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
2.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3.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调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开启前,先行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如可以,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4.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
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
6.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呼吸道疾病患者生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外出时,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
9.要注意检查下水管道、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水封,缺水时及时补水。
二、写字楼、办公场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的办公人员和服务人员无需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6.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服务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办公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宾馆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客房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
6.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和客房走廊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前台应设置“1米线”,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离。
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顾客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商场和超市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购物车筐、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
6.保持电梯、咨询台和售货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应设置“1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时保持安全距离。
9.推荐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购物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顾客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在商场和超市内可自愿戴口罩。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银行的客户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对取号机、柜台柜面、密码器、签字笔、点钞机、ATM机、公共座椅等公用物品设施做好清洁消毒。
6.保持银行大厅、电梯口和咨询台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在大厅内设置“1米线”,提醒客户排队取号或在ATM机存取款时保持安全距离。
8.控制大厅内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推荐客户优先考虑网络银行或在ATM机上办理日常业务;在服务台或柜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提醒客户加强手卫生。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戴一次性手套。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客户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银行内办理业务时可不戴口罩。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餐厅(馆)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收银台、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6.保持大厅和电梯口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收款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推广分餐制,餐厅(馆)提供公筷公勺。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工作人员保持工作服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营业过程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在餐厅(馆)可不戴口罩。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理发店的顾客和理发师等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用于烫染服务的排风机在营业过程中应保持开启。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收银台、座椅、物品存储柜和操作台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6.保持门厅和顾客等候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有条件时,可在收银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理发工具以及顾客用品(毛巾、围布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9.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鼓励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顾客在理发店内要戴口罩。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农集贸市场的顾客和工作人员无需体温检测。
4.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顶棚式或露天市场交易区应宽敞通风;室内市场在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或使用抽气扇加强空气流通。
5.加强地面、摊位等清洁消毒,市场每天结束经营活动后,应开展一次全面清洁消毒。
6.加强公用卫生间卫生管理和内部清洁,应清除公厕周围露天堆放的杂物等垃圾。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加强垃圾的卫生管理,市场应设立集中、规范的垃圾站/房(应密闭),并配备专用加盖的废弃口罩收集筒(箱)。每户配备加盖垃圾筒(箱)。市场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
8.完善给排水设施,地面设下水明沟,下水道保持畅通,地面和下水明沟无污水、无积水淤积物;应配备地面冲洗水龙头和消毒设施,便于污水的冲洗消毒;污水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
9.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确保市场内按照果蔬类、鲜肉类、禽蛋类、粮油类、水产品、熟食品和调味品等大类分区,并明确标识。
10.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采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工作人员、售货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顾客在农集贸市场内自愿戴口罩。
13.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如有空调通风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公园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办公区域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公园内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6.保持公园内清洁卫生,公园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实行预约制,调控入园游客数量。
9.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10.公园内的商店和小卖部等小型零售场所需做好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游客可不戴口罩。
13.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入园游客、工作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
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如有空调通风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旅游景点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办公区域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旅游景点内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6.保持旅游景点内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实行预约制,科学合理制定营业时间,调控进入景点游客数量。
9.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10.旅游景点内的商店和小卖部等小型零售场所需做好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游客可不戴口罩。
13.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进入旅游景点游客、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健身与运动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前台、走廊、公共区域、休息室、健身器材、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清洁消毒。
