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却感到了生活着
在李梅的记忆中,2008年让她记住的不是举国欢腾的奥运盛事,而是一场突如起来的病痛。正在耒阳二中上高一的她,下肢突然浮肿,这就是李梅迄今为止已长达6年的与病魔抗争的第一天。
在抗争中坚强
浮肿持续了7天都未能消除,于是家人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让人寒心--肾病综合征!李梅说“心里挺害怕,也很迷茫,一个方面是我不知道这种病到底怎么回事,另一个方面是怕自己难以继续完成学业。”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属于“非常磨人”的病症,治愈后也易复发。在中医理论中,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从西医角度看来,肾担负着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功能,的确属于“生命之源”。肾病综合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肾脏内的功能细胞长期缺血、缺氧,因超负荷工作而受损,肾小球的基底膜滤过孔径增大,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从尿中漏出,外在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病症,还有浮肿。18岁本是属于少女的花样年华,这个时期的李梅却完全无法焕发年轻的朝气,她早早地遭遇了病魔这个顽固的对手。
李梅最大的担心始终是“难以继续完成学业”。她的父母以务农为生,种植的粮食作物除了供自家食用以外,剩余部分的外卖所得就要供李梅读书以及应付抚养弟弟妹妹的开销,显然,让子女早日成才成了扭转家庭困境的唯一出路,而希望正是寄托在刚考上衡阳市重点中学的李梅身上。她深知这点,尽管沮丧害怕,她的读书信念却坚韧如初,医生曾建议她休学治疗,她选择了带病上学,同时寻求各种治疗办法。
因为第一家医院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家人焦急地到处寻医问症,甚至还遭遇了医托。“在去衡阳附一医院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自称病友,然后就带我去了一个小诊所,开了一个月的中药。”李梅回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宿舍的楼道便始终萦绕着煎煮中药的袅袅蒸汽。高二上学期开始,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李梅就点燃炭火煎药,然后赶去晨读,晨读课一完赶回来搅拌,课间操的时候再搅拌一次,在教室与宿舍楼两头跑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多月,功课一点没落下,病情却随之恶化,李梅不得不住进医院,只能休学治疗,回到了最常规的激素疗法。
为了减轻李梅的恐惧,医生没有对其说激素疗法的副作用,然而随着服用激素时间的增加,这些说明书的“禁忌与不良反应”上提及的副作用逐一显现出来: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厌食、苍白、精神萎靡、高蛋白尿、低蛋白血压,激素紊乱使得李梅全身发胖,脸上不断长出痤疮,腿上布满可怕的紫癜,旁人异样的眼光更对她造成了巨大的杀伤,除此之外,出院后仍要每月复查,医药费每月至少一千多元,药物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曾让她多次想过放弃学业,甚至放弃生活。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老人与海》中的名句成为许多不屈者的战斗宣言,在漫长的挣扎中,这个道理是李梅“慢慢想明白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最终选择了接受”,因为放弃只会加剧父母的痛苦,“如果我放弃了,他们怎么办?”一年后,她重回校园,继续了因病中断的高二学业,新的同学与老师接纳和帮助她,幸运的是,从2009年直到大一结束,得到控制的病症没有复发,她带着憧憬来到了邵阳学院中文系。
人是不会被打败的
“布置了任务的话,不管大小,都会很认真地完成。”这是一名新闻专业任课老师对李梅的评价,虽然与她接触不多也能感受到李梅的认真劲儿。凡事认真对待是她的处事原则,无关大小:在大一时候,李梅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负责班费收取和开支,每次都会以最少的开支把活动办好,并及时而细致地将收支情况在班上公布,具体到几角钱,让同学知道班费的去向。大二时期,她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当负责擦黑板的同学偷懒时,她会默默地自己上前将黑板擦干净。职务虽小,事情虽然细琐,却被她一丝不苟地做到极致,进入大四学期,深受同学信赖的李梅担任班级团支书,一开学就要确定评奖评优名单,确定入党发展对象,繁杂的事务都被她处理得井井有条,还独自打扫了几个月的三栋女生宿舍的公共大厅的卫生。“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每次行使班委责任的机会,都被她看作全力奉献的机会。
