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教),不搞花架子。”小学校长王中华坦言。
“双方第一次对接,想法都一样。”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团总支书记陈勋说。
3月20日,星期四,该系39名学生当天上午的“课程”是支教;地点在大祥区板桥乡板桥学校。
按照“活动作息时间”的规定,当天8时,包租的大巴车满载而行,从七里坪校区准时出发。
五六年前,板桥学校原有的初中班被撤并,只剩下小学班。小学班额,越来 越“瘦”,主要原因是生源进了城。这一期,全校1-6年级的总人数正好是100名,不多不少,其中只有五年级班额超过20名,达到27人,其他各年级在12-17人之间。此外,学前班也只有13人。
“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我们没有音乐美术专职教师。今年开学后,我们考虑主动邀请(邵阳学院)大学生来支教。3月初,没想到他们主动来联系。”板桥学校第一次喜迎支教团队,校长王中华心想事成,有点小得意。
该系团总支书记陈勋介绍,定点长期支教”,是邵阳学院团委今年初部署的新规定,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这样,避免了各系之间各自为政。比如:以前某些接待了支教队伍的城乡中小学,昨天来一起,今天来一起,疲于应付”。如果只图“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到了现场照照相,做做游戏,一阵风,图形式,没有实际意义”。3月初,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几名学生干部多次到板桥学校开展先遣工作。随后,布置支教准备、人员培训等工作。该系团总支决定,把板桥学校定为社会实践和德育实践基地,长期进行支教、合作。
3月20日上午,该系来自大一大二各16人、大三7人的支教队伍,第一次来到板桥学校,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大学生们3人一组进入班级听课、授课,翻阅学生作业、学习老师们的教案。幼儿班第二堂课,是描字练习。语文老师杨三云在逐个手把手指导幼儿描字时,其他12名幼儿的写字坐姿,“规律”一致:弯背低头,眼睛距离写字本很近很近。跟班学习支教的三名大学生张薇、张伟、杨冬军,配合语文老师,临阵修改支 教“计划”——训练幼儿写字坐姿。三名大学生每人负责一个组,反反复复进行训练,让幼儿手把手体 验“一个拳头宽(胸部距离桌边)、挺胸、抬头”三要点;对于修正了坐姿的幼儿,及时予以大声表扬,并让孩子们互相检查观 察“哪个同学坐姿正确了”,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坐姿要点及坐姿意识。
这次支教活动,大学生们给板桥学校图书室赠送了100本适读图书、以及部分文具用品。
12时5分,支教师生乘车返程“回家吃食堂”,结束了首次紧凑、愉快的半日支教活动。
(石世桢 王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