6.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前台、电梯口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依据场馆实际情况,通过预约服务的方式适时调控进入场所的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过度密集。建议顾客运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进入场馆内可不戴口罩。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咖啡馆、酒吧和茶座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每天对经营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等场所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5.加强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收款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
8.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服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可不戴口罩。
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影剧院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每天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放映厅、走廊、扶梯、座椅、3D眼镜、洗手间及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等)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收银台和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实行预约制,控制观影人数。推荐观众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方式购票,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建议观影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8.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游泳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储物柜及钥匙、换衣凳、洗手间、扶手把手等)进行清洁消毒。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加强对泳池水、淋浴水和更衣室等卫生管理以及淋浴室的通风换气。
8.销售泳衣或者租赁游泳相关器材的商店要做好清洁消毒,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9.实行电话、微信、APP、小程序等预约方式进行客流限制,引导顾客分时段锻炼,避免人群聚集。建议顾客减少在淋浴间(室)和更衣室的停留时间。场所内活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可不戴口罩。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参展人员和观众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展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出入口、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控制展览的规模、参加展览的厂家数量和观众的人数;增加展位之间的距离;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会展中心的观众人数。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参展厂商和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入馆观众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可不戴口罩。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电脑鼠标、键盘、开机键、玩具、游戏机、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定期清洁消毒。
6.保持游艺厅和网吧(咖)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管控分流,控制游艺厅和网吧(咖)内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顾客娱乐或上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为观众提供的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物品应“一客一用一消毒”。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人数。参观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参观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图书馆的借阅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保持图书馆内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馆内电梯、楼梯、电子阅览器、自助借还书机、触摸屏、卫生间等公共接触区域应定期清洁消毒。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咨询台、电梯口、图书借阅室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办理书刊借还,借阅人员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
8.对每日、同时段入馆人数进行控制,借阅人员须实名登记。借阅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借阅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11.入口处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提醒入馆人员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进入歌舞厅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对茶具、杯具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麦克风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筒套,并做好清洁消毒。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建议对顾客实名登记和实行预约制,包厢内控制顾客数量。建议顾客适量饮酒,减少肢体接触。顾客娱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8.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公共浴室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保持经营场所空气流通,定期开门、开窗。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每日须对门厅、楼道、操作区域、休息室、电梯、楼梯、卫生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所有的用品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应“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顾客存衣柜应“一客一消”或提供“一次性袋子”。
8.采取限流、错峰等方式,减少顾客聚集。做好顾客信息登记。顾客缩减洗浴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制定工作总体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完善工作流程,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等。
2.储备防护用品和消毒物资,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各部门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3.完善网络挂号、就诊预约功能,并积极推广。
4.设立体温检测点,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转入发热门诊就诊。
5.设立分诊点,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预检分诊。
6.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处置措施,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防护等级规定做好防护。
7.诊疗环境应通风良好。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8.保持病房(区)通风良好,空气流向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空气负压病房或者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9.医疗机构所有区域保持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垃圾及时清运,并按常规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清洁消毒。
10.加强对重点部门(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等)环境的清洁消毒。
11.做好就医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就医人员拥挤和聚集,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12.就医人员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正确进行手卫生。
13.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选择有效的消毒产品,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火车站入口处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加强通风换气。火车站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对火车站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对车辆进行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6.保持候车室和列车车厢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列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地方政府在客运车站进出站口外核验健康码,并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乘客,前方车站下交给地方政府卫生健康部门。
