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专攻相声 娄旭 :相声永远是我的“第二职业”

发布日期:2014-06-19

 

娄旭(右)与理工男刘浩带来段子《我是动画迷》

 

郭德纲式的“盖儿头”、中国风的盘扣衬衫、略显魁梧的体型、憨厚可亲的笑容……初见娄旭便会被他整个人散发的气场所吸引。614日夜晚,邵阳学院音乐系报告厅成了娄旭这个历史学毕业生的主场,别开生面的相声专场暨毕业汇报演出粉墨登场,给数百名观众送去欢声笑语。

    从小就有的“相声情结”

    22岁的娄旭是湘潭人,湘潭本土笑星李清德启蒙了他对相声的兴趣。看着《杨五六外传》和《德哥外传》,小娄旭觉得原来还有一个职业可以给观众带来这么多的欢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娄旭也得以接触到更多的相声表演,了解到更多的相声文化,并且边看边学了很多相声段子。

中学六年,娄旭埋头抓学习,相声成为他学习之余放松的精神食粮。上大一时,系里的文艺汇演征集节目,娄旭在学姐的推荐下找到了搭档杜凯,两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排练了相 声《缺得》。最后娄旭的相声“处子秀”大获成功,这也为他之后的相声之路埋下了伏笔。

    要让更多“90后”了解相声

尽管当时娄旭和搭档表演的相声好评如潮,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让娄旭感到郁闷的是,相声在身边90后的大学生中根本没有知名度,有的朋友会说“娄旭,你表演的小品真好看”。这让从小就喜欢相声的娄旭莫名心酸,形成于咸丰同治年间的相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曾经相声界也出过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啥现在大家都不认识相声了呢?

为了将相声艺术在校园里发扬光大,3年前他和搭档杜凯同学一合计,共同创立起“言

曲艺社”。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三言曲艺社”已经在学校里“名声大震”,不仅为众多相声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学习、切磋的平台,培养了一批相声新秀,而且校内大大小小的晚会里,曲艺社成员们表演相声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保留项目”,观众们再也不会把相声和小品混为一谈了。

    发掘更多“继承者们”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学习之余,相声便成为娄旭的“中心思想”。不仅边看视频边学大师的经典段子,更多时候娄旭和搭档杜凯会在散步或溜达的时候也细致地观察生活,很多有意思的原创段子都是来源于一次次看似不经意 的“扫街”。曲艺社每两周都会搞一次曲艺交流会、每年都会举办“曲艺星秀”选拔赛,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科普了相声的各种知识。

201311月,“三言曲艺社”的社员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湖南省第三届曲艺大赛,他们也成为比赛中唯一一支大学生参赛队伍,最后社员们不负众望拿到了三等奖。今年5月,“三言曲艺社”因表现出色,被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授予“大学生曲艺人才培养基地”,这让娄旭觉得很开心,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特殊的“毕业答卷”

    大学四年,娄旭在校内登台表演不下50次,这也为他积累了大 批“铁杆粉丝”。对于大学时代的谢幕演出,娄旭十分用心,除了相声占大头外,邀请曲艺社小伙伴们精心编排了小品、快板等曲艺节目。包袱十足又很接地气的表演,让全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笑声、掌声和欢呼声。

“很荣幸能有机会举办这么一个毕业专场,这一定会是我这辈子最美好难忘的记忆之一。不管未来会怎么样,相声都会是我的‘第二职业 ’。”娄旭说,看着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在邵阳学院的土地上传承、发光,一批批的相声新星逐渐崭露头角,这些都是最令他欣慰的事。

                                                                                  (文/林森 王志斌)

 


>
底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