这些虽是小事,但对李梅来说并不容易,因为病魔又开始纠缠不休。2012年4月,病情复发,李梅又回到与病痛斗争的战场;7月,病情再次发作;2013年2月份,病情复发,甚至恶化,以前只是下肢浮肿,这一次连肚子也出现了浮肿症状,蛰伏的疾病似乎重复着“控制—发作—控制—发作”的螺旋,每次发作都在悄然地加重病情,从此开始,李梅每月都要去长沙湘雅医院肾内科复查,平时就去邵阳市中心医院买药,虽然现在病情稍稳,一些常用药可以减量,但李梅每天仍要服用肾炎温阳胶囊、甲泼尼龙片、百令胶囊、阿法骨化醇胶囊、恩替卡韦分散片等多种药物。
病情复发再次牵动了父母和亲人的心,看到亲人四处寻医与维持生计的操劳,自己每月去往长沙复查,也像是一场无尽的奔波,“放弃抵抗,顺其自然”的念头曾经一度占据了头脑,然而,由内而外的精神鼓舞终于让她一次次咬牙熬过难关,坚持带病上学,父母的关爱、老师们的呵护、同学们的帮助,那些感人的瞬间都无法让她忍心抛弃这些期许,她又重燃了对生活的渴望。
最强大的一种精神鼓舞可能来自李梅最推崇的一本书,它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这或许与李梅之前的贫困境遇有所相似,但最让李梅触动的是保尔的不屈不挠——他一生动荡,曾四次战胜死亡重回人间,最后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以硬纸板做成框子,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文学写作。
因为都是有恙在身,保尔对人的一生的价值判断——“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这句同学们仅仅视为课文背诵段落的话语,对病症缠身的李梅却有着不一般的触动,每多一份压力,反而化为促其发奋的动力:入校三年半,无论严寒酷暑,从开学直到期末考试,早晚自习她从未无故缺席,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小论文,她写下的每字每句都是出自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她给同学印象就是感觉一直在学习,而她的回答是“我要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让自己的大学不虚度”。一直名列前茅的成绩证明了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大一、大二学年处在本专业前四,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乙等奖学金”等荣誉,大三学年更进一步,取得年级第三的成绩,申报的“国家奖学金”现已处于审核阶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国家二级水平测试和普通话二级甲等测试,这些或多或少困扰同学的资格考试,她也是一次性通过,还在今年9月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因为她对自己四年后的承诺就是“全方位提高素质”。
在坚持服药的同时,疾病所带来的那些困扰,就被她视为仅仅是带来不便的小麻烦:不能剧烈运动,那就选择柔缓一些的体育锻炼,比如一个人静静地散步,或者不太激烈地与同学打羽毛球;饮食需要限盐限蛋白,那就每次吃食堂时候就点素菜,而且用汤洗掉仅存的辣椒,她现在最怀念的菜,就是家里的干土豆片和红薯粉。
如果要说唯一不够“认真”的事情,李梅坦承是高考后选择的专业,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没有了解清楚各种专业,我就在最后一个志愿栏填了新闻学。”进入新闻这个专业之后,她却发现了新闻行业却正符合自己的心意:她接受了命运的不公,却难忍受人为造就的不公不义,她认为广泛阅读的一个意义就是能明辨善恶是非,而新闻专业则是一个“可以主持正义的专业”。与很多新闻专业学子一样,她最喜欢的新闻从业者是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因为“她也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记得有次她在采访别人还流下了眼泪。”或许从事新闻工作,就能间接地帮助遭遇不公的人,她选择了在邵阳市电台民情通道栏目实习,这是一个以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的电台招牌节目。她有一颗为公道呐喊的心,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自己从事高强度的媒体工作,她最终将理想职业转为做一名老师,这也是对老师的感恩,“希望可以影响到别人,因为做教师可以在学生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积极的影响”。
人虽然脆弱,然而“病态”和“健康态”也是相对而言的一种界定,因为生活的态度与字面意义上的健康与否无关,正如画家王鸿生曾说:“在生活中,我老感到自己病着;在病中,我却感到了生活着。”所谓自强,可能并不在于所能达到的成绩多么瞩目,而在乎一个人能在多么低的起点,经过多少坎坷,跨过多长的生命的距离,那么谁能比一个带病六年学习还能保持拔尖成绩的女孩子更有资格说“我没有放弃”呢?