8.推荐乘客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车站、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利用车站电子屏、列车车厢滚动电子屏等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始发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应合理安排运力,通过售票尽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由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终末消毒。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查票时应核验健康码。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客运站和客运车辆要加强通风换气。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
5.客运站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回风、增大新风量,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每日开展客运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7.每日开展车辆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8.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
9.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
10.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包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中高风险地区始发、终到或途径上下客的客车后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用于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乘客。
11.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3.在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4.在中高风险地区始发、终到或途径上下客的省际、市际班线客车和包车,应当通过合理组织运力,限制售票、包车团组人数等措施,分区分级控制客座率。
15.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客运码头配备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和查验健康码,具备条件的客运码头可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客运码头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船舶在天气和温度适合时,建议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客运码头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7.船舶每次开航前,对座椅、扶手、栏杆、地板、驾驶室、行李架、穿戴过的救生衣、客舱床位、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8.客运码头和船舶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船舶每航次处理船上垃圾,对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做好清洁,定期消毒。
9.船舶梯口、生活区等公用处应配备手消毒剂,带有卫生间或洗手池的处所配备消毒洗手液。有条件的船舶内部咨询台或服务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优化服务流程,简化餐食供应。
10.船舶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视情在适当位置设立发热乘客隔离区,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乘客。
11.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排队或登船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1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3.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4.在客运码头和船舶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5.合理组织船舶运力,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客船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6.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1.根据航班(含国际、国内)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空器是否安装高效过滤装置及航班客座率、飞行时间和航班任务性质等指标综合判断,将运输航空航班防疫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根据机场运行的航班情况,将机场疫情防控等级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依据不同风险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并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实时调整风险分级。
2.加强航空器通风。航空器飞行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大通风量;地面运行期间,可不使用桥载系统,使用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进行通风。
3.加强航空器清洁消毒。选择适航的消毒产品,做好航空器清洁消毒。日常清洁区域、预防性消毒频次等依据航班风险等级、航空器运行情况等确定。
4.优化机上服务。按照不同航班风险等级,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机上体温检测,优化/简化机上服务,安排旅客正常/分散/隔座就座,设置机上隔离区,明确可疑旅客应急处置流程。
5.加强机场通风。结合航站楼结构、布局和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空气流通。气温适合的,开门开窗;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尽可能全新风运行,保持空气清洁。
6.根据需要对机场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需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和口罩使用后的回收工作,及时收集并清运。如出现确诊病例,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7.做好候机旅客健康监测。在候机楼配备非接触式体温检测设备,对所有进出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机场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航班设置专门停靠区域,尽可能远机位停靠。对于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旅客,通过设置隔离候机区域、简化登机手续、采用无接触式乘机、设置专门通道等措施,严防机场内传染扩散。推动境外来华人员登机前进行核酸检测。
9.加强对民航一线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指导机组人员、机场安检人员、机场医护人员、维修人员、清洁人员,根据航班和机场风险分级,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2.民航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防控按照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实施。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乘客不进行体温检测。
4.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系统,应保证供风安全。
5.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6.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洁。
7.乘客优先采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购票。
8.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0.在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进站口设置体温检测点,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4.加强设备巡检,保证站台和列车车厢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站厅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回风、增大新风量。
5.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洗手液,站厅等人员出入较多的区域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6.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洁,定期消毒。
7.乘客优先采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购票。
8.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0.在站厅和列车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列车满载率。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1.运营车辆需配备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防疫物品。
2.在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首选开窗通风,如使用空调,建议采用外循环方式。
3.每日运营前做好方向盘、车门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4.运营过程中保持车辆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5.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6.载客期间司机和乘客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建议乘客在后排落座。
7.如有咳嗽等症状者搭乘时,车辆及时开窗通风,并对接触过的物品表面(如:车门把手、方向盘和座椅等)进行消毒。出现呕吐物时,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垫、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1.转运工具应保持整洁卫生,对车辆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车内扶手、座椅等)应进行预防性消毒。
