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已到达战场
9月初至今,全国各地儿童发热门急诊迎来就诊高峰,面对宝宝发热,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该怎么处理?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波动的上限。 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以腋温为标准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
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使用退热药物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而不是仅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
指南推荐:对≥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应给与退热药物。
退热药物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赖氨匹林、尼美舒利、吲哚美辛、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药物作为退热药应用于儿童,但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对发热儿童可以进行恰当的护理,如温水外敷额头、温水浴、退热贴,可使患儿感到舒适,不推荐酒精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
红区:为高危,发热儿童只要存在该区中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即属于高危。
黄区:为中危,存在该区任一症状或体征,而无红区任一表现。
绿区:为低危,具有该区的症状或体征,而无黄区及红区任一表现者。
处于绿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了解何时需进一步就诊。
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医院就诊。
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