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海文,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95级建工专业校友、中建三局华东分局办公室主任,参与上海崇明岛复兴馆方舱医院建设,84小时内完成交付(可容纳2700人)后,星夜兼程,直接奔赴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可容纳40000人)指挥建设,三天时间完成3馆、4馆建设并交付给军队医院。项目建设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央媒高度关注。
本文为彭海文的女儿彭诗婷记录的父亲的抗疫故事。
抗击疫情 守“沪”平安
自从3月份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我就感觉到父母的工作愈发繁忙。以往下班回家时,他们还可以陪伴我学习,而现在,几乎是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听到的大多是在安排公司的防疫工作。就算是周末,他们还“兼职”了小区的楼组长一职,配合居委会负责楼栋的相关工作。
疫情导致的紧张氛围弥漫在空气中,爸爸所在公司接到了参加上海市崇明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建设的命令,封闭居家办公的爸爸第一时间主动向公司请战,要求参加该方舱医院的建设。印象中,他上午接到电话,不过两小时,立马出发。妈妈也同样收到通知,但为了照顾在家上网课的我,选择留在大后方。
三天以后的晚上,爸爸打来了离家后的第一个电话,他的声音是嘶哑的,他说他已经三天没怎么睡觉了。
目前,他们在浦东的酒店进行隔离休整。他们用三天三夜的时间不间断的建设,顺利完成了崇明花博园复兴馆集中收治点的建设任务,在他们退场的同时,2700名病人已经成功入住。
晚上大概十一点多,我又听到爸爸打给妈妈的电话,爸爸说他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星夜奔赴新的战场,这是比崇明复兴馆隔离收治点更加艰巨的任务,建设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国家展览中心方舱医院,这将为上海提供50000个床位,成为战胜疫情最重要的工程。不过这一次时间更紧,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三天。三天建成一所五万个床位的方舱医院,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有点为爸爸担忧,那么多人一起参加建设,会不会被感染?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从这天开始,我希望能听到爸爸打回来的电话,可一直没有消息。直至昨天,我看到了爸爸更新的朋友圈——“6000名将士,72个小时,尽锐出击,不舍昼夜,实现了上海市最大方舱医院的首批床位交付,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上海市领导的高度称赞。”
太棒了!我知道,爸爸的这一战,又胜利了!果然,爸爸晚上打来了电话,声音更加疲惫,不过显得异常开心,他说他们已经把“接力棒”交给了即将入驻的解放军医疗部队。但更让我开心的是,爸爸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结果全部连续为阴性。
此后,他们还有很多的后继工作要做,但我和妈妈都在家等着爸爸平安、胜利凯旋!
2022年4月10日
(上海校友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