2.转运工作服务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转运过程中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级别及以上的防护口罩、工作服、手套等。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3.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4.在完成每次转运工作后,应对转运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5.转运人员如果为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留观人员、疑似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在完成转运工作后,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1.制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和突发疫情应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组织体系、细化防控措施)。
2.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调配,储备防疫物资并组织应急演练。
3.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4.社区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排查,上岗前做好个人防护。
5.进入居民小区无需进行体温检测。
6.社区内办公区域、办事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加强通风换气。
7.保持社区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
8.减少社区居民聚集性活动。
9.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社区居民防范意识。
10.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企业的来访人员和工作人员无需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企业内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和员工宿舍区的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卫生间、食堂、宿舍及其他活动场所和物品的清洁消毒,适当增加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消毒频次。
6.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采取分餐、错峰用餐。
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作业岗位工作人员在通风换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1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进口物资境外生产企业加强装运进口物资的车船等运输工具清洁消毒,做好进口物资信息登记。
2.物流企业做好进口物资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的清洁消毒。
3.批发、零售企业增加进口物资贮存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和通风换气频次,做好进口物资包装等垃圾的清运,加强进口物资批发、零售柜台的环境卫生整洁和消毒。
4.进口物资的管理部门加强进口物资、物品及包装新冠病毒检验检疫,做好港站、货场、仓库等储存场所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
5.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6.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7.进口物资境外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和手套。
8.进口物资境外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0.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进口物资境外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运输车辆、贮存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终末消毒。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企业的来访人员和工作人员无需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和员工宿舍区的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
6.保持宿舍、食堂、办公区域、建筑工地等环境整洁卫生,卫生间干净整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优化工序衔接,控制施工现场不同作业队伍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清洁消毒。
9. 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采取分餐、错峰用餐。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作业岗位工作人员在通风换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来访人员和工作人员无需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邮政快递企业内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和员工宿舍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办公区域公用物体/设施表面的清洁消毒,分拣转运场所每天对场地进行清洁消毒。
6.保持邮政快递企业内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7.公共卫生间应干净整洁,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并配备洗手液等洗手用品;在人员出入较多的电梯、门口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8.加强对运输车辆消毒情况,驾驶员、装卸工人和快递员工作时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等情况的监督。
9.工作人员休息时避免聚集,尽量减少近距离交谈。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一线工作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单位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在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等场所应设置洗手设施,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加强对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6.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鼓励错峰用餐,减少堂食和交流。
7.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8.工作人员在通风换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9.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0.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应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和保育员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保育员和儿童健康监测制度。做好儿童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在入口处对工作人员、保育员、儿童和外来访问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对各类生活、活动和工作场所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卫生间等场所和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玩具、娱乐设施、儿童个人用品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6.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从严控制、审核、组织举办各类涉及儿童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8.加强手卫生,保证洗手设施运行正常,洗手液充足。
9.工作人员和保育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儿童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
10.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
11.要引导儿童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眼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2.做好卫生行为宣教,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肘臂遮蔽口鼻。
13.工作人员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上岗,避免继续接触他人,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14.儿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15.设立应急区域。工作人员、保育员和儿童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
16.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应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教职员工培训。
2.建立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监测制度,落实晨、午检制度,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在学校入口处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教室、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和图书馆等重点区域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增加对教室、宿舍、食堂、公共活动区等场所地面和水龙头、灯开关、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6.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要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眼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8.鼓励教职员工采用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减少近距离接触,优先采取远程网络方式教学。
