容易患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不买变质的食材,过夜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
6.科学饮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物质。夏季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平衡。坚持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早晨起床后,先喝一些温开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
7.饭后注意事项。饭后音乐助消化:《寿世保元》中:“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脾喜欢听音乐,可促进其消化食物。所以饭后听一些轻柔抒情的音乐,让脾胃闻乐而动。饭后缓行助健康:饭后不运动会使血流运行缓慢,流到胃部的血液就会减少,而饭后即躺还有可能造成食物返流上来形成反流性食管炎。所以饭后应适量运动,运动过度则引起胃痛、腹痛。所以饭后稍微休息10分钟再缓行比较合适。
8.体质不同,食物不同。阳性体质和阴虚火旺的人,阳气旺,所以体质偏阳的人夏天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性质寒凉的食品以清火养心。寒性的体质就是偏阳虚的体质,夏天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温热的食物以温中健脾。人体的阴阳始终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平衡,如果环境、年龄等发生变化,人的体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一些女性在年轻时体质偏阳虚,喜热怕冷,但是到更年期时却变化成为喜凉怕热的阴虚体质,这就要根据身体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使阴阳达到新的平衡。
(二)夏季养生食谱
1.南瓜百合汤 分类:家常菜,心调养食谱,失眠食谱,滋阴食谱
2.家酿苦瓜 分类:家常菜,糖尿病食谱,防癌抗癌食谱,清热解毒食谱
主料:苦瓜 200克 猪肉(肥瘦) 200克 辅料:豆豉 50克
3.酸辣冬瓜汤 分类:利尿食谱,水肿食谱,减肥瘦身食谱,高血压食谱
主料:冬瓜 200克
4.清炒嫩黄瓜 分类:私家菜,清热解毒食谱,利尿食谱,
主料:黄瓜 250克
5.八宝酿西红柿 清热解毒食谱,气血双补食谱,
主料:番茄1000克 辅料:鸡肉 150克 冬笋 150克 海参(水浸) 150克 银耳(干) 3克香菇(鲜)20克 菜花20克 玉兰片20克
6. 笋干老鸭煲 分类:家常菜,滋阴食谱,贫血食谱,孕妇食谱
7.名称: 火腿冬瓜汤 分类:健脾开胃食谱,利尿食谱,水肿食谱
8.凉拌番茄 分类:防癌抗癌食谱 减肥瘦身食谱
主料:番茄 500克
(三) 夏季防暑食谱
1.冬瓜汤 分类:清热解毒食谱,利尿食谱,夏季养生食谱
2. 四季豆粥 分类:健脾开胃食谱,防癌抗癌食谱,夏季养生食谱,消化不良食谱
3.柠檬乳鸽汤 分类:防暑调理,肝调养调理,健脾开胃调理
主料:雏鸽 300克 猪排骨(大排) 200克 辅料:柠檬 40克
4.苦瓜烘蛋 分类:家常菜,防暑调理,糖尿病调理,防癌抗癌调理
5.红糖绿豆沙 分类:祛痱调理,防暑调理
主料:绿豆 60克
6.名称: 四季豆焖肉排 分类:防癌抗癌调理,健脾开胃调理,私家菜,防暑调理
主料:四季豆 250克 猪排骨(大排) 360克 辅料:胡萝卜 15克
7.名称: 熘藕片 分类:家常菜,糖尿病食谱,便秘食谱,夏季养生食谱
主料:莲藕 500克
8.豆豉苦瓜 分类:私家菜,清热解毒食谱,糖尿病食谱,利尿食谱,祛痱食谱
主料:苦瓜 200克
9.黄瓜拌绿豆芽 分类:减肥瘦身调理,防暑调理,夏季养生调理,糖尿病调理
五、夏季养生小知识
(一)夏季中暑小知识
1.中暑可分为三类:“中阳暑”、“中阴暑”及 “情绪中暑”。通常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这种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时间过长,出汗过多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无汗、精神萎靡、胸闷头昏、四肢乏力,甚至抽搐、不省人事等。
2.“中阴暑”则多由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如在天气酷热、频降大雨的夏季,长时间在空旷的露天、过道及风猛之处纳凉,致风寒郁于表、暑湿困于内而出现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等。
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气温过高、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雨后也不宜坐卧湿地。同时,还要避免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防止暑湿之气侵袭机体。
3.养心:气郁体质,应防“情绪中暑”
气郁体质的老年人,注意预防“情绪中暑”。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4.一旦中暑如何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自己或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去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二)夏季防暑9个小窍门
夏季遇上高温天气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防暑: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少饮酒多喝水,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三)夏季清凉身心小窍门
1.妙用冰箱
(1)给手腕洗个“冷气浴”:用化妆用的小喷壶装上水放进冰箱里,觉得热时拿出来,在手腕上喷几下,凉快下来的血液会很快流向全身,就可以体会到从内到外的清凉了。
(2)每天早上出去前把半干的毛巾放在塑料保鲜袋里,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在回来不出汗以后,用冷毛巾敷一下,非常凉快。提醒:出汗的时候汗毛孔是张开的,不能冰敷。
(3)把冻好的冰块放在盘子里,放在风扇前面,这样风扇吹出来的风就是自然又清凉的风了。提醒:别放太多,小心水流一地,不好收拾。
(4)在一只干净的丝袜里装上大米,系紧后放进冰箱冷藏,睡前把它放进被单里,就可以凉凉快快做个好梦了。大米密度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保持较低的温度。这个凉米袋可使你不用整夜开空调。提醒:别让身体直接挨着凉米袋,避免关节、肌肉疼痛。
2.注重细节
(1)在晾衣服时,把床单、被罩这种大物件挂在阳台、居室的窗户跟前做临时窗帘,潮湿的物件会自动过滤掉热气,使家里不那么热。如果是普通的小件衣服,挂在室内如门把手、椅背上,它们“自然干”的过程也会吸收家里热气,使家里凉爽起来。
(2)在家里干净的木地板上不穿鞋,能使身体迅速凉下来。但瓷砖地和水泥地不适用。
(3)大热天的时候,不管家里有没有人,最好在上午10:30后把窗户和门都关严,拉上窗帘,把太阳和热气关在门外。据说可以减少45%的热量进到家里。
(4)在洗澡时尽量使用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