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基于湖南省机械工业发展产业布局及本地区对小型农机、机械制造业、新能源等的旺盛需求,形成了极具应用特色的、能体现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的动力机械新技术、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制造与理论、动力机械新材料技术四个研究方向。依托 “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小型风冷柴油机性能提高与优化”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动力机械实验室”示范性实验室、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8个省部级教学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等77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余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专利150余项,成果转化15项,创利2.3亿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机械工程领域获研究生人才培养,本学科影响力逐步增大。同时本学科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进行校企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学科带头人简介:
袁文华(1963.08-),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人选,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委员、燃烧节能排放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学会能源动力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小型风冷柴油机的研究,在柴油机燃烧和动力机械测试技术方面造诣较深。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湖南省自科基金等13项,主持/参与横向项目5项。发表论文120多篇(SCI/EI收录30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获专利2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柴油机缸内湍流和化学反应共同作用下的混合气形成机理(91541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热力循环柴油机基础研究(51246003)”;(3)省科技重点项目“生物质气化与垃圾焚烧联合发电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2018GK2074)”。
研究方向
方向一:动力机械新技术
本方向是学科传统优势方向,研究特色为动力系统与清洁能源,主要研究内容为:(1)小型风冷内燃机的性能提升与优化。包括燃烧室结构优化研究、喷油雾化性能研究、油气混合特性研究、多元化燃料燃烧特性研究、微粒捕集器研究等;(2)混合动力系统性能提升与优化。包括混合动力耦合系统性能研究、连接装置研究、能量流与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研究等;(3)纯电动动力系统性能提升与优化。包括锂离子电池组石墨烯材料正负电极技术、电池组专用装备技术、电池组涂层防腐蚀技术等。
主要学术骨干:袁文华教授、伏军教授、周东一教授
学术带头人简介:
伏军(1979.09-),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邵阳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邵阳市第五届专家服务组成员,主要从事发动机性能提高关键技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主持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省经信委专利转化项目1项及企业委托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项目等7项。发表论文49篇(SCI/EI收录18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获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10项),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主持主要科研项目:(1)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降低商用汽车微粒排放技术及其决策支持控制系统的研发”;(2)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旋流稳燃特性研究”。
方向二简介: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方向主要针对EPS系统、锂电装备进行研究并力图实现其工程应用,极具应用特色,主要研究内容为:(1)动力机械设计及优化。包括动力系统轻量化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动力机械设备精密制造技术研究等;(2)EPS系统参数与结构耦合研究及工程应用。包括汽车转向轻便性的问题研究、汽车回正性能降低问题研究、EPS转向柱扭转角问题研究等;(3)新能源电池及其制造装备研究。包括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在锂电池的三维结构制作中的研究等。
主要学术骨干:陈志刚教授、雷先明教授、苏再军高级工程师
学术带头人简介:
陈志刚(1970.10-),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理事,湖南省普通高校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智能制造、机械振动与噪声方面有长期的深入研究,主持科研项目17项,发表论文65篇(SCI/EI收录15篇),主编教材2部;获专利12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省精品课程负责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主要科研项目:(1)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振动异响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2)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汽车EPS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动态特性研究”;
方向三简介:智能制造与理论
本方向面向精密加工设备、精密加工技术及精密检测开展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具有自身特色的同时也与学科其它方向紧密结合,主要研究内容为: (1)智能装备系统研究。包括以数控机床精度预测、精度提升、动力机械设备精密制造技术研究等;(2)动力机械新能源材料制造装备及技术研究。包括锂电池设备前道、中道、后道核心设备关键指标及技术研究等;(3)智能机器人研究。包括采用机器人完成高效动力系统自动制造装配、送钉、螺栓拧紧、机轴、连杆、活塞、阀门等零件自动装配、自动涂胶等较为复杂工艺的技术和装备研究。
主要学术骨干:向文江教授、李冬英副教授、张桂菊副教授
学术带头人简介:
向文江(1963.01-),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邵阳市优秀教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动力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研究,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课题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篇)。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主要科研项目:(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精密数控微钻头刃磨机床CAD/CAM/CAE系统开发”;(2)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智能优化在微钻头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
方向四简介:动力机械新材料技术
本方向针对动力机械中新材料/涂层的制备、加工及其工程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激光烧结增材制造技术及表面工程。包括3D 打印的速度/效率和精度研究、3D打印中数字化技术/软件控制/打印装置/材料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等;(2)轻合金变形工艺过程模拟及变形机理、强化机制研究。包括轻合金变形过程模拟、塑性变形行为和变形机理、孪生与再结晶理论与方法、强化机制研究等;(3)新型铸造轻合金强化机制研究。包括合金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性能影响规律、合金强化机制的研究等。
主要学术骨干:李梦奇教授、赵小林教授、吴海江教授
学术带头人简介:
李梦奇(1977.06-),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邵阳市工业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研究与工程化应用。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3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项目各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在机械工程学报、TELKOMNIKA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专利10项。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持主要科研项目:(1)省自科基金 “面向装配的数控机床精度建模及过程控制研究(2016JJ4082)”;(2)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关节机器人定位精度建模与应用 (18A384)”。
“十三五”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期内培养1-2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2-4位年轻学术带头人,引进本领域内1-2名权威性学术带头人,引进或培养年轻博士9-12名,通过引联结合,建立一支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发展前景好的学科梯队,特别是博士学历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占比65%左右。通过建设使竞争能力得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社会水平迈上新台阶。建设期间争取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5-21项,其他科研项目15项左右,发表论文180篇左右,其中,SCI和EI收录率超过1/3,获省部级成果奖1-3项,争取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发明专利15项左右,成果转化6-10项。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3以上。加大学科实践条件建设,新增校企合作基地5个。强化学科研发能力建设,陆续投入不少于400万元来提升实验研究条件。
建设措施:队伍建设:(1)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专兼教师结合、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教学团队。(2)采取“外引内培,优进劣出”的办法,调整充实学科队伍。(3)对讲师以下青年教师继续实行导师制。(4)积极承办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5)探索建立能稳定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长效激励机制。(6)从国内重点大学特聘本领域权威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
科研建设:(1)加大学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2)加强对科研课题进程管理工作,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管理,高质量地完成现有科研课题。加强科研成果的申报、鉴定、转化工作。(3)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加大横向科技服务工作力度。(4)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和专利申请,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人才培养:(1)建立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需求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深化教学改革。(2)研究生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走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道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 “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条件建设:(1)加大投入,逐年投入累计不少于400万元。(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3)3年内建成一个藏书不少于4万册的专业资料室,订阅国内动力机械类期刊70余种,国外专业期刊20余种。(4)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