9.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错峰、分散用餐。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
12.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校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13.由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14.设立应急区域。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
15.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应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须及时就医排查。
3.在入口处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教室、图书馆、宿舍等重点区域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增加对宿舍、食堂、澡堂、洗衣房、公共活动区等环境和灯开关、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6.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校园内小卖部控制人员数量。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错峰、分散用餐。
8.要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9.减少举办大型群体性或聚集性活动,如培训班、运动会等。教职员工、学生减少外出。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教职员工和学生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
12.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援助和疏导。
13.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校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14.由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15.设立应急区域。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时,立即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
16.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老年人及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注意加强对老年人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老年人居室通风换气,气温适宜时首选自然通风,分体式空调使用期间需定期清洗消毒。
6.加强办公区域、食堂、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等清洁消毒。养老机构内设食堂的,应当严格遵守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洁消毒、食品留样等规定。
7.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8.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9.控制探访人员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对探访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必要时可实行预约管理。
10.完善健康档案,加强对老年人原有疾病及症状监测,提前规划好就诊医院、时间、乘坐车辆、出行路线、陪同人员、检查项目等。
11.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老年人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探访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3.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当及时送定点诊疗机构救治,对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及儿童健康监测制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的人员,须及时就医排查。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舒适性。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儿童居住房间、食堂或餐厅、澡堂、公共活动区等场所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6.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错峰用餐,采用自带餐具、送餐分餐。
9.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和集体活动,如举办节日庆祝或联欢活动。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机构内儿童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探访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2.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儿童的焦虑恐惧情绪。
13.对于所在地区已发布开学计划的儿童福利机构,要提前为就学儿童划分独立的生活区域,配备专职人员。
14.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福利机构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在当地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14天隔离观察。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机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口罩、洗手液、防护服、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的人员,要及时就医排查。
3.加强入站人员身体检视,凡进站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未经身体检视一律不许入站,求助人员有发热情况的,要立即上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并送医救治。要询问求助人员活动轨迹,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无法核查核实清楚活动轨迹的求助人员要严格落实入站隔离观察不少于14天的规定。
4.稳妥开展接送返回工作,要根据出发地、途径地、目的地疫情防控等级合理安排送返流程,送返前应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返程后确保身体健康可重返岗位。
5.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如使用中央空调,要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新风口和排风口要保持一定距离,要定期对冷却塔、送风管道、新风口进行消毒、清洗。
6.机构内常规照料区域受助人员可不戴口罩,新入站受助人员、隔离区受助人员、工作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7.做好居住房间、食堂、澡堂、厨房、公共活动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有条件的机构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来源可追溯,有条件的救助管理机构要为受助人员提供一次性餐具,实行分批次就餐;做好内设医务室的药品管理工作,谨遵医嘱对患病受助人员按时按量发放药物,做好服药情况记录。
9.做好防疫垃圾和日常垃圾清理工作,确保分类处置,避免交叉感染。
10.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和集体活动,受助人员可分批次、分时段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减少外来人员探视,确有必要的,要做好防护工作。
11.加强对托养机构和合作医疗机构监管,每日调度了解托养人员、送医救治人员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的,要在当日报告主管民政部门。
12.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受助人员、工作人员焦虑恐惧情绪。
13.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要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要进行排查,落实14天隔离观察要求。
四十二、监狱
1.根据监狱情况,预估并配备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属地管理和单位主体责任,加强监狱干警、工作人员培训和罪犯疫情防控知识教育。
2.安排专人负责监狱干警、工作人员和罪犯的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及密切接触者,须及时就医排查。
3.加强监管区和行政办公区的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4.增加对监管区和行政办公区等场所地面和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频次。
5.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确保食堂、公共卫生间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并配备洗手液,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堂错峰用餐。
8.洗手盆、淋浴室等排水管道要勤冲洗,确保下水道等的U型管水封隔离效果。
9.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和集体活动,人员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交流。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及时遮挡。
11.监狱干警、工作人员、外来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罪犯可不戴口罩。
