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应用特色学科>

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2019-04-30 应用特色学科 邵阳学院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学科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立足邵阳、面向湖南、放眼全国”学科定位,主要聚焦柑橘清洁加工、生态酿酒和豆制品机械化加工的应用技术开发与食品安全。对接湖南省食品工业九大产业集群之一的 “邵阳酒果蔬糖”产业集群,凝练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发酵与生态酿酒工程、食品安全三个学科方向。现有20人组成的学科团队,其中高级职称14人,博士11人。本学科2018年被评为“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和“邵阳学院校级优势特色学科”。校企合作紧密,与企业共建了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2个,拥有湘窖生态酿酒学院、重庆武隆羊角等10余个产学研基地,培养6个专业的本科生,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率先培养食品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创建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橙汁胞清洁加工技术、生态酿酒综合技术、湘派豆制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社会反响好。主持项目67项;授权国家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320篇;出版专著9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再攀高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上游”的应用特色学科。

学科带头人简介:


余有贵,1964年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二级教授,硕士导师,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食品发酵与生态酿酒工程方向的研究。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和省级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工程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其中主持1项,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创立了地方高校的“校企协同、项目承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和市级重点项目3项,技术负责参与校企合作的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主持的《生态酿酒综合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生态酿酒新技术》著作1部,副主编参与编写《中国酒概述》教材1部;发表酿酒学术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

方向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果蔬清洁加工技术、豆制品加工技术应用及产品开发、植物天然产物提取及利用,具体涉及:果蔬清洁加工技术,开展柑橘酶法脱囊衣与节能减排技术、百合气调保鲜技术等研究;豆制品加工技术应用及产品开发,以湖南休闲豆制品生产企业为主要合作对象,开展豆奶饮品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研制、豆制品质量控制体系、豆制品品质变化机理、大豆原料与加工品质关系、大豆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植物天然产物提取及利用,以葛根等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黄酮、多酚、三萜类等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筛选、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产品开发。

主要学术骨干:赵良忠、吴菲菲、李化强

学术带头人简介

 

尹乐斌,1982年9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学研究所访问学者、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基础应用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果蔬清洁加工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主持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邵阳市青年科技奖、邵阳市专利发明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优胜奖3项。

 

方向二:食品发酵与生态酿酒工程

固态白酒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以华泽集团为主要产学研用的合作对象,开展固态白酒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制曲工艺改进和酒曲害虫防治、人工窖泥培养与建窖、发酵过程增香与控制、人工老熟、绵柔型大曲酒酒体设计、黄水与酒糟的功能成分与高值化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果酒生产与资源最大化利用,以湘西南地区特色柑桔、猕猴桃、葡萄等水果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发酵酒与蒸馏酒的发酵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全果高值化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营养酒新产品开发与应用,以邵阳多穗石柯、野生茶、金银花等特色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功能成分提取与营养酒新产品开发和副产物的高值化全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

主要学术骨干:余有贵、秦洋、伍强

 

学术带头人简介:


 

陆步诗,男,1964年1月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生态酿酒新技术方向带头人。先后担任邵阳市酒厂技术顾问、《中国酿造》杂志编委、邵阳市工业专家,是食品(发酵)工程专业创始人之一,现任邵阳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主要研究酿造新技术(主要是酿酒)及生物新能源开发等。先后与多家企业就“大曲增己降乳”、“新窖池窖泥培养”、“提高特优酒率”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与科技攻关。主持的“发酵法再利用曲酒丢糟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成果,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在湘泉集团、邵阳酒厂等六家白酒企业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主持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一般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项、一般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方向三:食品安全

包括防果蔬褐变、食品包装材料加工助剂、食品安全及食品营养三个方面,具体设计:以延长食品保鲜期,提高农产品在生产加工中的品质为目的,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或设计合成高效低毒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以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品质与安全为目的,研发系列安全型食品包装材料用加工助剂;针对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物等物质信号光谱重叠并难以分离问题,实现多组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以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研究为基础,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判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主要学术骨干:刘进兵、周喜、李晓红、夏阿林。

 

学术带头人简介


刘进兵1974年6月出生,博士,副教授。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湘西特聘专家。2015年被评为邵阳学院优秀教师,2016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了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两次。2016年获得邵阳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17年获得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2017年被评为邵阳学院第二届十佳教学标兵。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攻关项目2项。发表专业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4篇(SCI收录15篇,EI收录1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其中1项已授权。

 

“十三五”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

培养学科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300人/年左右、硕士研究生25人/年左右,学位授予率达95%以上,考研录取比例2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大学生获得创新训练项目校级以上立项25项、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等省级以上奖励2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改课题立项3项,出版专著或参编教材2部。获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创新中心1个。

2)科学研究

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与校企合作项目16项以上,争取科研总经费600万以上。申报国家专利20项以上,发表科研论文90篇以上,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以上。

3)社会服务

科研成果转化2项以上,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个,为行业企业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5项以上。

4)文化传承创新

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6次以上,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文化体验活动6次以上,开展大学生学术沙龙活动6次以上,媒体报道学科成效30次以上。

5)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年轻博士学科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4名,其中1人冲击省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35岁以下的博士13人以上,学科队伍成员达到30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团队人数占本学科总人数的60%以上,新晋升高级职称6名以上,新培育“特色资源利用与食品营养”学科方向团队。

6)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学生赴境外读研3人以上,学科专业教师海外学习、进修1人以上,引进海外博士1人,聘请海外名师来校讲学1人。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人次以上,争取承担合作项目1项。

7)支撑条件

投入学科建设经费1000万元以上,豆制品加工获得省级重点实验室,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主要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进展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加强统筹和实施,将项目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硕士点建设相结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按学科方向合理投入建设资金,在实验室建设、博士引进、安排研究生指标等方面提供优先政策。

3)建立项目负责人和方向带头人责任制,完善评价制度,将项目建设绩效纳入个人年度业绩考核范围并在业绩津贴上予以体现。

4)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进一步优化学科队伍结构,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5)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合作、协作,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