李梅个人简历
家庭情况:
1、2007年9月,母亲的肾结石复发,每月需进行激光碎石治疗,期间母亲不能进行繁重体力劳作。
2、2008年4月,父亲诊断患有病毒性湿疹,身上异常痒,全身上下没一块完整的皮肤,都是被抓破的痕迹。家里的经济重担落在本身就不能从事体力劳作的母亲身上。
3、2008年5月,我被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治疗。
求学经历:
1、2007年9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耒阳市第二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
2、2008年5月,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边治疗边上学。
3、2008年10月,因病情恶化休学一年,在家治疗。
4、2009年9月,办理复学手续,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5、2011年6月,参加高考。
6、2011年9月,被邵阳学院录取,现就读于邵阳学院中文系。
7、2011年10月,正值大一上学期,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负责班费收支情况。
8、2012年4月,在党课培训班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9、2012年9月,担任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工作。
10、2013年11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11、2014年6月,利用假期在邵阳市交通频道实习,发表20余篇作品。
12、2014年9月,担任班级团支书,协助班主任和其他班委处理班级事务。
13、2014年11月,按期转正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14、进入大学以来,成绩一直处在本专业前四。
兼职经历:
1、2011年10月,承包打扫教室卫生兼职补贴生活费,每月90元。
2、2011年12月,在邵阳市发传单,挣得120元。
3、2012年10月,承包打扫教室卫生,每月90元。
4、2013年5月,在万里百货超市促销伊利牛奶,挣得280元。
5、2013年11月,在步步高超市促销蒙牛优益C酸奶,挣得140元。
6、2014年9月,在韩丽橱柜做话务员,挣得60元。
7、2014年10月,兼职一份小学生家教工作,挣得700元生活费。
获奖情况:
1、2012年5月,参加系勤工助学部组织的知识竞赛,获团体三等奖。
2、2013年5月,因表现突出,获“优秀团员”称号。
3、2013年11月,获得“校内乙等奖学金”。
4、2013年12月,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5、2014年9月,获“校三好学生”。
6、2014年9月,获得“校内乙等奖学金”。
7、2014年10月,获得“国家奖学金”。
特殊经历:(与疾病抗争)
1、2008年5月,双下肢持续浮肿数日,在耒阳市人民医院被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自此就一直在治疗。
2、2008年9月,病情恶化住进衡阳附一医院,接受全面治疗。
3、2008年10月,休学在家治疗,每个月要去衡阳附一医院检查。
4、2009年9月,病情稳定,返回校园继续求学。
5、2012年4月,病情复发,双下肢严重浮肿,要定期去邵阳市中心医院复查买药。
6、2012年7月,当时正是暑假期间,病情再次恶化,再次住进衡阳市附一医院。
7、2012年9月,回到学校,病情一直反复,照例每月要去医院复查。
8、2013年2月,当时正值春节,下肢又持续浮肿,这次比以往更严重,腹部也出现浮肿,无奈之下又去医院。医生开具住院通知单,考虑到开学将近,我不同意住院治疗。
9、2013年2月,前往长沙市湘雅医院治疗,采用激素治疗法,病情得到缓解。
10、从2013年2月至今,定期要去湘雅医院复查买药,几乎是每月去一次,治疗从未中断过。
邵阳学院自强之星佐证材料



(图为李梅在校园先锋优秀事迹报告会上讲话)

坚持学业的李梅
我却感到了生活着
在李梅的记忆中,2008年让她记住的不是举国欢腾的奥运盛事,而是一场突如起来的病痛。正在耒阳二中上高一的她,下肢突然浮肿,这就是李梅迄今为止已长达6年的与病魔抗争的第一天。
在抗争中坚强