12.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鼓励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13.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四十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储备防护用品和消毒物资。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的人员,须尽快就医排查。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探访和陪诊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各部门密切协作,落实院内感染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处置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所有区域均要注意环境卫生和通风换气,做好做实病区清洁和消毒管理。
5.采取严格的门诊和住院限制措施,科学有序开展诊疗工作,尽量减少门诊患者复诊次数,并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严格管理医院出入口,暂停家属探视,限制陪诊人员数量。避免交叉感染。
6.新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在隔离病区/病房观察14天后再转入普通病区/病房。
7.加强住院患者,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照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降低意外行为发生的风险。
8.对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有疑似或者确诊新冠肺炎的,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患者转诊到定点医院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9.对暂时无法转出到定点医院的确诊患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当立即设置发热病区,请具有新冠肺炎诊疗能力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派员会诊。同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隔离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医学观察14天,并彻底消毒病房。
10.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选择有效的消毒产品,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四十四、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1.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做好防控与消毒措施管理,规范防护与消毒工作流程。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
2.做好防护用品及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手消毒剂等。
3.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4.无需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5.工作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符合相关要求并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
7.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使用后,应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对车厢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应专车专用,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8.医疗废物转运箱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后,应就地对其外表面消毒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9.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对工作场所的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作好记录。
10.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医疗废物转运箱内的医疗废物倒入处理系统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的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四十五、物业管理中心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隔离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的人员,须及时就医排查。
3.无需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4.加强办公区域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对办公室、食堂、宿舍、电梯、卫生间等门禁按键、电梯按键、门把手、水龙头等重点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6.在食堂和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应设置洗手设施,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鼓励错峰用餐,减少堂食和人员交流。
8.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四十六、老年人
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2.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适度运动,保证睡眠充足。
3.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4.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佩戴口罩。
5.患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药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药,可定期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开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处方,减少就医开药次数,就医时做好自身防护,也可由家属代取药物。
6.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7.尽量不去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
8.陪护人员应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尽量减少外出,如须外出要做好自身防护。
四十七、伤残人士
1.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3.户外活动、购物或就医时,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卫生。
4.前往医院检查时,应佩戴口罩,尽量缩短就诊时间,避免集中候诊,回家后及时洗手。
5.进行康复训练时,训练量不宜过大。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手卫生。
6.在室内公共场所活动时,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7.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尽量不去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
9.看护人应加强自身健康监测,确保看护期间身体状况良好,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0.看护人或伤残人士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四十八、孕妇
1.注意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3.户外活动、购物或就医时,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卫生。
4.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6.前往医院检查时,尽量缩短就诊时间,避免集中候诊,回家后及时洗手。
7.外出或去医院时尽量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8.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9.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四十九、儿童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等。
2.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3.外出前,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合理规划行程,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玩耍,尽量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4.外出时避免让儿童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洗手。
5.儿童房间保持整洁,通过适时开门和开窗保证足够新风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间中。
6.尽量缩短儿童在医院就诊或疫苗接种时间,回家后及时洗手。
7.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
8.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照看低龄儿童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呼(喘)气。
9.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要引导儿童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0.当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儿童直接接触。
五十、学生
1.保持科学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减少久坐,适度运动。
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3.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4.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6.要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7.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记录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8.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五十一、就医人员
