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为杨奶奶剪脚趾甲
5月24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大祥区三八亭社区杨楚华奶奶家,与杨奶奶的邻居徐姨不期而遇。原来,不愿留名的徐姨虽然很忙,但抽空为杨奶奶剪手指甲,这让杨奶奶很感动。
11年来,这位眼睛高度近视的空巢老人杨奶奶心里有一本邻里“人情账”,记载着街坊邻里帮她的大事小事,记载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社区热心人对她的孝敬和关心。
●视障老人生活难自理
5月24日下午,我们打开杨奶奶家布满铁锈的门,一间昏暗的房屋呈现在眼前。走进房屋,正对着门的是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桌面上铺了一层浅色的塑料纸。
看到杨奶奶和邻居在聊天,记者跟她打招呼:杨奶奶,好。”杨奶奶虽然行动不便,但热情招呼着我们。
今年72岁的杨奶奶是一名空巢老人。她原是市区一家洗发店的退休员工,本有一独子,但儿子去世多年了,两个孙子在云南做生意,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她有高血压 、胃病,腰也时常酸痛,身体极其不好。晚辈们为了维持生计,在很远的地方做工,无力照顾她。所以,杨奶奶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杨奶奶还是名高度近视的视障老人。她自幼患有眼疾,小学时即便坐在第一排也仍旧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由于视力很差,杨奶奶只能在家做些简单的家务活,生活很多方面不能自理。别看她戴着一副上千度的黑框眼镜,也只能看清眼前的人,半米外的人就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高度近视造成她生活难自理,在家只能摸着再熟悉不过的桌凳门等,凭感觉走动;洗衣服时,干净的地方搓了又搓,脏的地方反而没洗;切菜时,左手不敢抓菜,怕弄伤手。
近年来,由于年纪大了,加上高血压,她没走出过这间小房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只能“窝”在自己的房子。
●街坊邻里十一年帮扶
杨奶奶虽然独自一人生活,行动不便,但街坊邻里对她关爱有加。满头银丝的她健谈,听力好,声音响亮,说起邻里,如数家珍。
几天前因为天气湿热,被子受了潮。杨奶奶摸索着洗被子,想要将被子拧干晒在外头,却因眼睛不好挂不上去。这时,旁边来了一人,二话没说就帮她挂上去。当这人走近杨奶奶才看清楚,这不就是五楼的邻居么。
住在旁边16栋的唐友元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即使他患有肠癌等病,却依旧给杨奶奶买早餐带回来吃。而打扫卫生和倒垃圾则有二楼的颜云霞为之操劳。
5月24日下午,我们碰上杨奶奶的邻居徐姨。她帮着杨奶奶剪手指甲。徐姨有50多岁了,每天要忙着做事和带孙子孙女。她平时即便很少有空,也会抽时间来看看杨奶奶,帮她剪剪脚趾甲和手指甲。徐姨帮杨奶奶剪完后因有事要离开了,杨奶奶将手摊在面前,高兴地说:“看,剪得多整齐啊!”
杨奶奶和气随意,邻居们喜欢来她家串门,聊聊天,有点小活儿也帮忙做做。当她的衣服洗好后,楼上的邻居谁有空,就会帮忙晾晒好。若是谁出去买东西,就会敲下杨奶奶家的门,问是否需要代买东西。恰逢谁家过节或办酒,都不会忘记把零食和好吃的送去。有时杨奶奶感冒了,不能下床,邻里乡亲就端饭送菜来,并搀扶她去看医生,为她买药。杨奶奶胃病发作,只能多餐少食,邻居早上为她带粥等。街坊邻居一双双热情的援手,一个个细小的帮助,温暖了杨奶奶的心。
老人最怕过节,邻居就过来跟她过。元宵佳节时,邻居们也趁着节日来到杨奶奶家为她庆祝。杨奶奶小小的房里聚满了人,先到的邻居走了,又有邻居过来陪老人,好不热闹。
●大学生助老三年不辍
独自一人生活的杨奶奶不仅仅有邻居的关爱,她还有一群大学 生“孙子孙女”。
2010年11月26日,邵阳学院中文系社会实践部开 展“关爱空巢老人,情系夕阳”的志愿服务行动,决定把杨奶奶作为长期帮扶的结对老人。
在这场爱心活动中,杨奶奶家突然涌进了许多陌生人叫 她“奶奶”。当得知了他们的来意,杨奶奶看着这群大学生,感受到了儿孙促膝的温暖。
2011年10月23日上午,16名大学生志愿者从厨房到卧室,从客厅到阳台,忙得不亦乐乎,往日宁静的屋子变得热闹起来。他们戴 着“青年志愿者”小红帽,或打扫灶台 、擦拭家具 、整理衣物,或一手扶着梯子,一手用钢丝圈拭去窗户上的灰尘和铁锈,直到窗户一尘不染………
当看到以前满是灰尘 、锈迹斑斑的窗户已经干净鲜亮时,杨奶奶乐呵呵地笑着说:这窗子,逢节过年都没擦过,今天你们算是给我开光了。” 一位来她家里串门的邻居,见到墙壁上粘贴了一层崭新的壁纸,还和杨奶奶开起了玩笑:这么多孩子来给您打扫卫生,这么关心您,望您长寿啊。”
2012年11月26日,邵阳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又来到杨奶奶家。这天有着柔柔的日光,志愿者搀扶着杨奶奶到门外晒太阳,她们一边为杨奶奶套上自己亲手编织的围巾,一边为她梳理头发。
看着忙碌的志愿者,杨奶奶期待着他们下一次到来。
●晚年有爱不孤单
三年间,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定期来杨奶奶的家,忙这忙那。他们打扫卫生 、清洗晾晒衣物 、修理窗户 、送米送油 、修剪脚趾甲等,让老人感动不已。
“帮我擦桌子擦窗,还送了我一条围巾,简直比亲孙子亲孙女还亲呢!”杨奶奶年纪虽然大了,但回忆起那些学生,心里暖暖的。
为此,杨奶奶还特意找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邵阳学院,表达对孩子们的感激之情。
老人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最重要的是心里的慰藉,最怕面对孤独。孙子们远在他乡,杨奶奶最期待的是逢年过节的电话,希望能有人陪伴着她,说说话聊聊天。
现如今,杨奶奶的大孙子已经结婚,孙媳妇叫奶奶叫得特别甜,在家时会主动打扫,并且主动给她换了吊扇。
此外,三八亭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杨奶奶也关爱有加,问寒问暖。在春风行动中和救助活动中,社区也会重点考虑杨奶奶。
杨奶奶不仅有一帮子好邻居,还有一群特殊 的“孙子孙女”时常来看望她,温暖着她,让她能够幸福安度晚年。杨奶奶认为自己欠了邻里很 多“人情账”,一辈子还不清,一辈子感激不尽。为此,邻居们劝她说:大家都是邻居,也没特意做些什么,只是互相帮助罢了。”
(伍庆松 肖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