浮肿持续了7天都未能消除,于是家人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让人寒心--肾病综合征!李梅说“心里挺害怕,也很迷茫,一个方面是我不知道这种病到底怎么回事,另一个方面是怕自己难以继续完成学业。”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属于“非常磨人”的病症,治愈后也易复发。在中医理论中,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从西医角度看来,肾担负着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功能,的确属于“生命之源”。肾病综合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肾脏内的功能细胞长期缺血、缺氧,因超负荷工作而受损,肾小球的基底膜滤过孔径增大,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从尿中漏出,外在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病症,还有浮肿。18岁本是属于少女的花样年华,这个时期的李梅却完全无法焕发年轻的朝气,她早早地遭遇了病魔这个顽固的对手。
李梅最大的担心始终是“难以继续完成学业”。她的父母以务农为生,种植的粮食作物除了供自家食用以外,剩余部分的外卖所得就要供李梅读书以及应付抚养弟弟妹妹的开销,显然,让子女早日成才成了扭转家庭困境的唯一出路,而希望正是寄托在刚考上衡阳市重点中学的李梅身上。她深知这点,尽管沮丧害怕,她的读书信念却坚韧如初,医生曾建议她休学治疗,她选择了带病上学,同时寻求各种治疗办法。
因为第一家医院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家人焦急地到处寻医问症,甚至还遭遇了医托。“在去衡阳附一医院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自称病友,然后就带我去了一个小诊所,开了一个月的中药。”李梅回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宿舍的楼道便始终萦绕着煎煮中药的袅袅蒸汽。高二上学期开始,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李梅就点燃炭火煎药,然后赶去晨读,晨读课一完赶回来搅拌,课间操的时候再搅拌一次,在教室与宿舍楼两头跑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多月,功课一点没落下,病情却随之恶化,李梅不得不住进医院,只能休学治疗,回到了最常规的激素疗法。
为了减轻李梅的恐惧,医生没有对其说激素疗法的副作用,然而随着服用激素时间的增加,这些说明书的“禁忌与不良反应”上提及的副作用逐一显现出来: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厌食、苍白、精神萎靡、高蛋白尿、低蛋白血压,激素紊乱使得李梅全身发胖,脸上不断长出痤疮,腿上布满可怕的紫癜,旁人异样的眼光更对她造成了巨大的杀伤,除此之外,出院后仍要每月复查,医药费每月至少一千多元,药物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曾让她多次想过放弃学业,甚至放弃生活。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老人与海》中的名句成为许多不屈者的战斗宣言,在漫长的挣扎中,这个道理是李梅“慢慢想明白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最终选择了接受”,因为放弃只会加剧父母的痛苦,“如果我放弃了,他们怎么办?”一年后,她重回校园,继续了因病中断的高二学业,新的同学与老师接纳和帮助她,幸运的是,从2009年直到大一结束,得到控制的病症没有复发,她带着憧憬来到了邵阳学院中文系。
人是不会被打败的
“布置了任务的话,不管大小,都会很认真地完成。”这是一名新闻专业任课老师对李梅的评价,虽然与她接触不多也能感受到李梅的认真劲儿。凡事认真对待是她的处事原则,无关大小:在大一时候,李梅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负责班费收取和开支,每次都会以最少的开支把活动办好,并及时而细致地将收支情况在班上公布,具体到几角钱,让同学知道班费的去向。大二时期,她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当负责擦黑板的同学偷懒时,她会默默地自己上前将黑板擦干净。职务虽小,事情虽然细琐,却被她一丝不苟地做到极致,进入大四学期,深受同学信赖的李梅担任班级团支书,一开学就要确定评奖评优名单,确定入党发展对象,繁杂的事务都被她处理得井井有条,还独自打扫了几个月的三栋女生宿舍的公共大厅的卫生。“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每次行使班委责任的机会,都被她看作全力奉献的机会。
这些虽是小事,但对李梅来说并不容易,因为病魔又开始纠缠不休。2012年4月,病情复发,李梅又回到与病痛斗争的战场;7月,病情再次发作;2013年2月份,病情复发,甚至恶化,以前只是下肢浮肿,这一次连肚子也出现了浮肿症状,蛰伏的疾病似乎重复着“控制—发作—控制—发作”的螺旋,每次发作都在悄然地加重病情,从此开始,李梅每月都要去长沙湘雅医院肾内科复查,平时就去邵阳市中心医院买药,虽然现在病情稍稳,一些常用药可以减量,但李梅每天仍要服用肾炎温阳胶囊、甲泼尼龙片、百令胶囊、阿法骨化醇胶囊、恩替卡韦分散片等多种药物。