1.按需选择就近医院,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提前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就医时只做必要的检查项目,减少在医院停留时间。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3.就医过程中避免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触摸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4.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应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5.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五十二、警察
1.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2.执勤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进行手卫生,在人员密集或通风条件较差的场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提倡网络视频等非现场形式召开会议。
5.采取错时、错峰就餐,减少堂食。
6.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五十三、企业职工
1.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2.适度运动,保证睡眠充足。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定期清洁工作和生活场所。
5.工作场所可不佩戴口罩。
6.采取错时、错峰用餐。
7.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五十四、海关(边检、卫生检疫)人员
1.每日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2.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在岗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防护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对涉疫交通工具进行卫生检疫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定期对工作台、测温仪、计算机键盘等进行清洁消毒。
5.采取错时、错峰用餐。
6.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7.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五十五、司机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健康监测。
2.每日出行载客前应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对车门把手、方向盘和车内扶手等部位每天定时清洁消毒。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不载客时,在保证开窗通风良好情况下可不佩戴口罩;载客时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提醒车上乘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5.应选择空旷人流稀少的场所饮食休息,可自带餐食或选择外卖打包后在车上用餐。
6.运行期间可半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阴雨等不良天气时车窗不宜打开时,保证车辆外循环开启);使用空调时车窗不应完全闭合,以保持车内通风换气。
7.有疑似感染者搭乘后,应及时做好车辆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门把手、扶手等)和空调系统的消毒。
8.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9.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
此刻,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再多的语言都显得苍白,微医汇作为一家专业的互联网医疗学习平台,为基层医生、医院搜集整理了最新的诊疗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医生、各家医院应对当前疫情。 一、基本概念知识 1.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a、β、γ和δ四个属。此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 6 种,包括 a 属的 229E 和 NL63,β 属的 0C43 和 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r-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本次武汉发现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属于 β 属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命名为2019-nCoV,是已知的第7种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椭圆形,经常为多形性,直径50-200nm。S蛋白位于病毒表面形成棒状结构,作为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是用于分型的主要基因。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可用作诊断依据。 2.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命名为2019-nCoV。 2019年12月12日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于中国湖北武汉发现,并在随后出现多例类似病例。2020年1月7日21时,研究人员在患者标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0日24时,完成病原核算检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novel Coronavirus, 即2019-nCoV。 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 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该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3.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目前看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在受体结合途径上很相似。但跟SARS相比,传染性没那么强。(钟南山院士)通过对上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其与SARS整个基因组的相似度在80%上下,但不同基因区段相似度有所不同,分别在60-90%之间。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不同的亚群分支,它们的病毒基因序列差异比较大。 更多区别有待研究进一步解释。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此方面的研究。 6.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目前认为,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根据既往SARS传播方式,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7.新型冠状病毒的毒理化特征。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火病毒。 二、目前武汉疫区的处理指南 武汉协和医院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样肺炎初步诊疗方案(草案)第4版,2020.1.22. 当前,武汉 2019-nCoV 流行状况会如何发展需要继续观察。治疗冠状病毒(CoV)感染,目前尚无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治疗方法。有些新上市的药物,主要是基于 SARS-CoV 的体外实验。由于缺乏良好的临床研究支撑,导致治疗方法各异。 有鉴如此,不能把权威机构的建议当指南而盲目照搬。但这并不意味我们的治疗方案就无章可循,可借鉴基础研究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 设计 CoV 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在本次 2019-nCoV 流行期间,从先观察到后来设计高级别的临床研究加以肯定。 2003 年 SARS-CoV 流行,是通过多种综合措施控制疫情,其中设立发热门诊是分诊疑似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近一个多月来应对武汉 2019-nCoV 爆发的经验,我们建立了以下临床策略,供发热门诊医生处理成人疑似患者。 1. 发热<37.3°C,仅有畏寒(往往先出现)、咽痛咳嗽,无呼吸困难:CRP<10mg/L,仅做血常规 + C 反应蛋白(CRP),注意淋巴细胞绝对值。 若淋巴细胞绝对值大于 1.1 G/L,暂时 不做胸 CT 和病毒学检测。医嘱:严格居家隔离,不适随诊,外出就医时戴口罩。可口服阿奇霉素(希舒美)或阿莫西林。 说明:早期患者可以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但 CT 可以显示局限性磨玻璃片状影 (如下图)。 一位 57 岁男性。起病初期仅有畏寒,2 天后出现午后低、中热(37.5°C-37.7°C),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2019-CoV 阳性,服用抗格兰阳性抗生素和阿比多尔 3 天后症状缓解。 设定体温上限是给发热门诊医生一个可循的章法,将这类患者交由社会力量进行居家隔离,动态观察。 鉴于当前情势下,患者恐惧情绪需要安抚,处方口服阿奇霉素(希舒美)或阿莫西林不仅可以安抚患者情绪,也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 发热 >37.3°C,有咽痛咳嗽,但无呼吸困难:血常规 + CRP + 甲乙流和合胞病毒核酸 + 肺 CT。 说明:发热 >37.3°C 作为界定值,并不能有效甄别出非感染患者,但严于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以体温 ≥38.0°C 的界定值。在当前情况全社会已经动员起了来了的情况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负担逐步会缓解,严格标准,有利于有效切断轻症患者在人群传播。 3. 若肺 CT 提示病毒性肺炎:由辅助人员用手机照下电子病历和胸 CT 片。CT 片放在阅片灯上照下来,需要照高像素图以便于识别,6~8 个视野一张图最好,然后微信发给专家群, 请当值专家会诊。手机可能是传播源,应设有专用于会诊收集临床资料的高像素手机。禁用私人手机。 说明:疫情面前,专家显得异常不足,为了避免传染专家、提供高效的诊断流程,一线医生 给专家提供高质量的病史和 CT 胸片对诊断和判断病情十分重要。有的被感染的医务人员不排除是经过接触污染的手机染病。 4. 确定病毒性肺炎后: (1)口服莫西沙星(拜复乐)0.4 Qd 或者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 0.5(无喹诺酮过敏或不耐受史)+ 奥司他韦(达菲或可威)75 毫克 Bid,5 天 ;或(2)静脉滴注头孢曲松(罗氏芬)2.0(或厄他配南 1.0,仅限于夜间不能做皮试且患者不耐受喹诺酮)+ 生理盐水 250ml + 阿奇霉素(希舒美)饭后口服,0.25 Qd,首剂加倍。