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情绪非常敏感,与真正的共情是有差别的。共情能力强的人,不仅对别人的情绪非常敏感,同时也能分清自己与他人的个人边界,很少受到别人情绪的强烈影响。所以,在寻求保护自己的方法之前,我们可以努力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对别人的情绪这么敏感?为什么自己不能很好地应对别人情绪的影响?如何将这种内心的敏感转化为真正的共情,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01为什么对别人的情绪那么敏感?
有些人的异常敏感是天生的。有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20%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除此之外,这种敏感更有可能是在后天由于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环境)形成的,以下是两种典型情况:
危险性环境
在危险性环境的家庭环境中,照料者的情绪是极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他们可能没来由的就激烈地批评甚至殴打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 因此,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常常处于一种持续的惊恐,焦虑或害怕的状态,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于是,觉得时时刻刻自己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会被迫学会对他人的情绪保持高度的敏感,因为情绪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危险信号。在这种环境下习得的“过强的共情能力”并非出于对他人的关怀,而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是一种保护机制。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觉察到他人情绪细微的变化,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概率减少受到的伤害。因此,与其说他们在“为别人痛而痛”,不如说他们在对别人的强烈情绪感到不安。
批评性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照料者对孩子往往过于严厉,苛刻,并以极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们。孩子会因为做错了事或是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受到批评和惩罚,却很少在表现出色时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赞许。在这种家庭中情绪暴力是最常见的批评方式(而不是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比如父母可能会在孩子未能达到自己要求之后,不断地叹气或者干脆不跟孩子说话,借此来向孩子表达:“你很糟糕,我很失望”。将批评化作无声的情绪会比直接的责骂更加让人喘不过气。
批评性环境会使孩子把别人的情绪解读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长大后,他们会变得对他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并把那些情绪都当作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满意,他们会去尽力平稳那些情绪。
02识别自己与他人的边界十分重要
不论是在危险性环境还是批评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情绪与自己可能并不相关。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没有学会关系中距离的重要性,不懂得再亲近的他人和自己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个人边界都是重要且必要的,而健康的个人边界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但不应该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诚然,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是一件好事,但你在认为你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时,你就是混淆了自己与别人的边界。
危险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安危紧密相关,因此他们需要看到周遭人平静、快乐,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批评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将他人的负面情绪视作一种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受到负面的评价。因此,即使目的有所不同,深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孩子都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一定有关,认为自己需要对别人的情绪负责,因为别人的情绪与他们自己的身心利益密切相关。
03如何将内心敏感转化为真正的共情?
“我的情绪来自哪里?”
首先,你需要觉察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影响究竟是由于感同身受,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是仅仅只是被对方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了。有一个确认的方法是,在你看到他人心情低落,而自己也似乎因此变得低落时,问一问自己:我的低落是因为我想象把自己放到了和对方同样的处境,所以体会到了Ta身在其中的痛苦;还是我只是看到Ta低落,觉得这种‘身边的人情绪不好’的感觉让我很紧张、焦灼,因此想让Ta恢复平静?如此一来,你能够区分自己是在共情对方,还是更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这真的与我相关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出于害怕自己因此受到伤害,或是担心那是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你需要明白以及去证实,他人的情绪可能与你无关。为此,你可以试着留心并记录下周围人情绪激动的时刻,克制住自己不去做出反应,不必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悦他人。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情绪是否是指向你的,是否真的预示了接下来Ta会对你造成伤害。此时你多半会发现,你并不是他人情绪的“受害者“。不仅如此,你甚至还可以在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直接向对方确认你的猜想和预设。
“我有责任承担他人的情绪吗?”
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为他人的共情,还是为自己的保护机制,你都用不着、也不能够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管是多么亲密的亲人,伴侣还是朋友,你们也始终是独立于彼此的个体。因此,你在对他人的痛苦悲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Ta的情绪,也是Ta的人生,我可以去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除了情绪上的边界,行为上的边界也尤为重要。当你知道某个亲密的人陷入困境时,你可以说你会支持Ta,可以给Ta提出一些建议,可以陪伴在Ta身边。但你不必擅自为Ta做决定,也不能过度干涉Ta的选择,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
希望大家有能力感知别人的情绪和想法,也有能力区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健康边界,还有能力去保持自我的平稳。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进入到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