病情复发再次牵动了父母和亲人的心,看到亲人四处寻医与维持生计的操劳,自己每月去往长沙复查,也像是一场无尽的奔波,“放弃抵抗,顺其自然”的念头曾经一度占据了头脑,然而,由内而外的精神鼓舞终于让她一次次咬牙熬过难关,坚持带病上学,父母的关爱、老师们的呵护、同学们的帮助,那些感人的瞬间都无法让她忍心抛弃这些期许,她又重燃了对生活的渴望。
最强大的一种精神鼓舞可能来自李梅最推崇的一本书,它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这或许与李梅之前的贫困境遇有所相似,但最让李梅触动的是保尔的不屈不挠——他一生动荡,曾四次战胜死亡重回人间,最后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以硬纸板做成框子,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文学写作。
因为都是有恙在身,保尔对人的一生的价值判断——“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这句同学们仅仅视为课文背诵段落的话语,对病症缠身的李梅却有着不一般的触动,每多一份压力,反而化为促其发奋的动力:入校三年半,无论严寒酷暑,从开学直到期末考试,早晚自习她从未无故缺席,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小论文,她写下的每字每句都是出自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她给同学印象就是感觉一直在学习,而她的回答是“我要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让自己的大学不虚度”。一直名列前茅的成绩证明了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大一、大二学年处在本专业前四,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乙等奖学金”等荣誉,大三学年更进一步,取得年级第三的成绩,申报的“国家奖学金”现已处于审核阶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国家二级水平测试和普通话二级甲等测试,这些或多或少困扰同学的资格考试,她也是一次性通过,还在今年9月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因为她对自己四年后的承诺就是“全方位提高素质”。
在坚持服药的同时,疾病所带来的那些困扰,就被她视为仅仅是带来不便的小麻烦:不能剧烈运动,那就选择柔缓一些的体育锻炼,比如一个人静静地散步,或者不太激烈地与同学打羽毛球;饮食需要限盐限蛋白,那就每次吃食堂时候就点素菜,而且用汤洗掉仅存的辣椒,她现在最怀念的菜,就是家里的干土豆片和红薯粉。
如果要说唯一不够“认真”的事情,李梅坦承是高考后选择的专业,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没有了解清楚各种专业,我就在最后一个志愿栏填了新闻学。”进入新闻这个专业之后,她却发现了新闻行业却正符合自己的心意:她接受了命运的不公,却难忍受人为造就的不公不义,她认为广泛阅读的一个意义就是能明辨善恶是非,而新闻专业则是一个“可以主持正义的专业”。与很多新闻专业学子一样,她最喜欢的新闻从业者是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因为“她也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记得有次她在采访别人还流下了眼泪。”或许从事新闻工作,就能间接地帮助遭遇不公的人,她选择了在邵阳市电台民情通道栏目实习,这是一个以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的电台招牌节目。她有一颗为公道呐喊的心,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自己从事高强度的媒体工作,她最终将理想职业转为做一名老师,这也是对老师的感恩,“希望可以影响到别人,因为做教师可以在学生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积极的影响”。
人虽然脆弱,然而“病态”和“健康态”也是相对而言的一种界定,因为生活的态度与字面意义上的健康与否无关,正如画家王鸿生曾说:“在生活中,我老感到自己病着;在病中,我却感到了生活着。”所谓自强,可能并不在于所能达到的成绩多么瞩目,而在乎一个人能在多么低的起点,经过多少坎坷,跨过多长的生命的距离,那么谁能比一个带病六年学习还能保持拔尖成绩的女孩子更有资格说“我没有放弃”呢?