隔离留观,申请做 2019-nCoV 检测。 说明:以上是我们结合我院已有产品推荐使用的抗生素,同一种药物,品牌间差异很大,故列出我们所用药物的商品名。 近期武汉协和医院甲乙流核酸检测(2020 年 1 月 23 日统计)显示成人上 呼吸道甲乙流核酸阳性率为 47%。乙流居多。近期少部分医务人员 2019-nCoV 阳性率 8%。个别病例乙流和 2019-nCoV 双重阳性,不排除有合并感染。大疫当前,阳性率低合理,因此我们建议,始终都不要放弃抗甲流的治疗。判断真实数据,以公开报道为主,但要计算假阴性率。 5. 若 CT 排除病毒性肺炎或其他肺炎: 按 1 方法处理,可加阿莫西林 1.0 Tid 口服。体温降下来后,医嘱:严格居家隔离,不适随诊,就医外出时戴口罩。 说明:我国 CAP 前瞻性病原学研究显示,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抗生素排序:呼吸喹诺酮(接近 100%)> 头孢曲松(70%,原研制剂)> 阿莫西林(50%)。 阿莫西林可以口服,由于不能绝对排除患者是处于早期或局限于上呼吸道 2019-nCoV 感染的患者,及时用阿莫西林,以防病情演变。这个需要临床观察是否有助于降低疫情。 6. 若 CT 提示病毒性肺炎且伴呼吸困难、缺氧(吸入空气时血氧饱和度 <93%):建议吸氧,急诊收到隔离病房住院,评估转运风险。若因暂时无床滞留发热门诊,申请做 2019-nCoV 检测。 抗感染:若前期用了奥司他韦和莫西沙星,病情仍然进展恶化:(1)阿比多尔(琦效) + 太捷信(奈诺沙星)口服,或(2)阿比多尔+利奈唑胺口服或静脉滴注。也可用万古霉素替代利奈唑胺,万古对肺部感染疗效稍差,有潜在肾损伤,但便宜很多。 说明:抗病毒 + 抗肺炎链球菌 + 抗金葡菌是当前我们推荐的核心方案。琦效(阿比多尔)在体外有抗 SARS 冠状病毒的作用,推测有效。已经有少数 2019-nCoV 感染患者使用后感觉有效(证据级别不高)。 流感的研究表明,上呼吸道有肺炎链球菌和金葡菌定值的患者重症 比例增加,医务人员处于耐药环境,肺炎链球菌和金葡菌等耐药菌株定值率高[2~4],可能是医务人员易感的原因之一。 对这两个阳性菌无效的广谱抗生素会导致肺炎链球菌和金葡菌优 势生长,早期应用反而有害。利奈唑胺对血小板等血液细胞有潜在抑制作用,也可能会出现神经炎,喹诺酮、阿奇霉素和阿比多尔对心脏有潜在副作用,联合应用可能出现心衰,要与肺炎加重鉴别,停药后可缓解。要加以注意。 7. 发热处理: 体温大于 38.5°C,可以用布洛芬口服液(需要在附近药房购买)退热,非甾体药有抗炎作用,但可导致排毒延迟(基于流感的研究)。体温降到 38°C 以下即可,过低不利于抗病毒。布洛芬可降温、抑制肺部炎症,有潜在胃损伤和增加血栓的机会。不耐受者改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物理降温。泰诺等感冒药也可退热。 8. 咳嗽咽痛治疗: 可用蜂蜜、薄荷糖对症,也可购买蜜炼川贝枇杷膏对症。咸味的热鸡汤 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右美沙芬已经证实无效,不要再推荐。热鸡汤可以升高体温增加机体抗 病毒,鸡汤盐分可以增加排痰。 9. 判断病情缓解: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局部症状需要 2 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完全缓解。 10. 判断病情转归: 短期内不能依据胸 CT,若症状明显缓解,CT 病灶密度增加、有纤维化 迹象,磨玻璃影明显消失提示好转。症状改善和 CRP 变化的参考意义大。降钙素原(PCT))判断细菌合并感染的价值有限,仅作参考。 同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包括同济医院在内的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1.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经过病毒序列比对分析,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根据对 SARS-CoV 和 MERS-CoV 的研究,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保持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 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等临床症状,多在 1 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除影像学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 C 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 D-D 二聚体升高,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3. 发热患者合并哪些症状要怀疑被感染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人群对这种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具有人群易感性,如果接触病毒数量大,或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极易出现感染。 根据前期诊治经验,发病前 2 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患者发热的同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判断为疑似病例。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 2019-nCoV 核酸阳性,就可确诊。 对于所有疑似病例,需要就地医学隔离,对于轻症患者,可在门诊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所有回家观察的患者都应该要求其一旦出现任何疾病的恶化表现应立即回到指定医院集中治疗。重症病例者、危重症病例者,需住院治疗。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 由于此种肺炎患者往往有发热,双肺弥漫性、浸润性病变,首先需要与其他类型肺炎进行鉴别,例如细菌性肺炎,或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等非病毒性肺炎,但细菌性肺炎患者往往血象较高,且以单肺为主,咳嗽时可有脓痰;其次,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鉴别。 很多病毒都会引起肺炎,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肺炎,但这些病毒感染引起肺炎概率相对较低,数量相对较少,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肺炎几率较高,传染性较其他病毒性肺炎强。 另外,还需要与间质性肺疾病尤其是急性间质性肺炎相鉴别,主要从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等来进行鉴别。 5. 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以及激素应用需要注意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对于轻症患者,建议根据患者病情静脉或口服给予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霉素。对于重症或危重患者,给予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以治疗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对于脓毒症患者,应在初次患者评估后一小时内给予抗微生物药物。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导致病毒播撒,另一方面其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缺氧、呼吸窘迫症状,除非特殊原因,应避免常规皮质类固醇使用。 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3~5 天)使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可试用 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药物。 若有地方性流行病学史或其他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旅行史或接触动物流感病毒)时,经验疗法应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或者膜融合抑制剂(阿比多尔)。 6. 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当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以后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 ARDS 或脓毒症表现,也不能掉以轻心。 7. 出院患者要按时随访 目前有部分患者已经治疗好转出院,尤其是轻症患者,在出院之前,要常规进行核酸检测,连续 2 天核酸检测阴性,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可以考虑出院,定期随访。在随访中要注意防范再次出现感染,并居家隔离一段时间,以保证病情完全康复。 三、国家卫健委的诊疗规范最新内容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 10.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11.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解读 四、WHO 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文版)、WHO: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家庭护理和接触者管理指南 13.WHO: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家庭护理和接触者管理指南 五、2019-nCoV生物信息学分析 六、各地医院诊疗规范、内部培训资料、其他官方治疗方案汇总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感染控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感防控方案 1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19.安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感防控方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1.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相关工作要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 23.《新型冠状病毒感人的肺炎防治疗知识手册》解放军疾控中心版 大灾大疫面前,我们众志成城,人人贡献一份力量,共同抗击此次疫情,相信依靠专业的技术,可靠的信息和诊疗方案,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地址:湖南省邵阳学院医院 院长邮箱: hzm1889@yahoo.com.cn 电话: 5305891 新型冠状病毒最新诊疗指南!基层医生一定要掌握
发布时间:2020-02-01
影像学表现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版权所有:邵阳学院医院网站 Copyright© 2013 技术支持:嘉维信息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