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血未冷,老骥伏枥写春秋——访邵阳学院文学院胡克森教授

发布日期:2020-09-17
                                                         2020年校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选登 

书生报国血未冷,老骥伏枥写春秋

——访邵阳学院文学院胡克森教授

 

文学院  周晓琳

 

提及当年在北大求学、去听教授讲座的经历,胡克森“噌”地一下从沙发边站起来,挥舞手臂,踮脚站得更高,依稀间,仿佛回到了当年北大听讲座的现场。他也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在接踵摩肩的时代洪流中接受知识的洗礼。这位年近七十的老教授的身上,年少求学时的热血灵魂不曾老去……

出生于邵阳市洞口县黄桥区的胡克森,求学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家乡一穷二白,对于白米饭的渴求盛于对白纸黑字的期望,学校少师资缺,一个老师教两个年级的现实情况就是他当年的学习环境。
   
他在初二时不得不辍学,带回家的书本,被串门的乡亲随手一撕,卷成旱烟,知识就随着燃起的烟雾,消散在风中。“书是留不住的,没几天就被撕完了。”那时,他要出工挣工分,时间都为生产作贡献,偶尔能拿到一张报纸,他就在傍晚出工回来的时候翻来覆去地看,字字摩挲,句句品味。

苦闷的日子就这样熬到了1977年。是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仅有小学文凭的胡克森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很激动,激动过后,又陷入了低沉。“已经十年没有好好念书的自己,如何能在高考中竞争过他人?”此时,关于一道数学题的争论,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时他不了解参加高考学生的水平,正巧撞见三个初中老师在争论一道数学题,三人面红耳赤,争执不休,胡克森凑上去一看,想看看这是道什么样的难题。这道题是:2*A+B)=?

看到题目后,胡克森惊讶不已:如此简单的题目,这三个初中老师竟然都要争执,那以我的水平,不如试一试参加高考!

第一次高考,名落孙山是胡克森意料之中的事。但他并不气馁,而是选择复读。报考文科复读班要交五毛钱的报名费,负责招生的人看到胡克森仅有小学文化程度时笑了,轻蔑地说:“胡克森啊,我们这报名费可是不退的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告诉胡克森:可不要不自量力,到时候学校没考上,报名费也打了水漂。面对这样的轻视,胡克森没有反驳。1978年夏天,他考入邵阳师专(今邵阳学院前身)中文系,那一年,整个黄桥区文科就考上了两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大学期间,因一次偶然机遇,他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会这样漫长产生了不解,开始认真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并反复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争论文章。对学习的探索和渴望,为他考上北京大学的历史研究生埋下伏笔。1986年胡克森被北京大学录取为中国古代史专业魏晋南北朝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三年奋战,迈进北大校门;三载求学,不负国家栽培。名校氛围的浸润,学术大家的指导,为胡克森的教研之路铺下坚实基础。

他亲身经历见证祖国发展,从中受益良多。羊羔跪乳,乌鸦反哺。?1998年他带着学识与能力回到邵阳学院。走上三尺讲台的胡克森,对学生倾囊相授,他说:“读书的传统,背后是文化的传承。”他将北大的星火之光播撒到邵阳大地,以知识浇筑学生成才之路,望着他们从邵阳学院扬帆远航。在学生们眼里,他没有半点“架子”,就像一个质朴可亲的老朋友,课间,学生一圈又一圈地围上来与他探讨学术知识。课堂之外,有学生甚至“冒昧”地称呼他“可爱的小老头”。

他不仅勤恳教书育人,更愿以自己的科研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胡克森讲自己的研究方向凝聚到宗教文化、五缘文化等民族融合的实际问题,他想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民族融合团结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在学术研究上,胡克森教授认为最大的困难不是著书立说,而是完成研究后,无人与他探讨。这过程犹如茫茫黑夜中,他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数十多年来,胡克森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和院级重点课题5个。他2005年主持申报的国家课题《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实现了邵阳学院建校以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零的突破,从而使学校的科研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以史为鉴,才能记得来路;不忘初心,才能在未来走得长远。从个人的成长回望祖国的发展,胡克森教授认为自己奋斗的一生与祖国的科教兴国紧密相连。纵使他从教学岗位退休已经一年有余,然而他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从不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减:“要做到做不动为止!”胡克森头发半灰半白,脸上纵横的皱纹中藏着时间的历练,但那双眼睛,依然闪闪发光。因为他那奋斗的灵魂,从未停止燃烧。

 

指导老师:袁龙、马清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