李梅个人简历
家庭情况:
1、2007年9月,母亲的肾结石复发,每月需进行激光碎石治疗,期间母亲不能进行繁重体力劳作。
2、2008年4月,父亲诊断患有病毒性湿疹,身上异常痒,全身上下没一块完整的皮肤,都是被抓破的痕迹。家里的经济重担落在本身就不能从事体力劳作的母亲身上。
3、2008年5月,我被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治疗。
求学经历:
1、2007年9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耒阳市第二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
2、2008年5月,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边治疗边上学。
3、2008年10月,因病情恶化休学一年,在家治疗。
4、2009年9月,办理复学手续,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5、2011年6月,参加高考。
6、2011年9月,被邵阳学院录取,现就读于邵阳学院中文系。
7、2011年10月,正值大一上学期,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负责班费收支情况。
8、2012年4月,在党课培训班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9、2012年9月,担任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工作。
10、2013年11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11、2014年6月,利用假期在邵阳市交通频道实习,发表20余篇作品。
12、2014年9月,担任班级团支书,协助班主任和其他班委处理班级事务。
13、2014年11月,按期转正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14、进入大学以来,成绩一直处在本专业前四。
兼职经历:
1、2011年10月,承包打扫教室卫生兼职补贴生活费,每月90元。
2、2011年12月,在邵阳市发传单,挣得120元。
3、2012年10月,承包打扫教室卫生,每月90元。
4、2013年5月,在万里百货超市促销伊利牛奶,挣得280元。
5、2013年11月,在步步高超市促销蒙牛优益C酸奶,挣得140元。
6、2014年9月,在韩丽橱柜做话务员,挣得60元。
7、2014年10月,兼职一份小学生家教工作,挣得700元生活费。
获奖情况:
1、2012年5月,参加系勤工助学部组织的知识竞赛,获团体三等奖。
2、2013年5月,因表现突出,获“优秀团员”称号。
3、2013年11月,获得“校内乙等奖学金”。
4、2013年12月,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5、2014年9月,获“校三好学生”。
6、2014年9月,获得“校内乙等奖学金”。
7、2014年10月,获得“国家奖学金”。
特殊经历:(与疾病抗争)
1、2008年5月,双下肢持续浮肿数日,在耒阳市人民医院被诊断患有肾病综合征,自此就一直在治疗。
2、2008年9月,病情恶化住进衡阳附一医院,接受全面治疗。
3、2008年10月,休学在家治疗,每个月要去衡阳附一医院检查。
4、2009年9月,病情稳定,返回校园继续求学。
5、2012年4月,病情复发,双下肢严重浮肿,要定期去邵阳市中心医院复查买药。
6、2012年7月,当时正是暑假期间,病情再次恶化,再次住进衡阳市附一医院。
7、2012年9月,回到学校,病情一直反复,照例每月要去医院复查。
8、2013年2月,当时正值春节,下肢又持续浮肿,这次比以往更严重,腹部也出现浮肿,无奈之下又去医院。医生开具住院通知单,考虑到开学将近,我不同意住院治疗。
9、2013年2月,前往长沙市湘雅医院治疗,采用激素治疗法,病情得到缓解。
10、从2013年2月至今,定期要去湘雅医院复查买药,几乎是每月去一次,治疗从未中断过。
邵阳学院自强之星佐证材料
(图为李梅在校园先锋优秀事迹报告会上讲话)
坚持学业的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